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山艾 王慧
湖北省城乡规划中心 湖北武汉 430064
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武汉 430064
摘要:进入后疫情时代,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对城乡经济社会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对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也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文章在总结国家相关重大政策要求基础上,从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入手,以统筹经济和安全为目标,提出了省市县等层级国土规划的编制重点。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重点
当前,我国已进入常态化应对的后疫情时代,如何在此背景下抓住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将疫情的常态化防控与城市经济发展统筹考虑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土空间规划要发挥自身的基础性作用,为城市的安全健康发展提供空间保障。
一、后疫情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相关政策要求
2020年5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要求,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政治大局稳定。2020年6月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进入后疫情时代,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更应以建设安全健康韧性和经济发展并重的国土空间为目标,在总结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疫情经验和社会发展趋势基础上,明确规划编制和城乡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二、疫情应对中的相关问题和经验总结
应对疫情过程中,以武汉市为例,在应急保障体系、公共服务设施、城市运行管理、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短板,总结经验如下:
1.公共卫生设施与基层医疗设施配建不足
在应对此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武汉市卫生设施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综合性医院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于二环以内,尤其汉口和武昌等老城区较为集中。二是医疗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较为滞后,特别是基层医疗设施和医务人员的配备均不足,造成了疫情初期的大型医院的医疗资源挤兑现象严重。三是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滞后,收治传染疾病的公共卫生设施在服务能力、资源储备等方面均不足,武汉市全市仅有两家传染病医院。
2.物资和医疗应急防灾减灾系统韧性不足
疫情暴发期间正值春节假期,许多防灾减灾问题在此时被放大和凸显:一是在交通设施方面,“封城”命令下达后出现了进出城交通拥堵问题,城市内公共交通的停运,物资配送效率降低、防疫人员通勤交通保障不力问题等问题也逐渐显现。二是在市政设施方面,医疗废弃物处理保障能力不足,存在一定的病毒传播风险与隐患。
3.城区建设强度较高而开放空间不足。
根据此次疫情传播情况分析,疫情的蔓延与城市的建筑、人口的空间布局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特别是与常住人口密度、空间密度、建设强度等指标有相关性,从初期的华南海鲜市场到随后疫情较为集中的医院、监狱、养老院等人口高度集中的公共设施,以及部分高层小区和老旧小区,都是典型的人口和建筑高强度集聚地区,城市的开敞空间不足,导致更易产生空气流通不足、人员交叉传染的问题。
三、后疫情时代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重点
进入后疫情时代,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应将健康理念融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把安全和韧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层面
坚持生态优先,划定城市安全发展底线。我国已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应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空间线,不仅是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更是保障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市安全韧性发展、推进防灾减灾的底线。
坚持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科学谋划三类空间。空间性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属性,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在落实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要求下,结合自然资源禀赋、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特点,提出符合省内实际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总体格局,推进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开发,高品质利用,高标准修复。在此基础上,科学谋划三类空间,形成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安全优质的农业空间和功能完善的城镇空间。
坚持以民众需求为导向,提升社会安全感。以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规划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发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侧重协调性、指导市县的要求,针对不同规模和层级的城市,对包括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防灾减灾的配置标准和重大项目布局提出相应要求,同时对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涉及城市安全健康发展的相关重大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和服务半径提出指导性意见。
(二)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层面
坚持节约集约,促进城市转型发展。利用疫后重振的契机,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和城市功能、品质升级。在资源环境紧约束的形势下,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增长,引导和约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合理安排各类用地规模,倒逼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高建设用地效率和空间品质,改善提升人居环境,在城市功能升级中促进医疗健身、文化体育、休闲旅游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城市发展目标和标准。在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中重构和优化现代化城市各项公共服务资源的规划目标和配置标准,坚持以人为本,以均等化为目标统筹安排和布局各项公共服务资源,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分级分区合理配置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社会福利等设施,加强社区服务场所建设,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增加城市绿地和公共开敞空间,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加强城市设计,改造老旧小区,提升城市风貌,改善卫生环境,打造宜居城镇。
坚持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推进综合防灾。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极端气象灾害、生态灾难等问题,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予以积极应对,建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多级空间防控体系,推进城市综合防灾系统建设。按照“刚弹结合”和“平灾结合”的思路统筹大型应急医院等在内的应急设施的布局和建设;提升大江大河堤防能力,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和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着力构建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等全过程管理,形成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格局。
坚持以智能规划为手段,保障城市安全。从城市治理的新角度去完善深化相关规划,大力发挥智能规划和大数据在城市治理、城市规划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城市安全领域加强对城市的监测、评估、预警,以及自下而上的信息采集和评估,打通上下信息通道,保障城市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 方可,张蕾.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规划反思 [J].规划师.2020(05): 67-71.
[2] 金胜西. 论我国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建设与展望 [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9(04): 47-49
[3] 白世强. 基于高质量发展导向的河南省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思考.互联网.
[4] 李铭,王建龙,李壮,程上,张志超.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初步认识——基于全国层面的思考 [J].小城镇建设.2019(11): 5-10.
[5] 庄少勤.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创新探索. [J].上海城市规划.2016(04):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