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博
天津市蓟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019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利用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在社会发展中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这一过程中,因为没有对环境因素加以考虑,导致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对城镇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因此,在对城镇土地进行整体规划的时候,要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对土地规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影响加以分析,从而在实施阶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规避或解决,保证土地规划的合理、科学。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策略
1. 土地规划中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和必要性
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的环境评估存在一定的差异,和项目环境评估不同的是,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评价是建立在土地利用结构上,对于土地如何进行布局,从土地的整体性进行综合的考虑,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上,更加注重的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综合效益,因此强调的是土地的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分析和研究的对象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对象。具体而言,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不仅仅只停留在产生的直接影响,更重视的是在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方案所产生的直接或者是间接的综合影响,这就直接导致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特殊性。因此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需要进行动态跟踪的方法进行研究。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的影响深远土地规划对于环境的变化是具有一定的积累效应,这样的影响很可能在短时间内不被发现,但是依然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因此在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当地环境的影响,否则会对环境人类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土地规划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目前土地规划已经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并显现出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非常突出,土地的干旱、沙漠化、水土流失问题严峻,生态环境退化,耕地不断被城镇化蚕食,另外突发性严重污染事件频发,污染来源复杂,影响范围广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污染来源复杂,影响范围广,危害长远等。
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研究
2.1评价思路
基于上文的描述我们不难得知,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主要目的在于识别规划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音响,继而根据影响类型与程度来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切实降低规划的影响程度。当然,在此过程中,要想确保评价的全面性与科学性,便需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予以统筹考量。至于针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其首要之务当是明确土地与环境的基本内容,以理清当地环境与土地之间的关联。其次则是分析若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式,又将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最后则是针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行预测,以便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尽可能将规划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
2.2评价内容
针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环境的影响评价,应首先基于对土地规划的内容分析,包括生态建设、生态保护、布局调整以及战略目标等。通过对其合理性与可行性的分析,可由此判断其与该地区农业、工业等方面的规划是否协调。其次,是针对当前区域土地利用规划调查,以掌握当前的土地利用现状;再次则是识别规划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各类因素。以明确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哪些目标需要给予特定的保护。
最后则是对评价难点的开始,此分析应务必基于科学的评价体系,并采取适宜的评价方法,如此评价出的对环境影响方能确保平等公正与客观。
2.3评价方法
当前,我国在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环境影响的方法时,普遍采取着如下几种方式,包括叠图法、模糊系统分析法、矩阵法等等。当然,建有不同地区,其生态环境亦不尽相同。给针对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估,所采取的评价方法亦当有缩差异。此外,考虑到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且区域环境也相对较为敏感,故而也出现了一种名为土地生态适宜性的评价方法。
2.4评价类别
就评价的类别而言,针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大致可分为回顾性评价与预测性评价两种。所谓回顾性评价,顾名思义,即针对当前已然实施的规划展开评价,而评价工作的开展目的是为了能自上一轮的土地规划中汲取经验与教训,从而为下一轮的合理规划作铺垫,而预测性评价则是针对即将实施规划的评价,以找出规划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而在规划中做出适当的调整,以尽可能减少因规划而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
3. 基于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策略分析
3.1利用科学的手段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效率,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采取科学的手段有效保护生态资源。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采取有效的手段加强生态资源保护,进而防止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结合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得出准确的环境评价方案,再根据环境评价方案,制定全面性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从而有效的维护生态平衡。利用科学的手段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尽量的保持沟渠原来状态的断面形状,减缓土地硬化的速度,维持生态平衡,进而给生物生存提供足够的空间,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土地利用规划会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破坏,为了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需要进行建设地区的周围环境进行调查,从而结合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地区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主要因素,若是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会导致大量植被死亡,影响动植物的生存繁衍。
3.3建立实施景观生态规划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在土地利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景观生态规划的设计,结合实际环境情况,根据景观生态学构建完善的景观生态环境,从而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景观生态规划的构建,需要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考虑区域植被的丰富度、物种之间的均衡度、景观之间的连接度等,提高景观生态建设的科学性,确保地下水流循环通畅,提高地表的渗水能力,从而提高水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可以提高自然环境保护效率,能够有效地防止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对于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评价对生态系统的保护、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提高环境评价的质量,应从土地规划的意义、评价范围、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切实做好相应理论的分析和研究,同时将环境评价的规范标准尽快制定出来,以促进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