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事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2期   作者:江源源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社会中的不确定因素也随之增多,这就导致了各类突发性事件的产生。
        江源源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社会中的不确定因素也随之增多,这就导致了各类突发性事件的产生。难以预测、影响复杂的突发性事件,如果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起着导向、调节、激励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突发事件中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作用。
        关键词:突发事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引言: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外并不普遍,西方国家有类似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在二十世纪,美国成立了专门的政府机构来应对这一问题,这个政府机构有自己的应急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包括道德、教育、宗教等内容。韩国由于历史原因和强烈的政治倾向,儒家思想涵盖了道德教育的最重要内容,并在爱国主义和集体意识培养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劳伦斯·巴顿的《校园危机应对实践指南》,开启了国外高校突发事件研究的序幕。经过多年研究,不仅提高了中小学和大学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而且通过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将中小学和大学纳入城市乃至社会危机管理体系。李玉华教授等专著《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详细论述了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成因和类型,提出了调查研究、制定补救措施、实施、评价和总结五点建设性意见,并为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补救措施,完善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李新仓曾在《高校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强调: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三个阶段,即预防的三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突发事件及其后果的化解,只有有效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有力武器,才能维护校园环境的稳定、秩序和社会和谐。但是近年来,突发事件在高校中发生的频率逐渐呈上升趋势。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是国家建设发展的后备人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生命线,起着思想引导、发展品格、锻炼意志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作用与功能。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能够有效的预防和减少高校中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
一、重大突发事件的概念与特征
(一)重大突发事件的概念
        突发事件往往是规模比较大,并且是在一定的区域内发生的,具有广泛负面影响的事件或灾难[1]。重大突发事件的产生往往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刺激因素,对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巨大的、不可磨灭的影响。
(二)重大突发事件的特征
1发生具有突发性,结果具有巨大的危害性
        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往往是一个突然的、毫无征兆的过程,是往往使人猝不及防,难以及时的采取措施,同时,突发性事一经产生,往往又都是会对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造成严重的扰乱,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2发生随机性,产生过程具有规律性。
        虽然突发性事件的发生是猝不及防的,但是突发性事件在产生过程和发展过程中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2]。例如,随着如今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群体在求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与打击,进而导致其信心不足,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这些都是可以预料的。因此在思政工作上要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疏导和调节,进而避免一些由于负面情绪的积累而产生的突发性事件。正是这种有迹可循的规律,使得我们对于突发性事件的预测和准备工作得以推进,防止和减少相应的突发事件,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危害。
3成因具有综合性,结果具有延展性
        突发性事件的产生是多因素、多力量的综合结果。在应对突发性事件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也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性的工作。
二、重大突发事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考察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修养规律的学科。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对突发社会事件进行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突发社会事件中人们思想行为的规律,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认识和减少灾害,促进突发事件的快速消除和转化。在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分析中可以发现,也具备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前的教育、疏导功能
        处理突发事件的最佳办法就是预防突发事件的产生,因为突发性事件一旦产生,无论处理过程多么的科学合理,都会产生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因此,将突发性事件扼杀于摇篮之中才是应对和处理突发性事件的治本之策。基于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帮助学生树立对突发意识的正确认识。学生对突发事件的有关原因、过程、后果等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于减少和制止突发事件的产生,以及产生后学生应该采取的措施都具有重要意义[3]。第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训练以及危机意识的培养。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往往一些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就会借机产生。对大学生而言,加强其危机意识同时提高心理素质,不仅能够有效的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而且对于学生本人的未来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凝聚、协调功能
        思政工作能够将个体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因此在处理突发性事件时,要发挥和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凝聚力。同时,也要及时的发挥思政工作的导向协调作用,当事件发生后,要加强对相关信息的传播与舆论的引导。只有第一时间发布准确、可靠的消息,告诉公众真相,才能缓解公众的恐慌情绪。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思政教育工作人员要积极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宣传引导,稳定师生情绪,杜绝谣言的产生。
(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领导、激励功能
        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有效的发挥对学生的心理疏导、调适作用,能够最大程度上抚平他们的心理创伤。在高校建设中,思政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积极与突发事件的受害人进行沟通交流,做好调试工作,同时,也要鼓励学生重新鼓起勇气去面对学习和生活,激励斗志,重塑信心。


三、重大突发事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加强大学生思政工作的质量
