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春
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王中学 043200
[摘要]生物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我们使对自身充分了解的方式,又是我们人类发展及未来探索的一种途径。对于高中的生物教学,老师不仅仅是要传道,授业,解惑,更是使学生明白生物科学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学好生物,为目前当代现代化社会培养高素质基础人才,老师一一对应学生的个性,实现有的放矢,才能使教学变得有方法,有意义。能够使师生和一的课堂,坚定为人师表的信念,开展教学。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师生共赢
[正文]随着生物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于高中生物教学的要求越来越严谨,为社会乃至人类培养出真正的生物科技的人才成了老师们在课堂中丞待立为目标的问题。只有建立长远的目标,才能坚定信念。为学生建立轻松的课堂,为未来生物垫下基石。下文我将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抒发几点拙见。
一、老师建立长远目标与学生的短期目标进行统一
1.1教学是一个长期目标,是“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只有老师做好对课堂有整体的规划,为学生谋长远心,立足长远。参考我国《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其中具体便明确了老师的教学总目标,即针对我国中高学生进行生物学素养的提高。因此老师要从最初的基础教育培养提升到以科学习惯为基础,注重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建立和掌握,以开发学生智力,发掘学生潜力为目标,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举一反三,思维得到延伸。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时在建立长远目标是不可忽视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和纠正,积累知识才没使这一工程水到渠成,使学生实现纵横发展,纵向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方法,知识能力这三个纬度,而横向则是学习探究建议。
1.2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其能够自主的学习及与老师进行互动,师生达到知识的有往有来,从而加深学生对课堂的理解,对生物的教学的兴趣。使学生更快的建立对课程的目标,老师把握大方向,从而实现师生目标的统一。
二、夯实基础概念原理,与生活结合统一
2.1对于生物书本的概念,老师应该加重强调,校准原理、实验等基础知识点。比如对于脂肪的鉴定试剂和结果对应应为苏丹III——鉴定脂肪,变橘黄色,苏丹IV——鉴定脂肪,变红色。
孟德尔分离定律实验材料和相对性状的选择则为豌豆具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性状,这充分完善了孟德尔实验。而对于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 和生理、生化等特性的总称。在他的杂交试验中,孟德尔严谨认真的研究了7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而简单分析下相对性状,指的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人有酒窝和无酒窝之分,猫有长毛短毛之分,果蝇有红眼和黄眼之分。
2.2生物来源于生活,是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生物,可以拉进学生与学科之间的距离,比如升血糖的途径为1.食物淀粉的消化吸收,为血糖的主要来源.2.贮存的肝糖原分解3.胰高血糖素。降血糖的途径为1.胰岛素2.合成肝糖原肌糖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生物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实的了解到生物的魅力,同时生物中的种种实验依然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来做,比如植物的向光性,根的背地性,通过生活实践,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会。
三、建立多元化课堂,智慧轻松课堂
3.1随着现代化技术的突飞猛进,素质教学的全面推行,在生物课堂中,学生们不仅是吸取知识,更应该以个性为前提,延伸出自己的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巴班斯基的理论: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理论概述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遵循科学地指导教学、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的方法论原则,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任务、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过程做出的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安排。结合学生日常的行为表现和兴趣,老师将其与生物学科的特别相联系,最终才可激发出学生的热爱,从而达到智慧轻松课堂。
3.2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教育资源,代替传统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是书本上的知识能够更鲜活的展现给学生,
比如,在《细胞分裂与分化》这一课题中,传统的教育方法只能平铺直叙的给学生们画并讲解,无法抓住学生的兴趣,而改用多媒体教学将细胞分裂的过程用flash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避免了冗长乏味的教学,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印象更深,兴趣更浓。
[结束语]综上所述,对于高中生物教学,需要师生的共同配合,目标统一。在生物学习中能够着重基础,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避免学习中的误区。用科技手段引导学生兴趣,建立高效率轻松课堂。只有坚持教育思想理念,才能为未来培养更多的生物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1]贺全.有效探究,深化认识——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科幻画报,2019(12):142.
[2]冯利霞.对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方法的再认识[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3):50.
[3]王瑞芹.对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几点认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129.
[4]赵广英.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容易产生的几个认识误区[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7,34(05):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