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阳
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新疆地区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平走在世界前列。本文将简要介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比较特殊。该工程工期长,施工难度大。为保证该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后续使用寿命,必须有明确的施工工艺,并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创新技术,以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1、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的施工技术
1.1 围堰技术以及施工导流技术
在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保证河流上游水流得到有效控制,避免水流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过程的影响,有必要通过特定技术控制水流的方向和流速。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围堰工程来降低水利工程的流速[1],减少上游河流对施工的影响。围堰工程初期,要深入了解实际水流情况,制定专项工程方案和围堰设计,预测工程后续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原因和问题,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和应急预案。一般来说,不同的施工环境对围堰导流的要求完全不同。对于流量较小的河流,可采用全围堰。当河道较宽,流量较大时,可采用分期导流。
1.2 土坝防渗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加固土坝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水流对土坝可能产生的影响。尽管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已走在世界前列,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仍需关注自然灾害对大坝的影响。目前土坝防渗技术中心主要采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混凝土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技术等重要技术。土坝加固的重点是对原土坝的基岩进行灌浆。一般来说,灌浆完全冷却固化后,土坝的强度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可以显著提高抗水侵蚀能力,减少后续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形或坍塌。
1.3 大面积混凝土外加剂的碾压技术
在碾压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适当添加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一般来说,在选择外加剂时,有必要考虑外加剂能为混凝土提供减水率,并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润滑分散能力。这样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用水量,提高施工质量和混凝土强度。此外,通过特定外加剂,还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混凝土本身的塑性,从而改善混凝土碾压过程中各级之间的粘结,从而提高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强度。
1.4 预应力锚固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预应力锚固技术尤为重要,且该技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预应力锚固技术与土坝加固工作有一定相似性。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预应力锚固技术,可以有效地加强水利水电工程中部分建筑物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发展。预应力锚固技术是混凝土施工中应力岩锚和应力张拉锚的概括和总称。施工前,应事先了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预留锚杆的尺寸、安装位置和深度等信息资料,以便进行相应的施工工艺安排。此外,在施工前,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需要,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指导和帮助。
2、管理水平措施的提高
2.1完善施工的管理制度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管理重要性体现在施工质量和工程使用寿命早上。为了有效开展有利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完善的建设管理体系。首先,从法律法规方面,完善施工管理体系;然后根据行业标准和具体施工需要,制定专项标准要求和施工管理规定;最后,根据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和质量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管理制度,并在日常施工过程中实施。
此外,在施工现场,还应确保管理人员的巡查,并在第一时间与各部门共享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信息,以便在出现问题时,可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以减少问题对施工的负面影响[2]。
2.2 保障材料质量
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会被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在施工初期,施工单位需要成立专门的物资采购部门,并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对整个采购环节进行跟踪。材料采购应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价格较低的施工材料。此外,除了采购材料外,管理人员还应跟踪材料的运输,以确保特定材料采用特殊的运输方式,避免因运输问题影响材料质量。进场前应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认材料质量满足本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要求。最后,在建设单位内部建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制定专门的监督制度,确保物资采购管理人员、采购人员和物资供应商不发生腐败。采购价格低、质量差的材料,最终会影响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2.3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施工技术的监督力度
施工现场的管理离不开监理。在施工过程中,要派专人和管理人员到施工现场监督施工技术。选择监理人员时,应确保监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施工经验和监理经验。在施工过程中,既能合理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和管理权,又能保证管理人员能为基层施工人员提供技术支持,纠正施工人员的错误施工行为,减少因个人原因造成的施工质量问题。另外,施工现场应当布置监控设备,方便管理人员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以及施工人员施工行为中存在的不足。
3、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措施
3.1 GPS 定位技术的运用
在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需要特别注意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和地理条件。GPS定位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工程建设初期施工现场地理位置的测绘效率。该技术准确度强,能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并尽可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误差。同时,GPS技术具有开发成本高、使用成本低等特点。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合理使用GPS定位技术,可以在有限的建设成本下有效地保证测绘工作的高精度。
3.2 Auto CAD 辅助设计技术的运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计算活动尤为复杂。过去,施工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计算活动大多依靠人工计算,难免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但是,通过Auto CAD 技术的合理应用,我们可以更直接地查询到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和坐标,并为水利水电工程中各种参数的计算建立专门的数学模型,这种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精度。此外,该技术还可以更直接地呈现各种参数,帮助施工人员和施工单位理解并落实到实际施工中。
3.3 数据库与 GIS 技术的应用
大量的信息数据会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简单地用人工方式测量和记录这些信息数据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误差。在当今信息技术更加普及的时代,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可以通过数据库和GIS技术完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测绘工作,借助信息技术,可与各施工部门和基层施工人员共享各种测绘信息数据,为后续施工活动提供更加具体、准确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3.4 基坑支护技术的改进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通过对工程区地基土类型的准确判断,选择相应的基坑支护技术。一般来说,水利水电工程必然面临长期、持久的渗水问题。因此,在基坑支护施工中,应特别注意基坑的防水性能,做好基坑排水工作。此外,考虑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环境保护[3],还必须保证基坑支护施工不会对土壤条件造成影响,并尽可能减少该环节施工对周边环境和土质结构的影响。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走在世界前列。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必须不断改进施工技术和施工现场的管理。希望本文能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杨震.论述围堰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框架构建[J].智能城市,2018,423:131-132.
[2]宋冰.水利水电项目施工技术及工程管理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7,10:170-171.
[3]郝凤永,尹卿芳.探究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 ,2017,10: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