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兰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赵湾中学 725781
[摘要] 《20.1.2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过程中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本课的教学,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尝试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学习相结合。本课的教学通过一课三上的实践及其反思,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对导课环节,引例的设计,习题的设计进行了修改,课堂时间的把控作了精心准备和再实践,作课教师在本次教学教研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得巨大的。
关键词:中位数 众数 描述型概念
我有幸地参加了旬阳县师训教研中心主办的《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研究》的研讨活动,并在此次活动上承担了三部五环’教学模式在描述型概念课的应用课例〈中位数与众数〉教学以及对“三部五环”教学模式在描述型概念教学中的运用的解读。为了带给观摩老师一个全新的视角,我翻阅了概念教学及《中位数与众数》有关的课标要求及大量的专业书籍及网络资料,我第一次深切体会到理论知识的匮乏。
一、课堂定位
《20.1.2中位数与众数》是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下册第20章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题的教学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辩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以“自主学习,同伴互助”教学法为主,辅之直观演示、讨论交流,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动心关注。教学过程中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本课的教学,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尝试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学习相结合。
二、课堂实践
结合描述型概念课的教学模式,我准备了《中位数和众数》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指南、多媒体课件,与同组的优秀数学老师讨论各环节的安排,多次修改情境导入和课堂习题的设计等,形成初稿后请教指导教师老师,在指导老师的指导和建议下再次对各环节的内容进行修改。为了能带给课题参与老师一节优质课,我在我所教学的年级做了一次尝试,并请部分教师观摩了我的课堂:第一步:课前引入:
前面已经和同学们研究过了平均数的这个数据代表.它在分析数据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和认识数据代表中的新成员--中位数和众数,看看它们在分析数据过程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以漫画的形式出示问题情境(员工工资问题)
第二步;讲授新课
1、总结概念:众数的定义及中位数定义,
2、求中位数与众数和步骤;
3、中位数和众数意义和作用;
关注学生:对比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不同。
第三步:应用举例:这一环节,由浅入深设置练习,使学生思维分层递进,目的是突出本节重点,分解了难点。练习时,在同一具体问题中分别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目的是为了比较三个量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时的不同角度,有助于了解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更加具有很强的生活色彩,让学生体现了众数,中位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步:归纳小结:通过总结,让学生更深一步的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变式题的设计则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
第五步:随堂练习,及作业推荐。
第一次课堂观摩后,老师们对各环节的时间安排上,习题的设计上,各环节的导语上做了评价和建议。我给合老师们给的评价和建议再次对本节课的设计做了修改,为迎合当下的“316督导评估”检查,我将情境问题改成学生们熟悉的卫生检查情境:为迎接省督导团深入我校检查验收“316督导评估”工作,学校于20日对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了一次大整治,及时对各班卫生责任区域进行了检查并量化赋分。细心的王兴喆同学将20个教学班卫生责任区的最后得分统计如下:1个9.6分,2个9.5分, 5个9分,3个8.7分,7个7.8分,2个7.6分,我班得了8.7分,并计算出了20个班的平均得分约为8.5分。所以王兴喆告诉我说:“我们这次卫生检查成绩在20个班中处于‘中上等水平’”。你觉得兴喆的判断确切吗?请谈谈你的观点。
再次邀请全校老师在我所教学的班级进行了课堂观摩,因为自己带了两年的班级,学生对我的教学习惯,以及学生平时养成的自学习惯都了然于心,这节的教学效果和评价都很好。第二次摩课后,我将课堂的各环,包括习题的设计,学生对问题的可能回答,时间的把控作了很多设想和解决方案。
说实话,对于这次研讨不论是课堂观摩还是课题的解读,我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前后经历的时间有近一个月,活动没有开始前,我的心每天为这次活动而悬,我期望这次活动早点到来。
第三次上课是在外校上课,尽管整个课堂看起还比较流畅,但由于借班上班,也因此,我对学生不了解,第一次在这样的大型活动上作课,我有些紧张,学生对我的教学方法不适应,整个课堂师生互动很生硬,老师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也导致我对课堂的把控都做得很不到位。
三、反思课堂,成长自我
回顾《中位数与众数》的整个教学历程,我对本节教学有了如下感受: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感到学生的参与性很强,乐于与同伴交流、探索知识。需要强调的是: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师不可一味代替学生回答。教师要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千万不要代替学生思考,更不可强加给学生固定的思维模式。
2、不能正确的把握操作的时间,没有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的难易程度,应和所给的讨论时间成正比。难一点的问题,应多给点时间,反之则少给点时间。这样既保证了解决问题有效性,又不至于浪费时间。如在归纳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数据中所反应的信息时没有留下充足的时间。
3、教学中没能注重学生思维多样性的培养。数学教学的探究过程中,对于问题的最终结果应是一个从“求异”逐步走向“求同”的过程,而不是在一开始就让学生沿着教师预先设定好方向去思考,这样控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如在探究定义时所有学生都是根据老师的问题来进行,都没有根据数据的特点提出自己的想法。
4、由于借班上课,师生的互动不够。
5、学生总结三个统计量特点时一直局限于员工工资来分析,没及时引导学生跳出情境,教学智慧有待加强。在总结时如果根据语文词语教学解释平、中、众,相信定能让学生更易理解、掌握这三个统计量的特点。
回顾本次教研的全过程,让我深切体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正含义,要想在教学这个大舞台表演好自己,获得同行尤其是学生的认可绝非一日之功。吃透教材,做好教学设计,是做好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精准而巧妙的数学问题,以及如何与学生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有效对话是我作为老师始终追求的。通过参与本次研讨让我如沐春雨,使我明白了许多:学生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有动力的、有效的学习,应该是会学、会用的学习,总体来讲应该是真正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把握、驾驭课堂的能力,离不开民主、开放的管理能力,离不开探索、研究的精神;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自身成长就要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以爱为动力,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参考文献:《中学数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