        大学生思政工作,对于重大事件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重大事件往往一经发生就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预防和杜绝重大事件的产生才是真正的治本之策。思政工作是高等教育学校的生命线,在思政工作的日常推进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建设,增强其抵御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突发事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升大学生思政工作的质量,能够有效的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思政工作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效的凝聚和协调各种力量对突发事件进行引导和处理,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也能够对受害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要充分发挥思政工作的育人作用,引导学生培养建立正确的三观,在应对突发事件,尤其是群体性突发事件时,集体利益应该是被放置于第一位的通过思政教育的引导,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在突发事件中明辨是非、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进而有利于促进突发事件的解决。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的表现将直接关系到突发事件的处理,如果学生不能正确的应对,并产生不良情绪,一方面会造成突发事件的二次发生。另一方面,会使得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善后工作难以推进,进而造成更大的危害。加强大学生思政工作的质量,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对于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组建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大学思政工作教育团队
        现在高校中的思政教学工作往往由包括辅导员以及党务工作者和思政教师所承担的,他们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思政工作的成效。因此,要提升他们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全局掌控能力,临危不惧地进行组织和协调工作。同时,在平常的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知识,进一步提升思政工作的质量,保障思政工作高质、高效的完成,进而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具体而言,高校的大学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包括党务工作者、“两课”教师以及各专业的辅导员等,他们是直接接触大学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团队,他们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之间关系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组建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大学思政工作教育团队,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工作。加强对突发事件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能够真正理解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将思政理论做到入脑入心、融汇贯通。在平时的工作中,思政工作教育团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提升自身的素质与修养,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工作的根本,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额宣传功能,促进学校、院校、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多方的协同发展的机制下,能够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将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大学思政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将重点放在课堂上,也应该在课下积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联系,进而进一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尤其是高校辅导员,应该充分发挥作用,与学生积极的沟通交流,倾听学生的需求,理解学生的难处,做好学生工作,进而使得学生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被及时的掌握。这就有效避免了突发事件的发生,将突发事件扼杀于无形之中。除了高校的辅导员,任课教师、宿管人员也都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对于任课教师而言,教师在课堂上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精神状态,对于一些状态不佳或者突然发生很大变化的学生,要进一步观察和了解,在课后进行及时的沟通。在宿舍管理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生活上的了解与支持,对困难学生进行援助,并且与学生保持联系,掌握学生的动态,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系和爱护。
(四)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突发事件的产生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然而一经产生,就必须有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因此,建立健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对于提高突发事件的预见能力以及发生后的救助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应急机制能够有效的处理突发事件,使得社会或高校快速的恢复稳定状态,从而将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初期往往是处理的关键期,迅速有效的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能够使整个事件的影响降到最小。这就需要高校预先建立起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突发事件的预防和防控和控制。
(五)定期开展突发事件的演练
        根据目前的调查可知,学生对于突发事件的敏感性不高,对于突发事件的预防、应对的意识不到位,这种现象会使得高校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就会难以应对、措手不及,想要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教育、激励等方面的功能,就需要将工作做到前面,提前对突发事件进行演练,提升学生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增强学生对于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目前高校中都设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但是缺乏对突发事件的教育和培训,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高校应该加强这部分的投入力度,首先应该加强宣传的力度,例如张贴宣传海报、或者在学校的自媒体平台上推送相应的宣传材料等,营造良好的气氛,学生在这种气氛的耳濡目染之下,能够提升意识、增长见识,当突发事件真的发生时不至于手足无措。其次,定期开展突发事件的演练,并在演练结束后对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及时地针对活动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的进行补救,在演练中提升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小结:突发性事件的危害较大,不仅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创伤,同时也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影响社会和谐。因此,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就显得尤为重要。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院校工作的生命线,起着重要的凝聚导向以及激励作用,这一作用在突发事件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工作的功能,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校突发事件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
[2]陈文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突发事件中的功能[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4-46.
[3]陈玲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及实现路径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97-98.
 基金项目:
        勇担使命、接续奋斗——凝聚后疫情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青春力量,2020年度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项目(思政课“示范一堂课”项目),项目编号sztsjh-2020-3-4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0安徽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编号2020szsfkc0068;
        2021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提质培优项目思政创新团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