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5月9期   作者:张小困
[导读] 本文对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张小困
        宁波昂达园林建设有限公司315302

        摘要:本文对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措施,以期为相关行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道路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0引言
        市政道路桥梁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存在重要意义,是人们出行的重要基础设施,不仅有助于人们顺利出行,而且可为车辆运输运载提供基础支持。沉降段相关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和市政路桥整体建设质量存在密切关系,故做好沉降段涉及路基路面施工作业非常关键,因此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所选择应用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概述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环境较为复杂,由于该类工程应用的特殊性使得其极容易在车流量较大与桥梁负荷较高的情况下增大路基沉降现象的发生风险,若无法保证及时解决即容易产生桥头跳车现象。不仅如此,桥梁的整体建设结构也极容易在多类型外力的持续作用下而受到破坏,继而缩短桥梁的使用寿命甚至影响日常行车安全。在路基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使得桥头跳车问题频频出现,再加上路桥承担了较大的运行压力,使得路基的支撑位置在车辆重点荷载方面长期存在较大应力,且会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增大纵向应力继而导致出现沉降现象。
2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产生的原因分析
2.1设计阶段存在问题
        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技术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形、气候等条件进行有效的勘测,以出具明确的图纸规划。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忽视了设计环节的重要价值,仅凭经验出具图纸方案,并没有全面考量施工环境的气候、地形等要素,也没有对软土路基、高填方路基等特殊路基进行明确的运营和设计,很容易引发沉降问题。除此之外,设计阶段如果没有科学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也难以满足不同路段和地址的具体施工要求,势必会减少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
2.2地基变形
        道路桥梁地基相关沟壑结构存在一定特征,土壤存在比较多的水分,沟壑土质相对较为松软,土壤存在较大孔隙,故和干燥区域对比,沟壑位置结构易于发生改变,容易引发沟壑位置受到挤压而出现形状变化,由于沟壑结构结构稳定程度降低,引发地基发生形状改变现象。路桥地基出现形状改变之后容易桥头位置较高现象,而桥头段发生沟壑表现后,容易增加地基高处对应承载力,导致地基出现沉降现象。
2.3路堤变形
        开展道路桥梁台背回填的时候使用材料多为常规类型黏土材料,因为施工条件因素存在一定限制性特别,导致难以针对路桥台背相关土体实行充分压实处理,严重影响台背对应土体压实程度。如果台背相关土体压实程度没有达到规定要求,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台背回填土体中所含水份量,导致台背回填土体含有水份量过少或是过多,增加道路桥梁相关路基路面发生沉降风险性,引发路堤出现变形现象。
2.4桥头搭板设置问题
        实施路基设定的时候,多在桥头搭板部位设定弹性支撑设施,而常在桥梁牛角位置设计支撑点。不过,因为牛角位置路基和桥梁存在密切联系,故存在相对较低的承载能力,如果存在受力非均匀现象,则容易引发受到压缩而出现形状改变表现。


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
3.1地基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桥梁沉降段对地基施工技术有着较高要求并且具有较大难度,加上软土地基堆载时间短、需要投入较多资金,很多工程无法有效解决地基沉降问题。软土路基沉降主要是受到路堤填充物负荷载性能威胁。为了避免后期运行中发生沉降造成的桥头跳车问题,应当重点落实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当前换土法、震动碎石桩法、深层搅拌桩法都是常见软基处理技术。如果路堤修筑在厚度较大的软土层上可以选择基桩技术,基桩能够深部加固地基,无论是经济性还是稳定性都比换填技术好。通过应用基桩可以避免桥台位移问题,通过利用支座、伸缩缝可以保证桥台、桥面整体性能,还能够将沉降差有效缩小,进而达到性能优化的目的。如果是软基厚度较小的施工区域,可以采用换填法,用性能好的材料换填软土地质,达到基础稳定的效果。
3.2台后填筑技术
        高质量的回填施工对于减轻市政道路桥梁路基路面后台填筑发生沉降问题有着积极作用,所以工作人员要以工程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做好回填技术的合理选择,明确回填位置。分层施工技术是台背填土施工作业常用的施工方法。在施工中,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作业要求开展填土施工,同时要注意加强检验填土作业中的填充材料,注意压缩填筑材料,避免在实际施工中填筑材料回弹,从而对沉降路段变形问题进行合理预防和控制。
3.3搭板设置技术
        在设置市政道路和桥梁连接部位搭板时要合理选择设计方法,加强应用桥台连接搭板、搭板连接顶层技术,确保施工技术充分落实。具体来讲,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搭板设置:(1)为了防止搭板和台背之间水平拉杆和锚栓发生纵向滑动的问题可以设置锚栓,通过设置锚栓能够有效降低桥头凹陷的问题。通常施工中选用加固钢筋型号为22号,按照75-80cm的标准控制钢筋的长度。根据需要控制的距离差距合理选择支座,将支座安装于接近台端下方的位置。(2)按照倒角结构设计牛腿上缘和接近台端上缘的位置,避免道路结构受到搭板移动影响发生损坏。(3)合理选择填充材料,做好连接处缝隙位置的确定并且将材料充分填满缝隙,避免雨水渗透和侵蚀沉降段内部结构。应当严格按照行业内部以及国际相关标准控制搭板和顶层的施工技术,做好混凝土表面坡度、平整度的控制。
3.4防水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结构可能受到降雨量持续增加的影响而发生承载力降低的问题。沉降段防水施工技术可以按照以下流程开展:(1)在浇筑完道路和桥梁沉降段混凝土后养护好混凝土结构,并且初凝后拉毛处理混凝土表面,将粗糙度增加,保证可以牢固地粘合沥青路面铺装层。(2)混凝土路面要进行刻文处理,通常使用铣刨机,然后将混凝土路基路面浮浆清理干净,将路基路面强度提升。(3)对暴露在表面的路基路面混凝土进行处理,将其防水性提高。
3.5沉降段路基维护技术
        市政道路桥梁路基和路面荷载压力会随着地层平衡遭到破坏而发生沉降问题,为了避免地层受到损害,施工人员应当加强维护沉降段路基路面,避免地表技术对路基路面产生腐蚀,避免风化剥落增加渗水量。比如可以根据路基坡面针对性地选用防护技术,采用石砌筑技术避免边坡失稳。沉降段路基维还可以采用铺设混凝土预制块技术,构建连片带窗孔墙型达到保护道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效果,避免发生沉降。
4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桥梁相关路基路面出现沉降会造成不良影响,不仅不利于道路桥梁的稳定运营,而且会影响到道路安全,甚至导致安全事故。因此,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需做好相关沉降段对应路基路面施工作业,运用合适的施工技术,充分保证沉降段质量,从而保证沉降段路基路面运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文.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20(3):39.
[2]石恩恩.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J].居舍,2020(26):57-58.
[3]史佳琪.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建材,2020,46(5):97-98.
[4]王力.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21):281+2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