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杨杨1 闫伟2
1.身份证号码:37152519921113**** 2.身份证号码:37150219861102****
摘要: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诸多施工技术的日益创新,建筑设计时为保证建筑在使用过程中适应各种变形而不发生破坏需在某些部位设置变形缝。变形缝的设置有利于建筑适应在客观因素及不同环境中产生的必要形变,满足建筑安全稳定的使用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变形缝;施工技术
引言
科技的发展,各领域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广泛的今天,一旦建筑物出现结构变形缝,室内便容易漏风,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结构变形缝的存在也意味着建筑物的结构出现了改变,降低了建筑物的安全性,随着变形缝的加剧及数量的增多,有很大可能会出现墙体脱落的问题。基于此,必须做好对结构变形缝的处理。
1建筑结构变形缝的主要类型
对于相邻的两栋建筑而言,其负荷与修筑年限未必相同,彼此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应当以保证建筑的独立性为出发点,在基础断开处对沉降缝进行合理设置。若建筑处于地震带上,设置时还应当对抗震缝加以考虑。建筑工程竣工以后,环境温度或建筑材料的热胀冷缩可使建筑物受到挤压,为防止这类状况产生应设置伸缩缝。通常将伸缩缝的断开位置设置在地面以上部分,根据相关要求,其宽度应为30mm。抗震缝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避免建筑物受到地震的影响。当地震出现以后,相邻建筑物可产生水平地震波,并使建筑物自身受到挤压和碰撞,进而出现严重变形,还可能给居民带来次生灾害。为防止这些不良状况产生,建筑单位必须严格遵从相关规范对抗震缝进行设置。另外,只要抗震缝的距离满足相关要求,也可将其设置在地表部位。
2建筑工程中结构变形缝施工技术
2.1墙体伸缩缝
墙体伸缩缝应保证建筑构件在水平方向上能够自由变形,沉降缝应满足建筑相邻部位在垂直方向上可自由沉降变形,防震缝应防止在地震力作用下建筑产生断裂及碰撞。同时,考虑到建筑美观及整体性要求,通常可三缝合一设置变形缝。建筑外墙变形缝外侧缝口位置需嵌填弹性材料以防水、保温,例如油膏、沥青麻丝等,缝宽较大时可用镀锌铁皮等材料做盖缝处理;内墙变形缝可采用具有装饰效果的金属或木条盖缝。所有的该盖缝材料均一边固定在墙上,保证结构在水平及垂直方向可自由伸缩变形。
2.2柱模板的施工
第一,顺延柱边线将模板设置好,需要注意的是变形缝所处的平面不需设置模板,而在剩余的三个平面中都需要设置模板;第二,需要对模板设置的柱面实施处理工作,在处理期间不需要对模板做强化工作,仅需要利用柱箍进行加固处理就可以。待到模板被充分校正好以后再装配变形缝撑条并与模板呈垂直的状态布控,然后在撑条最顶端位置将钢钉打入,使撑条与模板能够连接的更加牢固,需要注意的是钢钉要外露大概5mm左右,主要是在拆除模板时方便将其拔出。针对柱模板变形缝位置上的模板,需要设置成与梁底模板一样的高度上。第三,把柱变形缝位置上的撑条按照10cm到15cm的距离来进行设置,撑条需要避让拉结螺栓所处的部位。利用长度较高的钻从柱的一端穿透柱身的方法来完成变形缝位置上模板的螺栓孔的开孔工作。
2.3梁模板施工的变形缝技术工艺
在梁模板开展施工时有相关的施工要求,第一先熟悉图纸,第二确定好梁的位置,具体是固定好梁底模板的位置,其次搭设好梁侧面模板,第三搭设变形缝侧面的模板。针对第三步来说要求比较简单,不需要进行加强措施,而需要侧面的模板和地面的模板两者之间垂直。为此需要将一定量的撑条和一些钉子进行固定,以便撑条紧紧地连接在模板上,最终方便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固定梁的侧面模板时需要注意这样的问题:支撑的设置是有一定根据的,并非一件随意之事,一般是以梁的具体尺寸为一个标准,进一步确定梁的侧面模板和支撑的侧面撑条的距离。结合过去的实例并总结出经验可知,通常在梁的截面尺寸没有达到30cm×60cm时,会将梁的侧面模板和支撑的侧面撑条的间距设置成10~20cm的范围。而且在模板刚度的影响下需要将最大的间距设置为<20cm,主要目的是防止模板被损坏。针对梁模板施工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以下问题的把握:1)在配置梁的底面模板时,要注意为了避免发生外漏,需要让梁侧面的模板完全在木方上,此时就可以让梁模板下方的方形木方比模板更宽一点,一般只需要宽出1cm就可以达到以上目的。2)对梁侧面模板的撑条完成固定所采用的是钉子,所以要注意钉钉子的方式,需要以相互交错的方式进行固定,主要目的是避免出现梁的模板变形,便于之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还需要注意,钉钉子时要考虑后续拆模板的问题,为了更加轻松地拆卸模板应将钉子留出5mm,不需要完全钉进去。3)如果梁的截面比较高,为了阻止梁出现变形、扭曲等现象,可以对梁进行另外的支撑,通常每隔1~1.5m增加支撑可以避免变形。还可以利用另一种方式防止变形,即利用PVC管加固梁侧面的模板。4)为了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出现意外堵塞,需要提前在梁的侧面模板的顶部进行封盖。
