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楼宇安防系统与自动化的应用 潘璇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9期   作者:潘璇
[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飞速发
        潘璇
        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9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数据化的时代背景下,物联网的概念被更多的人认识。智能家居行业的突起,意味着物联网的普及已经指日可待,而平民的居住安全保障系统也可以从当前的人力发展至计算机网络智能控制了。在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智能楼宇安防系统已经能在技术层面达到满足居民使用要求的安全、舒适,同时高度自动化也更方便使用。
        关键词:智能楼宇;安防系统;自动化;应用
        引言
        智能楼宇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将建筑物内的照明、暖通、防盗、防灾、电力设备等进行科学的协调,从而达到楼宇的建筑物自动化、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等先进功能,目前,智能楼宇的自动化水平正在不断提升,而对建筑物的能源使用、居住环境以及安全防护等进行自动化的监控成为智能楼宇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中安防系统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严重制约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自动化程度,因此将安防系统纳入到智能楼宇系统中可有效提升楼宇的自动化程度,并将智能楼宇的使用功能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智能楼宇安防系统的组建
        智能楼宇安防系统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它包含了建筑物各方面的安防功能,如门禁系统、住宅防盗报警系统、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周边防范报警系统等,运用了先进的指纹识别、面部识别等技术,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在组建智能楼宇的安防系统时,应根据建筑物的安防需要来确定,要考虑到建筑物安防的需要与经济性,所组建的智能安防系统成本要得到一定的控制,防止资金上的浪费。首先智能楼宇的安防系统在结构上是由各子系统组成的,而在子系统下又有次子系统,一级级的子系统中要突出安防功能,可通过各类传感器和通信技术将各子系统联结起来,便于对智能楼宇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其次安防系统的各子系统要覆盖整栋建筑物,使建筑物都处于安防系统的监控之下,防止出现死角。对于重点部位,要采取多方位的监控,防止安全事故的出现。在智能楼宇的监控过程中,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涉及到人民隐私的地方要进行技术处理,防止居民隐私信息的外泄。最后智能楼宇安防系统应做好预警和应急措施,在意外事故发生以后,能够及时的进行处理,防止意外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2智能楼宇安防系统与自动化的应用
        2.1楼宇外的安防
        楼宇外的安防主要就是为了防止非法进入。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周界红外线的对射报警系统在小区的周边段进行设置,如果有人非正常跨越小区的围栏,报警就会被触发,此时,红外线对射系统之中的摄像机也会进行跟踪录像,并通过PLC将信息向着中央控制中心中的服务器进行传递。在中央控制中心的服务器中,集成了楼宇内外的周边防护系统、防火防盗系统的显示界面,可以对各个系统探测到的情况予以实时显示,同时,也可以实现对任意传感器防护以及撤销防护等的操作。如果有紧急事件发生,这一集成的系统不仅可以进行报警,而且也会将事件发生的地点以图像的方式在中央控制中心的显示器中显示,还能够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及时记录,更加方便以后的查询。
        2.2门禁管理
        智能楼宇系统在门禁管理中有重要作用,传统的住宅用户都是凭借客人的敲门声来判断是否开门,如果有人伪装,那么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而智能楼宇系统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为了防止其他人员的硬闯,并保障社区、楼道的安静,可以在小区大门和住宅单元门口以及家门口设置门禁系统,在住宅单元门口和家门口可以设置为语音对讲系统。更高级保密的可以设置为可视化对讲系统,而且当后期需要查询的时候,可以调用监控记录来查当时的情况。住户可以随时查看电控防盗门是否开启,通过对讲系统与安保中心保持联系,并且在安保中心可以记录和显示用户的使用情况,保证用户的安全。
        2.3入侵报警系统
        对于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相关设计人员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于建筑周边的防护。该项工作可以在建筑的围墙与栅栏等区域安装摄像头与探测器,然后将他们连接到控制中心,进而组成一个周边防护系统,一旦出现非法入侵,系统就能够及时报警,进而保护住户的人身财产安全,同时,周边防护系统在银行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②房屋防护。在进行房屋防护时,安装防盗门与红外探测器等设备是十分有效的,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有人仍外墙、屋顶、窗户与门进入房间当中。同时还需要在建筑当中安装紧急报警按钮,并将其与控制中心相连,一旦住户遭遇紧急情况能够迅速的呼叫安保人员并报警。③实物防护。

