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鹏
青岛市即墨区文化馆,山东 青岛,266200
摘要:胶州秧歌与鼓子秧歌、海阳秧歌共同被誉为山东省三大秧歌,胶州秧歌到今天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胶东地区广为流传,其中胶州县城附近的丘东、南旺、东小屯等村庄最为盛行。胶州秧歌作为民间传统艺术的一种形式,其艺术风格十分独特,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在北方民间舞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中国民间舞蹈中占据重要地位。鉴于此,文章阐述了山东地区胶州秧歌的起源与发展现状,并详细介绍了山东胶州秧歌的类型,从胶州秧歌的民间风格以及艺术高度方面,对胶州秧歌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进行了论述与分析。
关键词:山东;胶州秧歌;传统文化;发展
引言:胶州秧歌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形载体,具有鲜明的齐鲁文化特色。胶州秧歌是我国优良传统文化内涵的体现,也是胶州人民变化的时代意识的体现,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在历史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胶州秧歌也随之不断创新与调整,其艺术本质更加纯真,审美意识越来越符合现代化审美追求。
1胶州秧歌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山东省胶州地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其地区面积辽阔,生态环境优美,是我国主要港口之一,胶州市的名字就是由此得来的。早在一千多年以前,齐鲁两国相继对这片地区进行了统治,这片大好河山由此获得了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也成为齐鲁文化的主要传承之地。胶州地区具有较强的海洋性气候特征,人们水路交通相对其他地区较为便利,饮食、住宿情况也较为优异,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多种经济形势并存的发展形式,也导致上层建筑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其中,胶州秧歌就是发展产物中较具代表性的一种。
胶州秧歌最初起源于北方民间传统文化,发展进化过程中,将民间小调、舞蹈杂技、戏曲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融合为一体,成为一种为了满足人们享乐的独特艺术文化形式,以山东地区为中心,逐渐向周边省市扩散,迄今为止,胶州秧歌的起源可追溯到三百多年前。初始阶段,胶州秧歌并没有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特的表演风格,人们仅仅是把传统意义上小戏秧歌和小调秧歌组在一起进行表演。胶州秧歌具体的成长历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最初是由小戏秧歌和小调秧歌组成,下一阶段过渡到文武秧歌,建国以来,逐渐演变为现阶段所看到的胶州秧歌,不断地变革发展过程为胶州秧歌的完整性埋下了深厚的内含底蕴。
一直到今天,胶州市现有的秧歌队伍数量早已经过百,由于胶州秧歌本身就是一种起源于民间土地、活跃在民间土地的文化精粹,其根本内涵就是一种民众自娱自乐、自由宣泄、自发参与的广场性民间艺术。胶州秧歌充分展现了胶东地区农村女性的健美体态,进一步展现了全国女性的性情魅力,在艺术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审美价值。
2胶州秧歌的类型分析
2.1节庆类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的伴奏音乐十分喜庆热闹,舞蹈动作也以灵动欢快为主,淋漓尽致的表达出人们内心的欢乐情绪。每当佳节到来时,人们都会情不自禁想要跳起胶州秧歌来庆祝,长此以往,但凡到了佳节,人们就会换上多姿靓丽的服装,在大街上欢快舞动胶州秧歌。
2.2祭海类胶州秧歌
胶州市地处胶州湾地界,具有资源丰富的渔类产品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条件,有效促进了其海上贸易事业的繁荣发展。古往今来,国内外历史文化相互融合发展,便利的海上交通条件给胶州秧歌带来的助力作用是十分显著的,且对胶州秧歌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也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而人们如今的美好生活离不开海洋运输给人们带来的便利,祭海类秧歌由此产生,胶州秧歌成为人们表达对海洋感谢之情的一种独特方式,同时,人们也用此方法来祈求明年风调雨顺[1]。
