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12期   作者:席琼
[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配电网正在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席琼
        华电新疆五彩湾北一发电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配电网正在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配电网实现自动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配电网故障检修的重视,结合配电网故障出现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规范的方式进行解决,从而保障配电网能够稳定的运行。目前处理配电网故障的方式有很多,需要技术人员不断的优化和创新,全力解决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配电网使用的安全性,这也会提高人们用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继电保护;配电自动化;配电网;故障处理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配电自动化也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受电力系统复杂运行的影响,配电网在运行中会遇到一系列故障问题。例如,一些电力企业会选择断路器作为基本馈线开关,以便在配电网故障导致断路器发生后,通过跳闸操作及时阻断电流,从而将断路器对电力系统运行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但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一旦停电,线路开关保护将出现多级跳闸现象,这种跳闸将导致更高频率的停电。
        1配电自动化与继电保护综述
        1.1配电的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将数据传递以及控制技术集为一体,从而实现对信息高效控制与管理的体系。同时,配电自动化的实现需要高端设备,配网的运转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设备进行监控,将网络实时运转的情况记录下来,一旦出现问题,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将问题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配网自动化技术可以将问题进行分段隔离,保证配网的稳定运行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将电网以及仪器等进行有机融合,提高配电的可行性。
        1.2继电的保护
        配电体系运行的过程中会遭受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配电体系不能发挥应用的作用。而配电体系的不稳定运行也是电网系统中常见的问题,这对电力体系的安全有很大的威胁。为了提高配电体系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可以采用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主要是指在配电体系运转的过程中将带有触电的继电器安装在体系内部,从而保证电力体系以及电气仪器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转。继电保护的原理:当电力体系中的电流提升时,也就是电路中的总电流超过了电路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当体系的电压下降,一旦出现问题,电路中的每一阶段的电压就会下降,直到与短路点的电压十分接近。通过测量发现电路中的电阻值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而通常条件下测得的电阻值往往是负载阻抗,一旦出现短路问题这时候的电阻值就是线路阻抗。电力体系使用的继电保护装置在选择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对其的选择性、动速以及敏感性、保靠性进行分析,确保整个电力体系运行的安全。第一、选择性。继电保护的选择性主要是指电力体系出现问题时,如果需要继电保护必须要从电力体系中将故障仪器设备及时剔除,例如,抗动,可以借助相邻的仪器设备或者是线路来进行清除。第二、快速性。对继电保护设备的反应能丽进行检测,必须保证该设备具有快速响应的能力,从而保证系统出现的故障能够被第一时间排出。第三、敏感度。针对电力系统出现的注入短路等故障,继电保护设备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第四、可靠性。可靠性是选择继电保护装置最基本的要求,必须严格遵守。
        2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下的问题处理准则
        2.1保靠性准则
        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的配电网的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靠性的准则。对配电网整个体系中设备的质量进行分析,并且严格检查所有线路的质量,杜绝出现短路的问题。结合电力体系使用的实际情况技术人员需要对电缆服务的质量进行菲尼,确保系统之间能够更好的配合,提高支线与配线之间的协调程度。以规范合理方式减少配电体系中出现的问题,并提高供电的保靠性。
        2.2确保提供电力的准则
        为了提高问题解决的效果,需要遵守提供电力的准则。技术人员必须对电路的清楚度进行分析,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高电路的清楚度。对于容易出现短路的地方,技术人员必须做好相关的警示,并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管理。

按照电路保护的相关标准,技术人员可以适当的加强检验频率,制定行之有效的应急准备标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加大对固老化配电线路维护和保护的力度,从而保证提供电力的稳定性。一旦电路运行的过程中出现跳闸的现象,技术人员应该对跳闸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结合电路运行的实际情况加大保险丝的保护力度。
        2.3运转经济的准则
        继电保护和配电自动化中的问题,需要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维护和管理技术进行调整与优化,保证电力系统能够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转。对于电力系统出现的问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合理减少体系维护所产生的费用。电路运行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增加经济投入,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对线路的总体布局进行调整与改善,从而合理减少经济损耗,保证电路服务能够分层次进行。
        3电网配置下的多重维护配合
        3.1基础理论
        为了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必须做好电网配置下的多重维护配合。针对乡村配电线路,其提供电力的范围相对较小,并且节各段数量比较少,一旦出现问题,技术人员可以使用三级保护的方式来完成电力体系的保护,减少问题出险的可能性。城市线路多采用供电范围比较短的开环式,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现问题,技术人员可以对依靠保护运作的延迟时间有选择性的将问题消除。
        3.2多个级别差的配合概率性
        多级差主要是根据变电站开关设置的实际情况实现对电力体系的保护,提高电力体系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避免出现多种问题。针对短路电流出现的电流冲击,可以通过变电站低压侧的变压器来进行保护,技术人员需要对保护运作的时间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实现多极差保护延迟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馈电断路器开关的机械运作时间为31~43ms,熄弧的时间范围大约是在11ms上下,维护的固有反应时间为大约32ms上下。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将继电保护的时间设置为合理值从而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切断故障电流。采用增加电流阈值的方式对馈线点开关处设置过电流脱扣断电器和熔断器。
        3.3维护配合是三级得差别
        科学处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阶段,并且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多种不同行业的发展,其中开关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不同的开关其工作的原理存在一定的差别,永磁操作机构和非接触的驱动技术能够实现对保护运作时间的控制,缩短保护运作的时间,根据电力体系运转的实际情况可以对永磁工作机构的分闸以及非接触式电子驱动下开关的反应时间进行分析,并且保证电路故障出现时电路能够被第一时间切断。如是关注时间的富裕程度,可以给上一层的馈线开关设置为101到152ms的保护运作延迟时间,变电站10kV出线的开关设置251-302ms的保护运作延迟时间,变电站变压器低压侧开关保持201至252ms的电级差,以达到需要的三级保护。
        总结
        配电自动化和继电保护对于配电网络运行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人们的用电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二者的协调性提升能够保障配单网络中的永久性问题得到更加及时的解决,可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配电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融合是
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配电自动化与继电保护为配电网络的日常运行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使配电的网络一致维持安全的运作状况,同时又进一步促进了配电体系的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彦江.继电保护配合提高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性能[J].绿色环保建材,2019,147(5):263,266.
[2]谢芮芮,张培忠,徐铭铭.配电自动化与继电保护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J].通信电源技术,2018(28):158.
        [3]邵长锋,吴丽君.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23):124.
[4]李杰,王华飞,孙宝来.配电看门狗功能、原理、结构及应用[J].唐山学院学报,2009,22(6):90-93.
        [5]刘健,张志华,张小庆,等.配电网故障处理若干问题探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45(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