实物防护就是对建筑当中相对贵重的物品进行防护,可以在贵重物品的位置设置磁控开关等设备,一旦物品被人挪动,就会自动发出警报。
        2.4周界防范报警系统
        周界防范报警系统是指当非法侵入防范区时,引起报警的装置,它是用来发出出现危险情况信号的。是用探测器对建筑内外重要地点和区域进行布防。它可以及时探测非法入侵,并且在探测到有非法人侵时,及时向有关人员示警。通过在小区围墙或围栏上方安装户外型红外多光束智能探测器实现。要做到整个围护结构不留死角,以防止非法跨越行为。当发生非法侵入行为时,红外探测器可第一时间探测到并传输到接收器,触动报警器运行,并在保安中心的可视化界面上显示出非法跨越的地点,同时系统发出指令,发生跨越行为附近的探照灯和监控器迅速启动,便于保安中心在第一时间获得清晰图像,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响应,同时监控器记录下的动态图像可作为公安机关破案的重要证据。
        2.5火灾报警系统
        火灾已经成为威胁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在智能楼宇安防系统中针对火灾设置了火灾报警系统,旨在加强对火灾的预警和第一时间的扑灭,保障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智能楼宇的火灾报警系统由传感器、报警器和自动灭火装置组成。其中传感器分为红外、烟雾、温度等传感器,对建筑物内各区域进行监测,尤其是厨房、库房、电力设备等位置。在监测这些区域时,若发现温度上升过快、烟雾较大等信息,则会出发火灾报警器。报警器会对传感器的信息进行识别,若判定为火灾事故,则会立刻发出警报,提醒人民的撤离,同时将火灾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送至智能楼宇的安防控制中心,便于值班室工作人员的及时处理。为防止报警器故障,还可以设置报警器的手动触发方式。报警器在触发警报的同时,还会触发自动灭火装置,对发生火灾的区域进行第一时间的扑灭。为保障自动灭火装置的正常运转,安防系统的工作人员要定期对自动灭火装置进行检修,对于老旧的灭火装置,如灭火器要进行及时的更换。
        2.6住宅防盗报警系统
        智能楼宇中对每一户住宅都要求布设科学而有效的防盗报警系统,传统住宅的防盗一般是借助于有形的钢筋防盗窗以及防盗门,一方面没有报警系统,另一方面一旦这些有形的防盗措施被破坏后就无法继续防盗,而智能楼宇中在住宅的重要区域和地点如门、窗、卧室、阳台等位置布设传感器,使传感器通过传输线缆或无线连接家庭报警器,并同时连接到楼宇保安中心管理主机上,业主可根据自身需求在出门或夜晚休息时设定不同的安保状态,如果有非法闯入者无论通过什么途径都会触动传感器工作,家庭报警器开始报警,并同时在楼宇安保中心显示报警地点,以便保安中心迅速制定相应措施,制止犯罪行为。当业主白天在家时,可根据需要接触防盗系统,也可有选择性的将外门设为防盗状态,以确保安全。
        2.7指纹识别技术
        指纹识别技术最初是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来对身份进行识别的,以前主要用于刑侦系统,在今天这一生物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中包括智能楼宇安防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一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逐渐开始进入民用市场,指纹识别技术的进步主要有赖于当前电子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算法水平的不断提高。虽然指纹只是构成人体大面积皮肤中的一小块,但是从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而言,其能够提供的特殊数据信息含量相当庞大,要想对这些数据实行比对,就不能再用传统的相等判断方法,而是需要使用大量模糊匹配技术来进行计算。而随着电子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指纹图像采集设备上的制作越来越尽量,而且匹配算法的精度也在不断增强,使得指纹识别技术能够在智慧楼宇的安防系统中得以应用。
        结语
        智能楼宇安防系统自动化是当前智能建筑领域发展的趋势,对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将计算机、通信、网络、传感器等技术引入到楼宇安防系统中可有效促进其安防系统自动化建设,使安防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大幅提高,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楼宇安防系统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晓晓.论智能廸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的要点[J].科技资讯,201816(15).
        [2]何慧欣.智能廸筑安防系统设计要点及应用[J].科技展望,2017(1).
        [3]梁炎斌.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J].甴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9).
        [4]魏人杰,林久棚.智能建筑安防技术应用及未来趋势[J].中国安防,2018,149(04):46-51.
        [5]杨乐.物联网在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8(8):3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