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如何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相关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2期   作者:布萨日罕·吾斯曼
[导读] 当代社会对学生德育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受之前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家长和学校依旧把学生的成绩看做评价学生质量水平的主要手段,这种手段早已经不符合国家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
        布萨日罕·吾斯曼
        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小学
        摘要:当代社会对学生德育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受之前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家长和学校依旧把学生的成绩看做评价学生质量水平的主要手段,这种手段早已经不符合国家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我国现在提倡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学方式,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秉承这一观念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据理力争。当代“熊孩子”的出现频率此起彼伏,归根结底还是道德品质教育不到位,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重视这门科目的教授。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提高素质;理论教学;参与实践;培养习惯
        构建和谐社会必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只看成绩而忽略教育早已经不符合当代社会的需要和主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代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其中德育教育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做到的任务,特别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小学阶段正处于学生认识世界和发现世界的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就是学生养成良好品质的指路人。以下文章所写的内容是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所总结出来的有关道德与法治教师提高学生实际素质的相关策略。
        一、进行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教师让学生学会知识的主要手段,只有让学生了解了内容是什么他们才能更好的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有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师认为让学生直接进行实践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实际、更深刻的知识,但这种教学方式会很大程度地耗费学生的体力甚至还有可能有意外事件发生。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尽心尽力地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例如,在讲解“我们爱整洁”这一章节的知识时,许多教师不讲理论知识直接给学生展示所谓的整洁行为,他们认为这样学生能够更快速、更深刻地接受这一章节的内容。但我觉得这种方法不可取,因为理论知识是进行实践活动的基础和指导,所以我更强调先进行理论教授后再开始进行实践活动。我先把为什么要爱整洁的原因给他们讲解了一遍,我告诉他们:“如果我们不爱整洁那么我们就会变得很脏,这样不但不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也可能会影响到自己身边的其他学生和家人,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整洁,爱整洁的孩子会更受人喜欢。”我说这段话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爱整洁,之后我让他们展示了他们认为爱整洁的一些行为。
        二、参与实践活动
        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到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定时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加深他们对素质的理解和实践,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成为一个有素质的人是多么开心的事情。

参加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实际感受到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用处在哪,激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
        例如,在讲解“我爱我家”这一章节的知识时,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处理自己与家人的关系以及自己作为一个优秀的孩子应该做到哪些要求。我先把书上的理论知识给他们详细的讲解了一遍,我重点讲解了“让我自己来整理”和“干点家务活”这两部分的知识,因为我要针对这两部分知识给学生布置课后实践作业,我让学生回去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间并尝试帮爸爸妈妈洗锅刷碗。第二天上课时我请几部分学生让他们来分享自己的实践作业是如何完成的以及他们做完这些作业后有什么感受,学生的分享很有趣,我也从中感受到了每个学生都有很认真的完成我给他们布置的实践作业。关于实践活动,除了课后实践作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还会带领学生到社区做义务活动。
        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源远流长的,好习惯很难培养但坏习惯却容易产生且难以改正。小学生对世界的认知非常浅薄,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判断方式也只能模仿大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深入把握学生的这一特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素质的人。在小学设立这门学科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深入学生对人的行为和社会的认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为他们踏入社会做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
        例如,在讲解“我会努力的”这一重要章节时,我着重引导学生形成拼搏努力的好习惯。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初期阶段,在这个时候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是最好不过的了。我在讲解这一章节知识时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叫凿壁偷光。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匡衡因为家里穷没钱买蜡烛读书便把墙凿了一个洞来借邻居家的烛光学习并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成为古代有名的文学家的故事。我讲完这个故事后请了几位学生让他们对这个主人翁进行评价,学生都表示要像匡衡学习,我告诉他们:“有志者,事竟成,你们只有养成良好的艰苦奋斗的习惯,才能完成自己的梦想。”我还鼓励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困难。
        总而言之,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当代社会对每个人的要求,作为未来祖国栋梁之才的小学生也必须具备这些品德。虽然在现在仍有许多人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存在一些误解,但作为这门课程的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向他们证明这门课程开设的必要所在并把学生培养成品德成绩兼优的人才。以上文章所写的内容都是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希望这些经验对广大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静娟.立足儿童立场,构建小学品德拓展性课程[J].浙江教育科学,2016(03)
        [2]班华.提高小学品德课效果的有效方式[J].课程·教材·教法,2013,33(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