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全福
津南区教师发展中心
情感是语文这门课程的灵魂所在,它是连接阅读与写作的桥梁,从阅读方面说是“披文以入情”,就写作而言是情动而辞发。语文教学有一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就是指导学生从一篇篇课文中获得作文灵感,收获一些表情达意的方法,实现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融合,发挥语文教学的整体效应。
在指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阅读过的重点篇目中汲取养分,获得表达的灵感,做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老师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指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
(1)指导学生学会从字里行间自然流露
学生阅读过大多数文章都蕴含着作者极为丰富的情感,任何一种情感都不可能全部采用直抒胸臆的文字和盘托出,更多的是将自己的情感隐含在自己的文字中,在看似简单的文字背后流淌着作者真诚炽热的情感。
有的在朴素无华的叙述中流露情感:如老舍先生《草原》一文的首句“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就把作者初到草原时的兴奋和喜悦的心情表露无遗;巴金先生《鸟的天堂》一文末段中的“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大榕树的依依不舍和无限热爱。有的在细致入微精雕细刻般地描写中吐露心声:《丁香结》一文中“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写出了对丁香结的痴迷与怜爱;《爬山虎的脚》一文,作者对爬山虎各个时节不同情状的传神描绘,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有的在精辟深刻的议论中透露爱憎,如《少年闰土》一课的这句议论“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就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闰土的称赞与羡慕之情。
叙述也好,描写也好,议论也罢都将写作者的情感蕴含在朴实无华的普通文字之中,在朴素的表达中悄无声息自然天成地传达着丰富的情感,而这应该成为学生抒发情感的一种常态,让学生通过这一片片精彩生动的课文,获得表达真情实感的真谛。
(2)指导学生巧用技法妙笔传情
寓丰富情感于多彩文字的字里行间固然重要,巧妙灵活浑然天成地运用一些表现手法表情达意也是极为关键的。
首先是采用直接抒情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句式抒情。
一是用感叹句式,像《鸟的天堂》一文中的“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一句直接抒发了鸟的天堂的赞美与感叹;《桂林山水》一文用的是“漓江的水真×啊”“桂林的山真×啊”这样的感叹兼排比的句式表达赞美之情。
二是用反问句式,《再见了,亲人》一文中“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怎么会忘记?”这个反问句式充分表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深情厚意。
三是陈述句式,《一夜的工作》中的“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自豪和激动的心情都可从句式中深切地感受到。
其次是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将真挚丰富的情感寓于各种表现手法之中。
一是联想抒情的方式,在对见闻的叙述描写中,由此及彼地产生联想,在联想中抒发情感。如《一夜的工作》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作者目睹了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后两个自然段写了作者回来途中的联想,“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有感而发,表达了对总理的无限崇敬、无上自豪和无比激动的心情,可谓百感交集。
二是对比抒情的方式,俗话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而鉴别就是比较以后的态度和情感,对比中见褒贬。如《桂林山水》在具体描写桂林山水特点之前,先是用其与其他地方的景致进行对照,像红叶似火的香山、峰峦雄伟的泰山与桂林山之间;像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水之间两相对照,对桂林山水的爱慕之情不言而喻。
三是议论抒情的方式,前面写所所闻所感,后面进而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在议论中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在详细介绍了作者儿时创作的一首小诗后,父母所给予的截然不同的评价,作者后来成长为著作等身的大作家后,紧接着围绕着这一话题展开精辟地议论,最后得出意味深长富有哲理的结论,抒发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又如《白杨》这篇课文,在写了戈壁滩上恶劣环境中生长着的白杨的特点之后,借父亲对白杨树的议论,表现作者对扎根边疆劳动者的由衷地赞誉。很多文章作者经常采用这种一边叙述描写一边有感而发议论抒情的方式,使文章的主旨更加耐人寻味,意味深长。
四是总括抒情的方式,将作者对人、物、景、事的整体印象,总体感受,通过概括性总结性的语句述说清楚,而这些语句往往蕴涵着写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有总起性的句子,像《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的“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就蕴涵作者的真情赞美;有总结性的句子,像《一夜的工作》中,“我看到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就饱含作者的无限敬仰;有篇末点题的主旨句,像《桂林山水》的最后一段中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视景如画,赞誉有加。
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抒情的方式和手法,有待我们在以后的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认真阅读深刻领悟,从阅读中领悟表达、学会表达,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整体效应,逐步提高学生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的能力,让学生写出一篇篇精美佳作,让学生美好的情感自然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