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5月9期   作者:岳龙龙1 刘香利2
[导读]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岳龙龙1  刘香利2
        1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林州  456500  2林州市审计局             河南 林州  456500
        简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建筑类企业要想抓住此次机遇发展壮大,需要提高企业本身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本文我们重点研究下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应用。
        关键词:BIM技术;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一 BIM技术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BIM改变了传统算量方法:工程造价人员60%以上的劳动力都集中在算量上,无论是以往的手工算量,还是现阶段的单机版图形算量都是以二维图纸为基础的。二维图纸的局限性给造价人员识图、算量制造困难,经常发生识图错误、算量不准的情况,BIM的出现可以解决造价人员长久以来的困扰,把更多的精力放到造价管理方面。这将带来以下好处:提高了工程量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促进造价各方主体的协同工作,BIM技术实现的造价过程模拟,可以更好的实现事前控制和基于价值工程去控制造价。实现项目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借助BIM技术,给予BIM模型实现造价全过程的管理,实现不同阶段之间的传输和不同专业之间的传递;提高了计算精度以及实时管控能力,可以随时随地的指导价值工程评估、评估建设项目实施中的风险预控以及变更管理。实现三维可视化,降低识图误差,利用BIM的三维技术在前期进行碰撞检查,直观解决空间关系冲突,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和返工。
        不管是造价,还是施工、设计,通过BIM都将获得更快捷且精细化的管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是普及时间不好说,一整套系统还需要大数据库支持,并且从施工、监理到建设单位都可以实现对接,这对企业要求也较高,建筑本是传统行业,加上现在房建市场可能本身就要洗牌,企业资金投入是个问题。对造价方面的影响,主要是在算量、计价方面人工的替代,就像现在软件对原来手工计算的替代,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造价管理工作短期内还是离不开人。
        使用BIM的主体是人,也是人使用BIM对工程作出最终的价格,如果人将初始数据输入错误,那么在高明的方法和仪器都无法得出正确的结果。此外,由于工程的复杂性,在造价管理工程中很可能会临时加入各种因素,而BIM是提前计划好的,如果临时变动,需要重新计划,这样算下来,BIM耗费的人力物力比人力要大得多。
        造价主要取决于量和价两部分,其中量又分为物料、人工两大部分。人工的量更多需要施工现场管理等实现,而价更依赖人的判断。BIM理论上应该可以准确提供物料的量,但实践中仍存在较大问题,包括模型精度(需能体现施工细节以便精确算量)、建模/修改的效率(设计变更后模型能否及时变更以便切实用于施工)等,以及软件的兼容、数据的无差传输等软件本身的问题。如果上述涉及量的问题得到解决,相信可以极大减少造价的工作量并提高效率,并由此推动造价工作的变革,就像当年的会计电算化。
二 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施工图与竣工图的混淆。建设图纸不仅是建设项目投标的基础,也是建设项目建设的基础。已建图面参考已完成专案的一系列相关记录,例如设计变更或正在建设的联络人表。本质上,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复杂的建设项目中。有些建筑企业会将建筑图纸和建筑图纸混淆,显示已取消为项目成本的建筑图纸项目,并错误显示项目成本计算。
        更改联系人列表控制不严。

在建设工程施工阶段,对施工图进行相关变更时,需要有变更联系单作为依据,部分施工单位未能做到严格控制。一段时间后,会造成歧义或不完整,让一些建筑公司有机会与乙方打交道。
        材料价格与实际价格不符。特殊材料价格高估;低档材料的实际使用量按高档材料的价格计算;当实际采购价超过中标价时,将实际采购价交给建设单位办理签证,当实际采购价低于临时价时,仍以临时中标价计算价格。
        虚构费用。伪造费用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因施工单位自身问题造成的返工工程;2.部分工程建设中未使用一些大型或专用机械,但在竣工成本中列明了这些机械的相关费用;3.有些项目不需要着急,但在竣工成本上,有夜间施工成本的增加,还有赶工等措施的成本。
三 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使用BIM技术对工程量进行审核。随着工作负荷的增加,项目成本也在增加。因此,建设相关人员的预算和结算人员应该能够掌握设计数量的计算规则、建设设计图纸、图纸的设计变更,为设计数量计算做好工作。特别是,需要实现以下三个要点:利用BIM技术明确工程量的计算范围;利用BIM技术保持计算单元的统一;利用BIM技术对关键零部件进行重点审核。
        利用BIM技术加强设计变更单和施工签证的审核。请严格确认设计变更表格和建设签证表格。审查过程需要进行相关调查以判断其合理性和有效性。禁止衡量和坚决避免与实际情况相矛盾的支出的方法的具体检查内容如下:设计变更和施工签证表。避免在原始项目预算中重复项目。签证表格的内容要科学严谨。如果发现有不合理的地方,尽快联系签证官进行修改;程序设计变更或施工签证不仅要有施工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印章,还要有现场人员的签字。如果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变更,需要设计单位参与并签字,方可生效。程序不完整的设计变更不允许纳入计算;数据内容。无论是设计变更还是施工签证表,信息都要齐全,内容要写清楚。如果设计变更的内容不清楚或过于简单,应核实实际情况,然后办理设计变更签证。此外,不在签证范围内的内容不得纳入签证范围,也不能纳入决算。
        利用BIM技术确定项目单价。建设项目的固定单价通常有详细规定。因此,在编制工程结算的过程中,只需要以固定单价的明细子项目作为参考。但固定单价在具体操作中的应用存在诸多问题,如主观因素造成的规格增减等;高估、低估、虚报、少报;在换算过程中,不按照要求的固定单价进行换算。;新增固定单价缺乏实际依据,或未经批准纳入结算。在确定项目单价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直接适用固定单价。检查项目名称和内容,确保符合设计图形中指定的标准,如管道直径、管道材料和截面形状;2.换算固定单价。需要检查许可的转换项目是定额的人工、材料、机械的一部分还是全部,转换方法和系数是否正确。这些因素对单价的精度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3.弥补固定单价。需要仔细确认准备的根据和方法,以确认其正确性。另外,有必要严格审视材料机械班次的预算价格、工作时间、单价。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 BIM 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明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价值和内涵,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但是因为某些原因,现在的一些算量功能实际效果还是有些误差,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在BIM上的人员、资金投入,加大研发力度,完善BIM技术的不足。目前,BIM技术的普及力度并不大,很多的单位还是没有用到这一项技术,政府需要和协会共同努力,加大推广力度,呼吁更多的企业使用BIM技术。
参考文献
[1] 赵菲菲,李勇萍,孙 强.基于BIM 技术下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研究[J].
黑龙江科学,2019,10(1):62-63.
[2] 胡明香.浅析工程造价管理中的BIM技术应用[J].经济与管理,2018(11):175.
[3] 李静,方后春,罗春贺.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经济.2017(9):96-100.
[4] 张书捷.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经济,2017(3):48.
[5] 林庆.BIM技术在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应用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7(25):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