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动”起来 课堂“活”起来——以部编版道法《彬彬有礼》一课为例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2期   作者:吴珊
[导读] “告诉我, 我会忘记; 给我看, 我会记得; 让我参与, 我会理解。”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我们道法课学习过程的实质——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
        吴珊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江苏省南京市,210017
        【背景】
        “告诉我, 我会忘记; 给我看, 我会记得; 让我参与, 我会理解。”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我们道法课学习过程的实质——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教师为了体现新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将重心放在了活动的设计上。然而,由于有些教师对新理念理解还不够深,教学中还存在诸多偏颇。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 课堂上活动五花八门。学生似乎都在“动” , 看似很热闹,学生却毫无收获。还有一种情景: 教师精心准备设计了一项活动,而只有部分学生参与进去,其他学生就像是个“吃瓜群众”。要么气氛沉闷,要么组织杂乱无章。为此,许多老师叫苦不迭。
        那么怎么才能让活动行之有效,让学生真正地参与活动,让道法课堂真正发生。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有了一些思考,下面结合新苏教版道法教材中《彬彬有礼》这课的几个教学片段来谈一谈。
        【案例描述】
        片段1:礼仪导入,唤醒生活本源
        课堂伊始,上课前的礼节后我直接评价,点题,开门见山。在学习任何东西之前,都要先知道它的定义。刚开始,我让孩子自己说说礼仪的定义,发现会冷场,三年级孩子对词语的解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后来改为直接出示,提高效率。礼仪分两层含义,所以这堂课我的设计也就分了“礼节”和“仪式”两大板块。
        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基本处于形象的感性思维阶段,对概念性的知识难理解,而道法课的设计就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贯穿始终, 以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建构课程。
        所以之后我从他们的生活出发,唤醒他们的生活本源,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为下面的体验活动做下了很好的铺垫。看来,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生活情境,激发主体的认知情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片段二:情景演练,体会古今异同
        师:我们见面时如何打招呼?(设置情景演示)在走廊遇到老师。 放学时,与同学分别。 学生朝同学挥手告别。校外,见到好朋友。
        对学生评价的方式方法, 直接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做人准则。课堂的即时性评价语要准确,忌应付。我设计的评价语即提醒学生,问好时要注意姿势,热情大方,又渗透给学生礼节的演变原因之一——受西方文化影响,这本是就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从生活的实例中让其感受,化难为易。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礼仪。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代礼节可比现代复杂多了,除了分亲疏,还分性别也分等级。作揖是最常见的见面礼。我们来看如何作揖。(出示视频)
        一开始,学生作揖后的感受很难说。但有了之前现代礼节尊重的铺垫,后面将顺序调换,先问接受作揖的感受,再问作揖的感受,学生更易体会,更能准确表达。
        老师有的放矢,学生在活动过程有针对性地感受作揖、体会。如何作揖的视频、作揖种类的动态图片,课堂资源的多样性也仅仅吸引住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然后带着这样真实的感受继续讨论,自然说得很顺畅,也就突破难点。
        分析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我觉得最重要的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明确每个活动细节的目的。看视频是了解作揖。演示时关注的是相互作揖的感受,连资料的选取也有明确的目的,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作揖的复杂,逐渐明白繁琐是礼节演变一大原因。而古今的礼节比较,也就达到孩子们理解礼节的表现方式改变了,但表达的感情,背后的内涵不变。
        片段三:比较差异,感受演变传承
        师:中国人向来尊敬长者。吃饭时,等长辈入座后,晚辈才可入座。


        你们家有这样的礼节吗?什么时候会这样做。
        这是学生很真实的表达,我也尊重家庭差异,智慧地把问题抛给那些学生。而这些学生在了解大多数同学家里这项礼节的传承情况后,他们如果能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甚至是家庭成员的行为,也就达到了道法“知行合一”的目的。
        在入座礼的讨论中,我依旧是唤醒学生生活本源,让他们自己说,一联系生活,学生门都很乐于分享,甚至能给给我惊喜,不仅入座有礼,吃饭也有餐饮之礼。
        分析
        教材语言精炼,但每字每句都是准确而富有深厚内涵的。本课第一页选取了两项礼节:作揖、入座礼。我也在思考,为什么仅仅是这两项呢?我就多方查找资料,从自己的生活出发,最终落脚在它们的异同——演变与传承。再想方设法让学生感受它们的异同,从而设计了这些有目的的活动,比较古时礼节的异同,比较古今礼节的异同。最终水到渠成,学生能真正认清我们的礼仪在形式上不论如何演变,但精神一直在传承这一事实。不仅仅停留在学生口号化的呼喊,而是让道法课堂真正发生。
        【反思】
        道法课堂,活动是达成课堂目标的重要途径,而如何让学生在真正地“动”起来,就是老师要迫切思考的。而这里的“动”不仅指课堂真正的活动,还指活动所影响的学生“行动”。
         一、活动体验的内容应具有生活性
        课程源于生活, 生活是第一性的。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常识、生活常识等都是从生活中积累而来的, 并出于生活的需要产生的。因为“ 儿童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课程唯有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 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 使学校生活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才能真正体现课程的本质功能”。因此,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活动体验中才不会显得苍白。
        教师应带着教材走向儿童的生活和生活中的儿童, 在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 互相进入” 的通道,并对自己的真实生活进行有意义的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 让儿童从那些每天都见、每天都过的生活事件中提炼出高于世俗生活的精神, 形成正确的高于生活的道德认识。
        二、活动体验的安排应具有目的性
        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判断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品德活动体验从设计到实施的整个过程,都应是在教学目标的调控下完成的。教师在设计活动体验时,必须要思考: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落脚点以及活动价值应该在哪里?
        三、活动体验的过程应具有情境性
        道德情感的产生具有情境性,特定的道德情境才能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情境以“情”为经,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重要的位置;以“境”为纬,通过具体的活动环境创设,拉近学生与活动体验内容的距离,从而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活动体验的空间应具有开放性
        鲁洁教授指出:“品德教学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课程应前伸后延扩展到课堂之外,让课堂教育的作用辐射于整个生活,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效果。”注意活动的连续性要使活动行之有效, 教师也应注重课前、课中、课后活动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本课的片段我重点放在了课中的活动上, 其实课前、课后的活动同样重要。课前活动是反馈学情的一个窗口, 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要点, 优化教学过程,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杨琳.参与 合作 体验——《品德与生活》的案例分析[J].小学校长,2009(1):26-27
[2] 薛丽君. 用活动填平思想和行为之间的鸿沟——对一节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观察与评析[J].江苏教育,2006(12):42-43
[3] 刘芳. 让思想品德课在“ 动” 中充满活力 [J].现代教育,2009(1-2):109
[4]周继章. 品德与生活” 课堂即时评价的策略[J].中国德育,2007(1):78-79
[5] 刘艳.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对《品德与社会》课的认识[N].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