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12期   作者:贾宏利
[导读] 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各领域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国内电力行业受到了社会发展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内部技术的管理和创新,在提升社会电力供应的同时,能够实现配网自动化在社会中的稳定发展。
        贾宏利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巴彦淖尔电业局乌拉特后旗供电分局内蒙古 巴彦淖尔
        摘要: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各领域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国内电力行业受到了社会发展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内部技术的管理和创新,在提升社会电力供应的同时,能够实现配网自动化在社会中的稳定发展。关于现代电力系统的社会中的发展和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是电力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加强对技术的管理和维护,从而实现国内电力系统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技术;配电系统;应用
        引言
        由于城市用电量的激增对供电系统带来的工作压力,所以保障城市配电网的科学规划非常重要。为了保障自动化建设在城市配电网中的合理应用,应当保证建设规划的合理性与规范性,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计算与通信技术的帮助下提升在线实时监测环节,对配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合理控制,提升供电整体质量,保证配网的正常运行。
        1配电自动化的概念
        所谓配电自动化技术,主要是指在电力系统信息收集等功能中增加自动化技术。智能配电可以为用户或电力公司实现用户与电力公司之间的直接通信。换句话说,是为信息处理增加便利的一种技术。因为,配电管理自动化主要使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自动化电力系统信息的处理,这比传统的配电技术更安全、更快捷。另外,通信系统的协作节省了更多的电力设备成本。
        2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2.1主站系统
        在主站系统设计方面,呈现出来层次化与模块化特点。层次化主要是指将相关的软件划分为基础平台和应用模块两种类型,在功能扩充与修改的时候,不需要改变原来的基础平台层,仅需要在相应的功能模块上进行即可。这样的方式能够强化系统中的可靠性与扩充能力。模块化则是将当前的基础平台作为基本条件,尽力去按功能模块化,为功能的增加、修改提供便利,满足不同的投资规模。网络结构需要在硬件设计方面保证双网平衡,能够成为彼此的备用模式,能够使带宽和通信的可靠性得到提升。
        2.2馈电线路自动化
        配电网变电站和用户之间所架设的线路称为馈电线路。实现馈电线路的自动化,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良好的用电服务,利用有关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可以更好的实现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全方面的监督,通过对用户用电数据的测量,实现了对用户用电的调整和优化,给用户带来更好的用电感受。与此同时,在馈电线路上发生有关故障时配电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及时的监测,并且对相应的故障去进行隔离,快速的对故障进行修复,这样可以较快速的给人们恢复供电。配电网馈电线路是实现整体安全运行的重要支撑,对馈电线路动态化系统进行运行监测,并结合配电网的实际情况有效的对配电单位进行调整,保障及配电网的高效运行。
        2.3电子配电站和配电终端设计
        电子配电站的任务主要是协助主配电站完成其工作,其中部分工作是将监控终端收集的数据信息传输到主配电系统。主站系统向电子配电站发送一些命令,然后实现配电系统中线路开关的远程控制。为了使电网的维护人员易于调试和监视电力系统,在设计电子配电站时特别设计了人机界面功能,以方便维护人员的操作。在整个电网配电系统中,主配电系统和电子配电站系统在设计逻辑上基本彼此独立。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电网配电系统的响应时间,可以改善电网的配电系统。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及施工难度,通常使用电子配电站来远程控制整个配电系统并解决问题。
        2.4多级级差自动化配合及保护方法
        对于多级极差保护配合方式来说,该方式需要按照配电工作需要,针对10kV馈线开关和出线开关来设置对应的延时时间,以便于执行保护动作,确保配电网得到良好的保护与配合。

一般而言,一些变电站考虑到短路电流会对配电系统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针对低压侧开关实施过流保护措施。并且,因上级保护定值的高低也会产生较大影响,所以需要尽可能地缩短设置时间来完成多级极差保护延时配合。当前,变电站在采用馈线断路装置开关时,需要将机械动作时间控制在30ms至40ms之间,并将熄弧时间保持在10ms左右,而保护响应时间则应以30ms为宜,这样馈线开关在执行延时保护动作时,便可做到对故障电流的快速切断。当开关中安装有熔断器或断路器时,如果磁涌流较少,便要对电流值进行适当的加大,以使故障时间尽可能地缩短。不过,如果线路出现瞬时性故障,便不适宜采用多级极差配合方法来进行解决。
        2.5对电力进行合理的调度
        配电调度通常会经历用电高峰和用电低谷期,在不同时期内要采用不同的措施。配电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的结合配电网用电高峰期的情况,合理的对电力进行调度,缓解电网供电的压力。配电高峰期时,更加侧重对其供电的保障,在面临巨大的压力的同时,也能够保障配电网络可以正常的运行。在用电低谷的时候,配电自动化技术可以通过对系统的调节来实现对供电损耗的控制,减少资源的浪费,在用电低谷时更加侧重降低能源的消耗。利用配电自动化技术进行合理的调度,可以帮助人们对整个配电网的状态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对有关的运行参数进行相应的分析和采集,从而对整个电网电源的分布位置有更加直观的了解。电网如果处在低谷的情况下,配电自动化技术可以结合相应的数据进行分析工作,从而来获得配电网运行时所产生的电力损耗值,借助信息技术来分析出对配电网电力进行供应的最佳方案,从而来降低电能消耗。
        2.6通信系统
        信息之间能够准确、迅速的传输与接收,将会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在设计配电自动化的通讯方案时,所要考虑的各项因素,主要包括主站对子站的通信、子站之间通信、子站对现场单元的通信、主站对现场单元的通信以及现场单元之间的通信等。在当前的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系统当中,通讯方案中主要是针对主站对子站的通信以及主站对现场单元的通信两种。通信系统作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当中的重点与难点,在规划的过程中会因区域的差别、条件的不同使通讯方案呈现多种多样,通常包含光纤、有线电缆、电力载波等等。但是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混合通信方案更加能够迎合当前的实际需求,通讯干线运用光纤的时候,由于城市区域内供电半径比较短吗,具有比较高的性价比,支线运用其他的通信方式时,需要考虑到距离干线的远近以及传输要求,远距离孤立点通常会选择无线传输。
        2.7加强对现代电力系统的自我诊断功能
        根据现代社会电力系统发展情况的调查发现,加强对国内电力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同时电力产业内部存在自我诊断功能,能够有效解决电力系统的故障或错误问题,加强对电力系统的创新和管理,实现电力系统的创新发展。
        结语
        为了促进我国电力事业在社会中的持续发展,需要优化配电网故障检测系统,加强对在线装置自动化技术的合理应用。同时,将其广泛应用于配电网设计方面,主要作用是提升配电线路故障检测的质量,对其故障进行更加准确地定位,从而进一步保证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群安,陆振华,王硕,等.输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21):5-6.
        [2]王海霖,覃玉茂,欧远明.电力系统配电线路连锁故障自动检测方法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9,No.239(9):227-231.
        [3]刘鹏.电力线路故障在线监测智能报警通知系统的研发及应用[J].自动化应用,2020,(2):105-106.
        [4]胡文俊,陆启洪,李亚,段秉华,桂永生.10kV配电网故障在线检测与定位研究[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0,v.4;No.37(7):129-130.
        [5]岳廷学,余万荣,肖远奇,等.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运行故障检测技术[J].电力系统装备,2019,(16):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