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军
身份证号码:37092119901019****
摘要:目前,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水资源需求量增加。给排水工程多为隐蔽性工程,后期的维修检查难度很大,对整个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有
直接影响。BIM技术具有较强的数据模拟功能,可以创建三维立体空间数据模式,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
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BIM技术;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及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近年来被大力推广的BIM技术,具有可视性、协同性、参数化、可出图等特点,可以应用到建筑安装专业中。对于安装专业施工人员来说,BIM技术的引入既能减少二维CAD图纸带来的施工图识读混淆,也能在各类管线交错碰撞时减少协调沟通,节约工期。1加强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分析市政给排水工程是一个比较广义的概念,而且系统化要求比较高。给排水管道工程的建设会受到地下诸多复杂环境的影响,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利于质量控制,可能会严重影响到系统功能的发挥。为了更好地发挥出给排水管道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提高管道的质量需要重视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而且,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作为一项隐蔽工程,如果在后续的使用中出现了质量问题,维修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对社会生产生活影响大,周期长,维修成本也高,还会引发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损失及大量投诉。
2市政给排水的现状分析
考虑到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紧缺问题以及现阶段庞大的人口基数,水资源的供应难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另外,城市不断扩大的工业产业体系也必然需要用到诸多水资源,正是由于多方面需求的存在,更加凸显出水资源对城市居民的重要性。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市政部门虽然对给排水的重要性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相关实践工作的开展上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特别是在给排水管道的设计上,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这样才能使市政给排水系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另外,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也是极为重要的,应结合人们的具体用水情况,对给排水管道进行合理设计和分析,严格把控好排水管道的建设质量,从根本上避免出现工程安全问题。
3 BIM技术的市政给排水管线设计的应用
3.1参数调整
BIM建模是建立在大量数据参数的基础上的,设计师通过BIM技术能够模拟工程三维模型,对工程量进行明确,进行水力计算。另外,借助BIM技术设计师可以在部分参数调整后,使系统中的其他相关参数自动进行调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参数调整工作量。比如平面位置参数调整之后,空间数量参数随之变化,工程量明细表也可以进行自动更新,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整体的准确性。比如在对市政给排水系统参数进行调整时,与之相关的消防设施参数等数据信息也会自动改变,设计人员只需要进行材料表调整操作就可以完整修改。同时,借助BIM技术设计人员还可以直接在数据信息模型中对相关参数进行获取,如卫生器具参数。
3.2做好沟渠挖掘以及支护建设工作
在开工之前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认真的分析,根据图纸上面的标准要求和工艺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参数数据需要仔细的检查并核对。在开挖之前要根据土壤的基本情况选择合适的挖去方式。对于黏土、粉质黏土类,开挖深度小于等于3米时,可以选择放坡开挖;大于3米时,应采用支护开挖。在一些管道铺设比较深的地方可以采用梯形的挖掘方式。在地质条件比较差的环境下,首先应与设计单位联系,摸清楚地质情况。有时会存在轻微的滑坡现象,如果是存在较少地下水,需要挖掘一个混合的沟槽进行排水。对于需要采用设备进行挖掘工作的地质环境,首先需要在下面提前留下一个保护层,保护层的大小一般在30厘米左右。在挖掘活动的初始阶段,需要根据气温的变化情况进行施工,尽量不要让基槽遭到浸泡。
当基地出现岩石的时候,就需要根据实际增加挖掘的深度;当沟渠的下面存在软基或者是其他物体时,要根据真实的报告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例如,如果是遇到淤泥,就需要进行换填。当地下水位增加的话,就需要进行排水工作,要保证水位不能过高,避免出现浮管的问题。而且,一定要避免让基槽长时间的处于外界环境当中,这会影响到基槽的稳定性和工程可靠性。
3.3参数化设计减少变更及沟通成本
BIM技术在系统建模时采用的是参数设计,调整相关参数
可以改变系统模型,调整后的附件及信息自动修正管道系统,
与之相关联的图表、工程数据都会随之变化
,使系统更加合
理。除此之外,BIM技术可通过运营的后台协同合作,迅速直
观地将变化展现给合作单位节约成本。
3.4雨水管道设计
3.4.1管道出水口需要调整和优化
城市地区的雨水一般是通过管道就近排放到河流之中的。然而,部分城市由于受到当地地形条件的制约,雨水管道的出水口一般设计成淹没式,也就是出水部位比水体的水位低,再加上出水部位并未安装闸门,这就导致雨水管道下游经常出现河水回灌等问题。另外,在水位的顶托作用之下,管道内的雨水流动速度会逐渐下降,进而致使管道的排水性能降低,在遇到夏季汛期的时候,很容易在低洼部位出现大量积水,最终给人们的正常出行以及车辆的行驶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在管道出水口的设计上还需要加以调整和优化。
3.4.2雨水口的优化设计
雨水口的形式主要可分为立篦与平篦这两大类,相较而言,前者发生堵塞问题的几率更小,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边沟需保持一定水深;后者在水流上更为顺畅,但因杂物沉积过多而出现堵塞问题的几率也比较高,很容易影响到收水效果。所以,建议在雨水口的设计上采取以下优化措施:(1)如果出水口只能设计成低于排放水体常水位的形式,则设计者在实际设计的时候必须全面考虑到水体水位所带来的顶托影响,可在入河口的部位设置溢流闸门以及抽升泵,以便在降水量较多的时节直接通过启动水泵来达到排水目的。(2)在布设雨水口的时候,应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汇水面积等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和道路纵断设计相协调。为了确保立交排水出水口功能的正常发挥,应将其设计成单独的排水系统。(3)在高度相对较低、比较容易出现积水问题的区域,为了加快汛期的收水效率,应增加适量的雨水口。最好采用上开收水井,而且在上游的时候就要进行雨水口的布设,当逐渐进入到下游区域的时候,应适当增加一些雨水口,从而建立起一个线型式的收水井,让雨水在上游的时候就能慢慢开始流入管道。
结语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给排水工程对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意义也越来越大。BIM技术在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市政企业在进行给排水工程建设时应重视BIM技术的应用,通过BIM技术利用工程信息进行内容建模,形成精准、可靠的工程建模技术,为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的综合分析与计算提供基础,直观、全面的将施工信息展示给系统使用者,更好地指导给排水工程施工建设。
参考文献
[1]朱培华,傅睿.BIM技术在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以河北保定白石山地质博物馆为案例[J].江西建材,2020(04):75-76.
[2]刘前进.BIM技术在大型商业综合体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以巢湖万达广场项目为例[J].福建建筑,2019(06):93-96.
[3]孙昊辰.浅谈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措施[J].智能城市,2018,4(6):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