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光
贵南县水土保持站 青海省海南州 813199
摘要:伴随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水土保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关键且重要的一部分,不但能够有效的缓解水土流失等问题,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对其展开深入的探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简单阐述了生态环境保护中水土保持存在的意义,分析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的功能与作用,提出了几点提高其实施效果的建议的同时,希望能够对水土保持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分析;
1生态环境保护中水土保持的意义
生态环境保护是现今阶段人类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而应对这一难题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便是水土保持,如今,由于水土流失而造成的生态问题,不论在数量方面,还是规模方面,都愈来愈严重,必须要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处理,才能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由此可见,强化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力度,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来说是极具深远意义的。首先,它从根本上推进了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从环境方面来说,强化水土保持工作,能够大幅度减少水土流失问题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修复了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使得生态系统得到了良好的循环,减少了出现自然灾害的几率;从社会方面来说,不但能够帮助人类改善生活环境,还可以以此为基础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而从经济层面来说,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那么也就代表着土壤条件得到改良,土壤肥力得到增加,极大程度的提升了农作物的生产数量。其次,水土保持还推动了环境保护的发展进程,从粗放型逐渐转变成了集约型。一般来说,为了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能够顺利的、正常的展开,此过程中开展的相关环境保护方式应当全方位的、综合性的进行改变。例如,国家应当构建完善的、适用的、长期的发展规划,通过先进的现代化技术以及逐步完善的环保理念进行充分的融合,以此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最后,水土保持工作直接的提升了资源利用的效率。例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生态环境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的实施,不但极大程度的缓解水土流失的问题,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还在此基础上提升了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升了水、森林等资源的利用率,进而使得各方面效益提到了提升。
2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
2.1涵养水源
众所周知,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也被称作人类的生命之源,它不但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着物质保障,也为人类社会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保护水资源逐渐成为了当今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然而,即便水资源的保护已经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在实际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水资源仍然存在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尤为明显,淡水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正常水平,因此,必须要更加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工作。经过以往的经验总结以及实际实践能够发现,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能够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难题,可以有效的涵养水源,尤其是在植物生产期间,其根部会对水分进行收集与吸收,将水分储存起来。当暴雨天气来临时,森林区域便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涵养水源,将水分葱粉的吸收,同时还可以起到防洪抗灾的作用;而当枯水阶段,由于之前储存的水分,便可以大幅度减少河流干涸状况出现的几率。
2.2防风固沙
我国在经济建设发展的前期,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而出现了一些建设方面的错误,以至于乱砍乱伐等情况频繁的发生,而这种情况的发生,使得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土地荒漠化的问题,同时也使得沙尘暴的发生几率大幅度增加,极度影响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
为了应对这种艰难的情况与问题,必须要用尽全力开展防风固沙工作,最大程度的减少水土流失,而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便能够保持水土,从而有效的降低土地出现沙漠化的概率,从根本上达到防风固沙的目的。不仅如此,由于植物的根部能够有效的锁住水分,再辅以森林提供的截流作用,便能够阻碍风沙的经过,以此尽可能的避免沙尘暴的出现。
2.3改良土壤
一般来说,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需要利用修建防护林等方式进行,而防护林的修建不但可以帮助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改善,还可以将落叶等当做营养成分,土壤将其吸收之后,便可以提升自身的肥力,从而使得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土壤也会得到良性的改变。例如,某些区域的土壤粘性相对较强,或者砂质相对过多,那么通过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便可以使这种情况得到改善,提升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后,最终使得土壤的整体质量以及生产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2.4净化空气
由于工业建设的脚步逐渐加快,所以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也随之增加。在这个不可避免的过程中,空气环境得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数量越来越多、排放规模越来越广,空气质量也相对的就越来越差,发展到现今阶段,已经对人类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不可小觑的影响,温室效应已经逐渐演变成了全球性的问题,必须要通过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理。而通过保持水土,可以有效的缓解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从而促进水资源以及森林资源得到高效的开发与利用,进而使得空气得到净化,以此确保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改善。对于地球来说,森林可谓是最为主要的碳库,通过树木的光合作用,不但可以将二氧化碳进行有效的吸收,释放出人类所需要的氧气,还可以将空气中残留的、对人类有害的物质进行吸收。由此可见,生态保持工作的开展,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极具深远意义的,因此相关人员与部门必须要加强此方面工作的重视程度。
3提升水土保持效果的相关措施
3.1强化监督管理
提升水土保持效果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要明确的认知水土流失等问题出现的原因,经过实际实践研究可以发现,造成这种生态危机出现的原因包括人为因素。例如,乱砍乱伐等。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强化监督管理,尽可能的避免生态环境遭受人为因素而受到破坏。不仅如此,工业的建设与发展,同样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在其建设过程中,也同样需要强化监督管理工作,科学的、合理的进行建设工作,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从而提升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效果。
3.2结合科学技术
人类社会需要发展与进步,那么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以及引发水土流失等问题,就成不可避免的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不可避免的特性并不是人类肆意破坏自然环境的理由。在实际的生活与生产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切实的提升治理能力。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部门及人员应当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经验,结合科学的、有效的、合理的管理技术,针对各区域的具体状况规划不同的水土保持方案,以保障能够有效的应对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需要积极的、主动的邀请相关的科研人员来到当地进行深入的研究,然后通过科研人员的帮助,更加全面的掌握当地的土地状况与生态环境,以便于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能够更加针对性的、合理性的制定水土保持方案。除此之外,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直接影响着治理的能力,因此必须要求工作人员能够拥有过硬的专业能力以及先进的理论思想,如此才能够切实的提升水土保持的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来说,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的、针对性的应对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一般来说,水土保持具备涵养水源以及防风固沙等保护性功能,不但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此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能够进一步的推动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的、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整.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探讨[J].吉林水利,2019(11):42-44.
[2]李启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实践[J].区域治理,2019(42):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