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下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2期   作者:杨小毅
[导读] 体育作为中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教育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它的直观功能表现为通过跳跳和跑跑的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质,但是更重要的意义是通过老师的教育和引导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杨小毅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第23中学  264300
        摘要:体育作为中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教育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它的直观功能表现为通过跳跳和跑跑的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质,但是更重要的意义是通过老师的教育和引导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大纲》指出,体育要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人体健康的标准不仅是身体健康,还有心理健康和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老师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关键词:新课程;中小学;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现阶段中小学生面临老师的要求、家长的期盼和学业的负担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体育课程的作用就更显重要,它能够帮助学生的身心获得放松,紧张和压抑的文化科目学习情绪得以缓解,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奋发向上、勤学苦练和合理竞争的精神[1]。学生在中小学时期,在心理发育和身体发育都在快速成长的阶段,在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活动比成年人还要复杂,情绪也更容易紊乱,他们渴望得到尊重,也更容易受到伤害,形成心理障碍和心理偏激。因此,中小学老师在体育教学中,除了要注意一般的心理活动规律,还必须格外注重中小学生特殊的年龄阶段规律,老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堂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单独的展开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终生健康发展打下基础。体育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心理教育方案。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心理问题时,老师能够第一时间提供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师生进行双向交流、合作共赢的过程,有利于构建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2]。体育老师的工作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学生就会更加热爱体育科目和体育运动,能够形成积极有爱的教学氛围,对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大有裨益。此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老师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就会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压力,自觉帮助学生纾解,帮助学生勇敢应对未知的挑战,逐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
2.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2.1 引导学生增强心理调控能力
        学生的学习阶段是一场马拉松,也是一场冲刺赛,每个学生都想在考试中取得胜利,成为人生路第一赛段的赢家。但是在奔跑的过程中出现倦怠是正常现象,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调节自己状态。例如,进入中学阶段后很多学生进入青春期,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整日精神涣散,心不在焉,浪费了宝贵的时间。针对这种现象,体育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三三一”法则,第一个“三”就是每天把体育课上要学习三项技能列出来,集中精力提高效率完成它们;第二个“三”,指的是在睡觉之前回忆体育课堂上发生的三件开心的事;最后一个“一”指的是每天做一件有益于他人的事。
2.2建立学生个性化档案
        作为一名体育老师,应该对每个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解决问题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不只是学业压力,也有家庭原因,比如校园欺凌、父母离异或者留守学生,同学关系紧张、父母的教育和关怀缺失,导致这部分学生缺乏自信、性格孤僻、冲动叛逆、脆弱敏感甚至存在厌学逃学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从而在整体上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档案内容可包含以下部分,如学生家庭情况、行为习惯、思想动态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更新档案内容。体育老师可以根据档案采取针对性的体育运动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例如,举办篮球比赛,帮助性格孤僻的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和养成努力拼搏的精神,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朋友。
2.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教学的意义,不是领读教材,而是通过教材增强学生的思考力和健康的心理活动,在体育教学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功力”,设计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养和强健的体魄。教师的教学习惯、专业素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教师要积极地提高自身体育素养和开展教学的能力,深化自身对心理学科的理解,掌握心理学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和价值精神等。另外教师还应该多多地关注生活,积累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宝贵经验,为体育教学提供素材储备。
结束语
        对学生的教育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健康水平,还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但是这一点很容易受到体育老师的忽略。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体育老师必须注重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广东. 浅析新课程下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 考试周刊, 2016(40):109-109.
[2] 张吟.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教学中,怎样注重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4, 000(011):302-3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