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自强
湖南圣菲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宁乡 410625
摘 要:当前我国自然界中资源的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正在逐年恶化,现代化生物工程技术为治理环境污染、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基于此本文对生物工程在环境保护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了其在环境保护工程中的意义,随后探讨了实际工作开展的现状与技术应用优势,最后结合项目内容提出了具体的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生物工程;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开展;技术应用
前 言:
环境污染问题已影响到了群众的日常生活,使得治理成为了我们的首要问题。环境生物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其研究内容是生命科学,能够推广至很多领域的产品研发和新技术的应用,在人类对环境保护概念日益增强的今天,其应用有着巨大的意义和作用。因此需要对技术项目开展中的技术应用加大关注力度,充分发挥其高效绿色环保的特点,深入挖掘潜在的应用价值。
1 生物工程在环境保护工程项目中的意义
1.1构建和谐家园
自然界生态系统是十分脆弱的,如向自然界无穷尽的索取,环境可能会受到不可修复性的破坏,该问题将将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质量,由此可以看出增强生态理论意识是建设生态家园、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基于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必须将生物工程融入发展建设,克制向自然界无尽索取的欲望,将无序、无节制的利用、开发问题坚决杜绝,实现必要的约束[1]。
1.2实现双赢建设
就目前情况来看,全球的经济发展都在不断突破,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为实现绿色科学化发展,需要提高对生物工程的认知,深度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突出环境保护的地位,实现经济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双赢”,以环保建设为经济发展夯实基础,在全过程控制管理下将现代化建设理念落到实处。
1.3指明发展方向
就目前情况来看,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产生,环保工作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对于维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均衡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当前生物工程可以进一步提高环保工作的执行度,要求在此过程中掌握空气状况、水质情况以及土壤情况,避免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破坏,在生态理论的支持下为相关的工作人员工作指明方向,极大程度上为环保工程提供数据与手段支持。
2 生物工程在环境保护工程项目中的现状与优势
2.1在环境保护工程项目中的现状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粗放型”发展方式挥霍了我国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虽然环保工作的施工过程随意性较大,而部分地区未能落实全过程控制管理,降低了工程建设的效益。人类为了生活,为了发展为了进步,不得不向自然索取“生活费”、“发展费”及必须的“费用”,在此过程中未能向先人一样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导致环保问题愈发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基于上述原因,需要建设一个科学的资源利用制度,保证在“担当”的情况下去向自然进行“索要”,把生产效率、生态效率、经济效率发挥的极致,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现如今我国已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积极建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不断努力奋斗。
2.2在环境保护工程项目中的优势
生物工程技术是一项综合性学科,包括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以及酶工程等等,在农业领域、食品领域、医药领域、生态领域中被广泛的应用,且对于环境保护工程的效益尤为突出。
和传统技术相比,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优势更加明显,其可以通过降解并破坏其分子结构避免二次污染,且在分解后的各类无毒无害物质可以被二次利用,如水、氮气、二氧化碳等,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而发酵工程技术则可以应用在污染物质治理中,实现了污染源的有效消除,进一步提高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质量,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好铺垫[2]。
3 生物工程在环境保护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方向
3.1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农业、工业发展会产生大量污水,如排放过程中污染浓度超标,则可能会导致地表水及地下水被污染,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将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于污水处理中,如采取投加特种菌法处理污水,可应用于静态污水的处理,其能够保证特定细菌的稳定性,实现对难降解废水及有毒废水的处理。采取固定微生物法处理污水,在分离固体、液体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通过在某个载体上固定微生物,保证水的顺畅通过,能够达到 50%的脱氮效果,需要结合实际合理应用[3]。
3.2在农业污染中的应用
3.2.1化肥污染处理
随着农业规模化发展的不断加快,化肥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施加适量的化肥能够保证农作物的产量,但我国部分地区农村存在化肥滥用的情况,增加了区域内空气的氮元素含量,所以需要做好化肥污染处理工作,结合生物工程技术自动吸收氮元素,如用于小麦根系使其能够自动吸收氮离子,除可以为小麦增产15%外,还能够缓解污染问题;而将该技术应用于豆类植物中,则能够大幅度减少氮肥施加量,防止化肥污染问题的出现。
3.2.2农药污染处理
在农业生产与发展中,农药污染也是主要问题之一,大部分农户都会在发现病虫害后喷洒农药,但农药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磷和有机氮,会威胁到人体健康。而生物防控以食物链为基础,如对于玉米螟可以选择投放一些赤眼蜂进行防控,蚜虫则可以选择投放一些瓢虫进行防控;生物制剂则是投放害虫激素进行迷向和诱杀,进而避免玉米种植受病虫害侵袭。每年6月昆虫进入繁殖期,害虫集中可利用性诱剂防控和捕杀,该方法能够降低防治成本,且对环境危害较小。
3.3在固体垃圾处理中的应用
生活及社会发展中固体垃圾不易于分解,传统处理方式大多以填埋为主,而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则能够实现生物分解代谢,缓解固体污染物所产生的土壤污染问题。如固体垃圾肥料化处理主要是指好氧堆肥技术,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使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稳定腐殖质,所以需要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实现废物的二次利用[4]。
3.4白色污染物处理中的应用
白色污染物主要以使塑料袋等垃圾为主,虽然当前提倡使用环保购物袋,但个别人员由于缺乏环保意识,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处理塑料制品,能够有效缓解白色污染问题,在实际的应用通过筛选优势微生物并形成高效降解菌,完成对白色污染物的降解处理工作,在土壤生物当中导入可编码降解的基因蛋白,也实现对白色污染垃圾的讲解。
3.5在土壤污染中的应用
我国土壤污染严重,如农业施药时依附在作物的表面,雨水冲刷淋落土中,导致土壤中农药残留量很高,如有机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会破坏土壤结构,长期农药滞留还会减少土壤中的微生物,最终导致区域土地不适合种植。利用生物作用,改变土壤中重金属化学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生物的代谢和吸收,对重金属进行固定、净化和消减,有效分解这些有害物质,使其转化成二氧化碳与水等无害无毒或者毒性较小的物质,防止土壤二次污染问题的出现。
结束语:
当前全球性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出现了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等问题,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因此需要将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于环保建设中,了解生活空间的环境质量和不同区域的环境污染情况,准确测量某一区域标志性污染物的数据,提高区域环境的治理效果,进而为后续治理提供参考数据。
参考文献:
[1]姚梦茵,宋玲玲,武娟妮,等.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环境工程学报,2020,14(5):1137-1145.
[2]郭晓杰. 生物工程技术及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 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7(3):69.
[3]逯元堂,王佳宁,赵云皓,等. 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实施管理模式与财政资金使用优化[J]. 环境保护,2018,46(23):37-40.
[4]李何. 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策略[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11):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