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材中“例习题的变式”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2期   作者:黄群梅
[导读] 初中数学教材中例习题是数学问题的精华,是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黄群梅
        湖北省潜江市园林第二初级中学 433100
        初中数学教材中例习题是数学问题的精华,是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些题目的变式,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借题发挥,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引导学生去探索数学问题的规律性和方法,以达到“做一题,通一类,会一片”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走出题海战术,真正做到减负。
        如何做到举一反三,深入挖掘,充分演变呢?本文根据自己课堂实践中对课本例习题的变式的案例整理,谈谈如何进行课本例习题的变式。
1.模型变式,培养学生思维广阔性
        通过变式教学,不是解决一个问题,而是解决一类问题,遏制“题海战术”,开拓学生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实现“以少胜多”。

与整式的加减学习联系,运用同类项的定义去判断两个单项式是否是同类项,又可作出如下变式:

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常常出现一些规定新运算的试题,受这一思维的启发,将例题也可作如下变式:
变式11:对于数,我们规定新运算:,已知和 同时成立,求与的值.
在这一系列变式训练中,学生从多角度接触二元一次方程组,通过知识点的迁移,达到巩固概念,掌握方法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水平。让学生体会数学的本源。
2.条件变式,培养思维变通性
        把例题中的一个条件改变,不易让人觉察,往往一字之变,题意已是面目全非了,在解题过程中“咬文嚼字”既可培养学生细心严谨的学习态度,也可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思维的变通性。
  例2:(人教版八下18.1.2第5题)已知:平形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E,F,G,H分别是AO,BO,CO,DO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形四边形.
        变式1:顺次连接平形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形四边形吗?
        变式2:求证: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
        变式3:求证: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
        变式4:求证:顺次连接正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变式5:顺次连接怎么样的四边形中点是平形四边形?
        变式6:顺次连接怎么样的四边形中点是矩形?
        变式7:顺次连接怎么样的四边形中点是菱形?
        变式8:中点四边形的周长与原四边形周长有什么关系?
        变式9:中点四边形的面积与原四边形面积又有什么关系?
        这一系列的变式从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到一般,在细微隐蔽处见差异,使学生体会到即使问题稍微改动,结果都有可能不大一样,从而培养了学生严谨、扎实的学习态度,而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充分掌握四边形这一章的基本知识和概念,起到了很好的复习巩固作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变通能力,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由一题发散为若干题,层层推进,不仅增强了习题的使用价值,使学生对原题的认识和理解呈螺旋式上升,而且使学生学起来有新鲜感,懂得怎样从事物千变万化的复杂现象中去抓住本质,触类旁通,从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总之,从课本的例习题入手,有本可源,学生感到亲切,师生容易沟通,能充分发挥教材载体的优势作用,利用课本中例习题的变式能把较多的知识串在一起,使学生通过较少的习题,获得较大的收获,不仅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摆脱题海战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还可通过题目的变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