2.3表演类胶州秧歌
表演类胶州秧歌主要以自娱自乐和娱乐他人的表演形式为主,符合当代人精神追求,胶州秧歌表演性质十分多样,从无偿类的公益演出活动到有偿的商业演出,胶州秧歌始终保持其特定的本质,整个演出过程都具有固定的流程模式:第一是演出,此类胶州秧歌一般需要进村演出,且不止演出一场,分早中晚三场,且三场演出的场地不能相同;第二是拜爷,主要指的是在特定班主的带领下,秧歌队伍到当地身份高贵的人家例如地主等人家进行颂念,主要目的使这类人开心起来,获得他们的喜爱,为演出提供一定的支持;第三是迎秧歌,是村里人以大张旗鼓的方式表达对秧歌队进村的热烈欢迎;第四是拜庙,这是秧歌队进村的第一件事,目的是祈求一切顺利[2]。最后是领赏,领赏环节是整个演出过程的亮点过程,是演员们炫耀自己实力的方式,演出越精彩,所获得的演出费用也就越高。
3总结胶州秧歌表现风格的传承与发展
3.1继承胶州秧歌文化内涵,传播胶州秧歌民间风格
西方曾有一句古谚语:生活要具有自然性,舞蹈要具有风格性。对于胶州秧歌来说,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反复的由盛到衰、再次兴起的发展过程。最终才形成我们今天看到的舞台秧歌与广场秧歌互相融合发展的和谐景象。对于专业的舞蹈者来说,无论是普普通通的民间舞蹈艺术家、在国家艺术院团进行表演的专业舞蹈者,还是从事高校舞蹈教学的舞蹈人员,都要清楚地了解到胶州秧歌表演过程中独特的表现风格[3]。胶州秧歌的特色就是它本身的表现风格,这也是胶州秧歌的根本,与胶州秧歌有关的任何作品、表演与剧目不能离开这个根本单独进行,胶州秧歌的传承与发展能够反映出舞蹈这门艺术传承与发展。
3.2 勇于展望未来,开创胶州秧歌艺术新高度
当前,人们对所看到的胶州秧歌具有鲜明的拧、韧、抻、碾、扭等动态风格特点,即体现出民族风格气息,还融入了大量西方舞蹈文化元素。它正处于脱俗求雅的发展阶段,处处散发着时代气息。在发展过程中,胶州秧歌借鉴了了创新的音乐、多边的空间等多种西方现代舞动作模式,始终保持生命力的鲜活与壮大,以满足时代的审美。2006年,胶州市举办了秧歌节,成为胶州市的标志,由此吸引了世界各地大量的游客到加州进行参观、游览。在秧歌节举办期间内,就有200多名国内外客商达成友好合作,签约项目总数达29个,合同签订利用内资9.7亿元,利用外资1.15亿元。此外,胶州秧歌剧最重要的价值是其民间表演、曲牌、剧目四方连续的表演形式,这种表演形式在其他任何地区早已不复存在了,是中国戏剧历史演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真实标本作用。其珍贵艺术形式价值远远超过自身的价值,胶州歌剧的存在,是中国戏剧发展史上戏剧的重要表现形式。2006年以后,胶州秧歌正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使得胶州秧歌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其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不断提升,朝着新的艺术高度不断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胶州秧歌是我国民间民族舞蹈的独特形式,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展现出民间艺术与舞台表演、学校教学相融合的完美景象,胶州秧歌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对于所有从事民间民族现代舞蹈事业的人员来说,认识到胶州秧歌起源于发展现状十分必要,在当下的实践活动与学习过程中,胶州秧歌要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总结发展经验,创作出更多符合现代人审美要求的优秀作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舞蹈人员,营造更加精彩的表演舞台,不断丰富胶州秧歌的文化内涵,完善价值体系,以推动胶州秧歌这门艺术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凯惠. 对中国传统文化 ——昆曲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分析[J]. 精品, 2019, 021(012):P.114-114.
[2]李娇璐. 胶州秧歌"三道弯"的体态特征探究[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9, 034(002):152-156.
[3]杨雪晴.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 艺术科技, 2019, 032(012):115-116.
作者简介:姓名:冯鹏(1988.1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潍坊,学历:本科;现有职称: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