探讨语文教学中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方法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2期   作者:黄晓虹
[导读] 学生进入小学后,从接受语文教育的角度来看,阅读成为了一项重点学习模块。
        黄晓虹
        普宁市大南山街道陂沟小学 广东 普宁 515300
        摘要:学生进入小学后,从接受语文教育的角度来看,阅读成为了一项重点学习模块。尽管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内容相对简单,但是其所具有的综合性与开放性仍然是鲜明的特点。以教师作为指导者,对学生予以正确且合适的阅读指导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本文就语文教学中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方法
前言:在小学语文课程体系当中,阅读属于一个重要模块,也是锻炼学生语言文字综合理解能力的关键途径。相比于其他内容,阅读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对其提供正确的方法指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形式丰富的阅读角度活动,以调动学生的主动阅读兴趣。
一、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自读意识
        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掌握识字释词的能力,这样才能够达到“读通”的效果,扫清在阅读中所遇到的障碍。一旦学生能够养成在阅读中遇到生字词就查找字典的习惯,就相当于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能够自主理解一些内容相对浅显的文本。在学生进行阅读中,教师尽量保持独立性,如果碰到生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进行猜读,从而理解其含义。这是因为字典中所给出的字词意思不一定涵盖出现在文本中的特定意义,更加无法将其在写作语境中的深刻内涵呈现出来。例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到《藏戏》这篇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查阅字典或者根据课文的内容来分析“藏”在题目中的意思。以这样的方式夯实学生的阅读学习基础。
二、在朗读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与理解
        我国的文字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具有深刻的含义,以激发学生的语言意识作为目标,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形成通读能力为基础,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有效的朗读教学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学生了解遣词造句的巧妙,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逐渐提升[1]。例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到《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时,作者在课文中提到了几种奇石的形状并用生动的比喻手法以文字的形式经奇石栩栩如生的描绘出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中在头脑中想象这些奇石的形态,从而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又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到《穷人》这篇课文时,有一处桑娜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其中“又连忙把帐子拉好”这几个字平中寓情,学生朗读中,教师可以启发其想象桑娜紧张的心情,但是她的行为又能表现其善良的美德。另外,教师还应该督促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体会融入到朗读中,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三、注重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
(一)指导学生学会审题,抓住重点
        题目是课文的核心,学生如果能够理解题目的含义,则能够在心中形成基本的阅读认知,为后续进行深入阅读打下基础。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到《草船借箭》这片课文时,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分析题目;其次,让学生找出题目的中心字,也就是“借”;最后,根据题目定位到中心段落。通过指导学生解题,能够使学生抓住阅读重点。
(二)引导学生理解段落划分依据
        第一,以时间先后顺序作为依据,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表示时间的语句;第二,以事情发展顺序作为依据,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所记录的事情,并分析其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等各个环节;第三,以空间位置变化作为依据,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到空间方位的代表词语。
(三)向学生讲解段落划分方法
        第一,邻近归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略读课文内容,将每个段落的基本意思概括出来,并将讲述相同内容的段落进行整合,使其形成一个大的段落;第二,突破重点。先阅读全文,理解其重点讲述的内容,找到重点段落的开头和结尾,再仔细阅读终点段之前的内容。一般情况下,这种阅读方法比较适合用于人物描写主题的课文;第三,分割整体。先以几句话将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再分析其具体的阶段分配方式,在课文中找到对应的段落。这种阅读方法一般适用于记事类的课文。
(四)为学生讲解段意归纳方法
第一,摘句。找到课文的首句、中心句以及总结句;第二,连词。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关联词,对其进行串联;第三,概括。教师应该让学生在阅读后,将课文的大意用自己的话将其概括出来。
一旦小学生掌握上述阅读方法,就可以基于课文的结构和主题对其进行选择,从而提升阅读理解学习的灵活性。长此以往,这样的阅读教学指导方法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2]。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向学生传授阅方法。
四、灵活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优化学生阅读效果
        读写结合作为一项具有创新性质的教学方法已经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中得到普及与应用,受到了更多教师的青睐。以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质量为目标,教师可以尝试将读写结合法切实运用于具体的学生阅读环节,寻找二者之间的结合点,让学生以写作辅助自己阅读,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阅读学习效果。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用笔标注重点词句,或者将其摘抄下来,加深印象。例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到《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将文中一些描写西沙群岛景色的词句做好记号,用于后续对于课文进行深入分析。其次,教师可以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旦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就能够从更加全面的角度理解课文的内涵[3]。例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到《鲁滨孙漂流记》这篇课文时,可以抓住课文的结尾,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这个故事进行续写。学生要想出色完成教师所布置的续写任务,则需要对于课文内容形成深入理解,才能够以写作的形式予以延续。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得到潜移默化的增强,有利于优化阅读学习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自读意识;在朗读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与理解;注重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灵活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优化学生阅读效果。通过本文对语文教学中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方法展开的一系列探讨,希望能为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玉国.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度阅读教学的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9):52-54.
[2]林俐.语文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J].华夏教师,2020(11):50-51.
[3]党小峰.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种方法巧妙应用的重要性[J].农家参谋,2018(24):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