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虾
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迎宾分校 363200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体系中的重要构成内容。在深化了新课程改革步伐后,提升了对小学语文作文的重视程度 。小学生语文水准偏低,限制了其写作的水平,由于缺少语言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常常因“不知如何写”而无法表达想法。鉴于此,教师应努力创新作文教学方法,通过分类指导帮助各层次学生解决写作难题。文章从小学作文授课入手,对分类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类指导;创新策略
引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是关键任务,学生作文水准对培养其书面表达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具有一定作用。通过写作指导,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然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向来是重难点,因小学生年龄偏低,语文学习程度不深,加上想象力不足,很难针对实际状况制定相应策略,进而影响作文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作文教学针对性低
小学时期的学生缺少生活阅历,生活经验不足。然而,小学作文写作教学需要学生有一定积累功底。在具体语文教学实践时,教师并未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身边事进行分析,这便会导致小学生很难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从而因缺少针对性而致使小学生无从下笔,严重阻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进展。
2.作文范例偏成人化
由于年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及成长背景不同,这也就导致一些学生的心理成熟度有一定差异。在小学生世界中,他们普遍认为世间万物都很纯粹。在日前的小学语文作文时,教师常常忽略了这一点,所设计的写作主题偏于成人化,对小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进而为其写作学习带来了不小的阻碍。
3.忽略学生中心地位
在新时期教学改革后,各项教育政策教育规定都指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预留充足的空间,鼓励其大胆展示自身想法,以及学会独立思考。然而,目前的作文教学课堂现状并不容乐观,很多教师都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模式相对固化,不利于学生针对某一作文主题进行思考分析,严重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致使其无法释放天性,写作质量也因此受到威胁。
二、分类指导教学的重要意义
1.配合各种主题类型作文进行指导
一般来讲,小学语文作文主题在形式上存在差异性。为此,在具体的作文教学时,就需要教师结合不同题材作文及相关要求,采用不同讲解方式帮助学生加深作文印象。在实际作文教学任务进行时,应用分类指导教学内容及要求,可促使教师高效的按照作文题材针对作文素材进行分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教学,从而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思维,科学地为学生提供辅助,进而促使其在学习后,掌握多种类型作文的写作技巧。
2.全面满足学生作文学习需求
在当代教育教学不断创新背景下,小学阶段对学生的教育目标,不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注重提高学生自身水平,发散其思维,令其真正形成学科素养[1]。小学阶段,是帮助学生“打地基”的时期,在这个基础性教学阶段中,作文教学方法是否有效,从根本上直接关乎是否能为学生未来作文创作奠定坚实基础。为此,有效应用分类指导教学模式,便可在指导学生写作时锻炼其思维,释放其天赋,更好地适应学生作文学习需求,令其通过反复训练提升自身作文写作质量。
三、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实施策略
1.观察实际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在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分类指导方法实施教学计划,需要引导学生多留心现实生活,在生活中提取作文素材。接着,还需要引导学生将自己所搜集到的素材加以整理与分类,进而为日后灵活的创作不同类型作文而做好铺垫。
例如,在教学习作“我们眼中缤纷的世界”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小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将自己身边的“世界”描绘出来,抒发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所思、所想、所感。如此一来,便可以进一步缩短小学生和写作教学间的距离,并激发其写作兴趣,为其日后创作高质量文章蓄积能量。
2.优化教学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在小学生眼中,即使是再和蔼的教师,也与自己之间有一定距离,他们认为教师始终都是“严厉”的代名词。为此,教师应注重与小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将学生带入到轻松的学习氛围下,从而激活其写作能动性,这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而言,有一定积极作用[2]。例如,在教学以“爱”为主题的写作要求时,教师就应放下姿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爱的“定义”。接着,应用多媒体呈现父爱、母爱以及师生之爱的相关视频,进而令学生打开“话匣子”,积极表达自己感受到的父爱、母爱等,为其创作作文而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3.促进学生质疑,鼓励大胆发言
作为新时期的小学生,应具备敢于质疑及发声的勇敢的品质。然而,这种精神的培养,就需要从小学时期抓起。在作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对教师所讲的内容提出质疑。通过质疑,便可以令其主动思考,与教师的思想发生“博弈”,进而刺激其创作灵感。例如,在教学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时,不同学生会针对同一个事物提出不同的想法,这就要求教师能指引学生敢于坚定自我想法,以及对他人想法提出不同见解。在与其他同学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创作思路得到了进一步开拓,写作能力也因此而提升。
4.做好提前规划,分类指导学生
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着独特思维,只有令每一名学生发散思维以及展现个人兴趣爱好,才能真正促使其在创作作文时大胆的展示“自我”。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发现学生差异点,着重培养学生长处及优点,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助力,以便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以及追上新时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例如,在教学“我的自画像”作文时,在人教版新教材中,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个人外貌特点、性格特点等基本情况,详细介绍自己。但是,由于一个个体身上存在诸多优点与缺点,将这些内容全部描绘出来,显然不切实际,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指导学生挑选出最有特色的几个点加以描写。在实际写作时,部分学生会选择描写自己的外貌特点,而部分学生则会选择从内在描绘自己,令大家看到更真实的自己。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切忌不要为学生做出“硬性规定”,不要指出在哪一个部位应该多些,而哪一个部位应该少写,更关键的是要促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特长[3]。对于一些要描写外貌的学生,教师就要指导其语言描写手法、神态描写手法,借此突出特征,而对于部分想要描写内在的学生而言,教师就要指导其通过心理描写手法介绍自己。这样一来,才会令分类指导教学更高效。
5.凸显学生地位,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在课堂上应将实践机会、探究机会留给学生,令其自觉分析作文,并在写作中发现自身错误,针对自己的不足加以修正。教师在学生作文创作时,应充当“领路人”的角色,为其提供帮助。例如,在教学“我的植物朋友”等写作内容时,教师为了全面凸显学生中心地位,就可以指导学生应用记录卡写下每一个人的“植物朋友”。接着,促进班级学生更了解自己同学所喜欢的植物,在具体写作训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细心观察的方法,描绘“我的朋友”。为其预留充足的实践机会,才能真正达到凸显其中心地位的目的,令其更活跃,更易于发散创造性思维。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时,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这就需要所有语文教师结合不同教学情况,选择不同措施处理教学难题。分类指导,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明显,可促进小学生提升写作水平及语文学习能力。然而,若想切实发挥分类指导效用,就需要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这样才便于通过不同方法组织学生写作训练,最终提高作文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罗春祥.小学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34):45-46.
[2]徐正英.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0(11):5.
[3]朱慧琳.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思考[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