2.4撑条的施工
假如在对变形缝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变形缝两边的构架是不同的,这时在运用撑条施工时就会产生相应的差异,在梁侧模的部分设置模板期间,需要在对模板设置好以后,便立刻设置上对应的梁撑条,然后采用型号较小的钉子对撑条和梁侧模进行加固,最后再用木楔条对撑条进行增固。在使用木楔条对撑条进行增固处理期间,利用两根木楔条对撑条中间所拥有的支撑力进行提升。在施工完毕以后,需要首先将钉子拆掉,然后再将木楔条取出,最后再把全部的撑条拆除;在对墙体和柱体的侧模实施支模期间,也应该利用以上方式进行处理,只是木楔条需要设置在撑条前后部分和中间部分上,楔入的位置不一样所能带来的成效也是不一样的。
2.5钢筋工程施工
在对钢筋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质量。钢筋的类型不同,其性能也有明显的差异。在选择钢筋的时候,必须选择国标钢筋,并确保其具有生产许可证、合格证等资料,然后开展质量检测,确保钢筋质量合格,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第二,价格。非国标钢筋和国标钢筋在价格上存在明显差距,同时钢筋的强度等级不同,其价格也不同。在确保钢筋质量合格、强度等级符合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选择价格较低的钢筋,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目标。第三,性价比。钢筋的强度等级不同,其性能也有一定差异,但也不可过于追求高强度等级,而忽略成本,而是应当充分考虑钢筋材料的性价比,确保建筑工程结构变形缝的施工质量达标。
2.6混凝土浇筑技术
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结构变形缝施工之时十分重要的关键部分,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正确使用一定要充分重视起来,利用交替浇筑的方式,促使房屋解耦股的模板可以保持着均匀的受力。另外,还要对混凝土浇筑的工序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尽可能地避免出现浇筑时间延长的状况。对混凝土的浇筑时间进行客观与合理的控制,客观的解决有关混凝土初凝的相关问题。与此同时,在所有的模板的外表都要及时的涂抹一定的隔离剂,避免混凝土在模板表面出现凝固,这对于施工结束之后模板的快速拆卸也是十分有力的。
结语
尽管在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变形缝不太引人注意,但它可对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发挥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为抓好房建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施工单位应当对变形缝予以高度重视,并掌握其施工工艺与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1]李宁.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的施工工艺与技术探析[J].居舍,2020(02):68.
[2]余博伟.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的施工工艺与技术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9(09):131,133.
[3]许小英.关于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的施工工艺分析及其技术研究[J].福建建材,2017(1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