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昭丽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三中657000
摘要:老师在实际的教学环节,讲授相关的基础知识是最基本的教学任务,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提升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老师与该善用、会用问题导学法,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改为则是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教学研究分析。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运用策略
大部分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知识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因为初中数学的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比较单一、枯燥,更多的是对理论知识进行灌输教育,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最终导致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基于这一现实情况,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应该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兴趣等创新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作为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老师将其运用在教学环节能够有效构建一个高质、高效的教学课堂。
一、提升导入问题针对性和科学性
老师在教学环节,应该增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才能够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互动,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要实现这一目的,老师可以在课堂环节巧妙地导入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深层次的思考,刺激学生数学思维的发散。而老师要真正发挥出问题导入教学法的优势,那么在设置的问题一定要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部分老师在开展提问环节时,设置的问题存在一定的误区,要么就是问题设置的难度过大,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不不贴合;要么就是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过于密切,但是缺脱离了教学内容,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和价值。由此可见,老师在提问环节应该注意一下几点。首先,老师应该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有机联系,减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排斥心理。其次,老师要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设置问题,问题设置难度要适中,才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最后,老师设置的问题要和教学内容相契合,深化学生的教材知识的认知。比如老师在教学《平移》这一模块知识时,老师应该从实际出发,设置具有启发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老师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展示相关的图片,然后对学生提问:“图片当中的图案是由什么图形平移而成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
二、创设情境导入问题
初中的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但是由于初中生知识储备比较少,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思维模式,所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的阻碍因素。基于这一现实情况,老师在实际的教学环节可以以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将课本上抽象、死板的内容以更为具象、生动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带给学生强烈的感知刺激。老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导入问题,以此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老师在教学《图形的旋转》这一知识模块时,老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很多同学都去过游乐场,那么你们知识游乐场的摩天轮和风车的运动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呢?”同学们回答这一问题之后,老师再追加提问:“你们能够说说它们是怎样旋转的呢?”同学回答:“风车和摩天轮都是围绕着中心点而旋转的”,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模式导入课堂教学。此外,老师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创设教学情境,首先播放课件内容:高速收费站,为了维持各种车辆秩序,在收费站口设置了转杆。老师就这一教学情境提出问题:“图中的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怎样的运动?它们的运动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分别是什么?”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以此帮助者学生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发展。
三、通过实践导入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新课改背景之下,老师在实际的教学环节,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比如老师在教学《中心对称》这一模块知识时,老师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都有哪些中心对称的图形呢?”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做出回答。然后老师继续提出问题:“中心对称图形都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学生虽然对中心对称图形有初步的认知,但是在总结归纳这一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小风车、棋盘等物品,通过转动这些物件,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活动,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四、总结
总而言之,老师在实际的教学环节可以从提升导入问题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创设情境导入问题、通过实践导入问题等方面着手,加强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促进初中数学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和改革。
参考文献
[1]田琛.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4}(04):289-290.
[2]李全元.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教育论坛,2021,34(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