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思考与探讨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9期   作者:陈明阔
[导读] 由于农村传统的生活习惯,
       陈明阔
        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天津 300120
        摘要:由于农村传统的生活习惯,加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目前多数村庄的生活污水仍采用“粗放型”排放方式。生活污水无组织直接排放,不仅影响居住环境,更是污染了周边水资源及环境,进而威胁着人们生活用水安全。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加之环境保护督察力度的加大,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问题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焦点。本文通过对农村生活污水现状及特点分析,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期望能为改善农村环境增添助力。
        关键词:农村污水;现状;治理;环境保护
引言
        近年来,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关注的焦点,其中以农村生活污水问题较为突出。为有效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各地也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措施,比如,有些地区实施的“户厕改造”、“雨、污分流管网建设”等。目前,新农村建设中生活污水量明显增多,同时治理难度也随之增大,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就应找准着力点,采取多项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解决污水处理问题,在减少农村污水排放的同时,提升农村水质。
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与分析
        1.1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多数地区为无组织直接排放
        由于多数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村民都是自建住宅,配套的排水管网工程欠缺,生活污水多是无组织直接排放。经调研了解,大多数村民都是自建自家的排水管,有些是相邻的几户共同筹建共用一根排水管,有些村庄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由村内统一筹建排水管网。但这些排水系统的生活污水往往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沟塘等水体或无防渗措施的坑塘、农田等,通过渗透或地表径流形式,破坏了周围环境,严重污染了附近水体,导致水体的自净能力每况愈下。因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第一步是建立完善的排水管网,集中收集这些生活污水,可有效避免生活污水随意排入水体,减少污染,达到控源截污的目的。
        1.2设计规模小、分布范围广
        众所周知,我国农村地区的村庄数量多,分布相对分散,村庄之间的距离较远,仅部分经济较好或交通较为便利的地区,村庄之间的距离才相对较近。由此不难看出,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分布特点是:以村庄为单位的污水收集、处理规模相对较小,但分布范围较广。在实际工程中,到底是以村为单位的单独收集、单独处理,还是多村统一收集、统一处理,设计应当根据实际工程条件科学合理确定。在实际的工程中,以村为单位的单独收集、单独处理居多,不方便统一运行管理,对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处理设备运行异常,维护管理资金不到位
        在以往工程中,通过调查发现,在已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中,由于未采取科学的管理和维护措施,很多关键处理环节维护不到位,造成整个系统运行异常,有些则处于完全无法正常运行的状态,仅少部分经常维护的运行良好。尽管在建设中要求每个村落实长效管理机制,不同的地区也做出了不同的探索和尝试,但是并非所有的工作均落到实处。日常管理资金投入较少,在运行中需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做好清查工作,定期更换易损、易耗材料,维修破损的管网及渗漏的水池,而上述维护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很多村庄均得不到足够的资金供应,当地财政也没有出台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
2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源及水质特点
        相比城市污水而言,农村生活污水来源和成份都相对简单,主要来源于厨房的含油废水、洗涤的废水及厕所的粪便污水等。污染物的存在形式包括漂浮物、胶体悬浮物、溶解性污染物等,主要去除的污染物指标包括CODcr、BOD5、SS、氮、磷和粪大肠杆菌数量等。

对比城市污水以及工业、农业生产中的废水,农村生活污水危害相对较小,大量氮、磷进入水体后主要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以及产生细菌危害等。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部分村庄发展了大量的轻工业小作坊等,甚至形成了村级工业聚集区。在实际工程中,设计人员要逐户走访调研,了解清楚各村的污水来源及性质。以国家、地方的相关设计规范为依据,并参考同类项目污水进水水质,最终确定项目的进水水质。
3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保护环境的应对措施
        3.1完善排水管网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大多数地区的生活污水无组织直接排放,其根源在于排水管网系统不完善,污水处理系统欠缺。在国家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提出: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行农村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建立完善的村镇排水管网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不仅能避免或减轻对附近水体的污染,防止流域的水体富营养化;而且经处理达标后的再生水是现有水资源的补充,对干旱缺水地区尤为重要,促进了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村庄数量多,分布相对分散,每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所不同,各村的经济水平、实际情况也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工程中,设计需多次走访调研,与多方单位进行沟通、对接,了解各方需求,明确收集范围、处理对象,并根据出水水质确定合理的设计规模和处理工艺。这是保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环节。
        3.2加强标准基础科学研究
        根据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污染特征,从环境暴露、效应识别和风险评估三方面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基准研究,分析污染物的剂量(浓度)、作用时间和环境效应之间的关系,明确不同条件下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在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安全阈值。在基准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地域差异、兼顾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科学合理确定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污染物控制指标及相关限值。
        3.3确定各级职责,建立完善的日常维护体系
        在日常工作中,应落实属地责任制,对各级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任务进行科学划分,同时发挥管理部门的带头作用和组织协调能力,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力度,做好日常检修和维护工作。另外,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做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管理及技术指导,提高设备日常维护效果,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从而促进设备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3.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保意识,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还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可由村干部组织村民参观村内的水处理流程,并通过新媒体等宣传方式,提高大家对水资源污染问题的重视程度,在思想和行为上约束和规范用水及排污的行为。此外,通过宣传引导村民形成循环用水、一水多用的意识,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比如,处理后生活污水用于农田灌溉,既避免了水资源浪费,又减少了污水的排放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不容乐观,水体污染也成为农村建设和发展中较为普遍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正常的生产生活。为解决现存问题,及时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地区实际,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完善的日常维护体系,革新污水处理模式,以此改善农村的水质,净化农村水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玉玲,王静,杨鑫康,曹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选择探讨[J].绿色科技,2019(24):135-136.
[2]边德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吉林省,长春工程学院2019-12-30.
[3]盛超越,刘喜峰,白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2):41-42.
[4]马琳,袁延华,孙洪芹.农村生活的污水及处理方法[J].区域治理,2019(52):229-231.
[5]楼宇锋,洪庆松,王礼敬.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回用探讨研究[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9,40(06):99-101.
[6]《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