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鹏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410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在生活和工作中帮助人们完成许多人力无法完成的事情,其中就有机器人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在众多领域帮助人们解决了诸多难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现代技术中,我们更要着眼于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践与创新,最为根本的,也就是提高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的教学,使课程教学得到实践与创新,这样才能使得工业机器人技术不断的有所突破,同时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本文就是针对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教学实践与创新中,关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帮助学生树立其主体地位,将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互动进行强化,充分利用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的一些手段与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关键词: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教学实践;创新
引言:目前机器人技术课程的教学,已经从单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转向了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方向。当前绝大多数的学科,尤其是工科学科,都体现出了将技术与专业进行紧密结合的特征,而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则更需要将专业与科技进行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关于工业机器人技术方面的课程,在对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制定时,要结合国家对技术课程的相关要求与标准,这样才能突出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当中的一些要点,从而教授给学生们。具体而言,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需要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结合工程产品、技术服务作为实践教学的主线,运用项目式教学法、工程案例/技术问题分析的情景教学法,建立以项目为引领的跨学科创新工程实践教学。
一、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的概念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专业,涵盖了机械、电子、电气、通讯、控制等多个学科和技术领域,是一个学科技术群。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是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与进步的一个前提与基础。经过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技术人员的调研,在充分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总结出了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方式。通过分组(5-7人/组),模拟工程产品流程,按项目分工,明确职责、目标、进度和质量,完成项目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同时引入生产、调试、技术服务等一系列工作,项目过程中可以进行组内、组间互学,或教师指导,最后经过组内、组间互评和老师点评,总结各组项目完成情况、过程优缺点并进行记录、分析和反思。
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团队合作、互助互学,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科学创新和创业能力,提升了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课程项目可以由学生自主拟定项目,经老师同意后即可进行。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创新热情,重复挖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
该方式对于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都是极为有利的。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创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已经掌握了许多重要的课程知识。而专业教师的一些指导,也能帮助学生避开一些错误方向,在正确的道路上进行学习和提升。从大方向上看,这样培养和训练出的学生,不仅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有着良好的掌握,对于今后的项目管理、产品研发、团队合作,也有着一定的了解和经验积累。
二、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创新教学实践与创新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一)树立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传播与交流互动
在过去的教学中,一直是教师作为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填鸭式的教学。在现代的教学中,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作为教学的一部分,真正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并进行灵活运用的,还是学生自己。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主动去接受和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不是枯燥冷漠的被动接受。
同时,老师还可以借助现代的教学手段,进行一些形象化的情景讲解与教学展示。比如在课前可以先给学生们播放一段关于机器人进行货物配送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后进行思考,关于机器人是如何自主接收配送信息、避开相关的障碍物,从而找到目标地。这种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们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并激励他们进行相关的思索与探讨,这也是进行创新的一种方式。在当今社会,创新就是生产力,创新也是一切技术继续发展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关于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教学,对于工业机器人技术相关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要想进行工业机器人技术相关的创新,则一定要注重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创新实践的活动、1+X考证、行业证书等,充分开发学生的特点与个人优势,为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利用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等的手段与方式,唤起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
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已经成为机器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深化教学改革与进行教学资源的建设时,一定要重点体现工业机器人教学的相关思想理念。通过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教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相关视频以及实物的展示,让学生亲身进行相关的了解与探索,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对于工业机器人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对于工业机器人技术学习的期待。如何利用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相关的手段与方式,这就是教师需要进行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实际产品、项目、技术服务等案例,并结合教材、多功能的教学手段,为学生们讲解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相关技术与知识,从而使得学生可以自我解决关于工业机器人的一些问题,享受到实践的乐趣,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因材施教。不同学生关于学习的兴趣以及理解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学校与教师在安排相关课程时,一定要注意多方面的因素,这样才能更好的在高职院校中进行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相关教学。首先,进行基础知识的普及与强化了解。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为其设立不同难度的实践项目,难度由易渐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的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也在不断的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对于今后学生的继续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其次,教师也要辅导学生参加相关的竞赛。帮指导学生在参与中进行学习,有所成就。然后,针对优秀学生,推荐其指导低一级学生实践或参加相关的科研项目,在实际项目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潜能,从而实现拔尖人才的培养。通过真正的实践教学以及工业机器人比赛等项目的相关锻炼,学生可以从课本的纯理论知识过渡到实际运用中,通过借助比赛的形式获取相关的实践技巧。最后,还要为学生们提供足够多的项目进行选择。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从而真正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灵活运用。
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在学校教学中渗透到方方面面,而我国的大多数的学校都在不断创新的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学模式,具体体现在教学形式与教学工具上,本文旨在为本领域的相关研究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基于高职院校的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实训课程的开发研究[J]. 陈磊,张建荣,郭金妹.??科技与创新.?2021(01)
[2]卢运娇, 陈治坤, 王厚英. 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以北海职业学院为例[J]. 装备制造技术, 2020, No.303(03):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