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玲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同时带动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然而,当前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逐渐成为电力行业新的驱动力,带动了电力行业的现代化发展。目前,各个电力企业都在积极推进智能变电站建设,以提升变电站的智能服务功能,实现电力网络电力供应、配送的智能化控制,为人们提供更为高效的电力服务。基于此,本文分析提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相关策略,促进电力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
引言
在电力发展过程中,为了有效适应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对于电力的不同需求,电力系统需要通过不断引入新的技术来对自身进行优化升级,例如当前被广泛推广建设的智能变电站。但是智能变电站对于继电保护仍然具有比较高的要求,因为继电保护系统作为智能变电站整体架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可靠性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稳定以及安全。基于继电保护系统在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性,本文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具体分析。
1智能变电站的介绍
在我国电网中,包含了较多的组成部分,智能变电站属于其中十分重要的成分,并且也是电力行业不断发展的核心环节,在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智能变电站的本质含义就是基于变电处理工作,以具有时代特点的数字形式存在,主要是针对信息资源的分布、资源信息的传输和信息数据的处理。在开展具体工作时,智能变电站充分展现了数字网络时代的特点,并且在硬件设施中具有极为突出的高科技特点,在实践中,无论是硬件系统还是软件系统都表现出一定的标准化特点,和传统的变电站相比较,智能变电站具有更多的优势,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智能变电站能够有效落实网络化管理,使得变电站设计更加简单,有效节约进行变电站设计与监理工作中的资金成本,与现代开发成本集约化的需求形成一致。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特点和必要性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是电力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实现了电力信息采集的数字化、电力信息管理的智能化,这也是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主要区别。智能变电站是在传统变电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在智能应用程序中应用光电互感器,使得智能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实时采集电流、电压等各种信息,不仅扩大了整个智能变电站的监控范围,还提升了监控管理的总体水平。由于电力网络的覆盖范围非常大,再加上其构成的复杂性,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来完成相应的数据传输与处理工作,进一步降低智能变电站运行中的工作难度。信息应用智能化主要体现在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装置更为完善,功能更为齐全方面,继电保护装置更具灵活性与智能化。总之,通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应用,变电站中的二次回路连接次数有效降低,对提升系统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为满足供配电质量要求,智能变电站建设成为电力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其中智能变电站机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提升更是关键。通过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提升,能够使得整个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发挥对电力系统的保护作用,使得电力系统内所有的电力设备设施都能够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具有更强的安全性、可靠性,进而保持整个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转。电力系统的运行与操作过程中包含的电力设备设施非常多,这些设备设施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提升能够进一步为电力设备设施创造更为安全的运行环境,使得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更为稳定与可靠。
3提高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3.1保护变压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对可靠性有着极高的要求,通过对变压器的保护可以实现系统可靠性的提升。在变压器的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需充分根据比率制动原理来设计,提高变压器的稳定性能。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智能技术的应用是关键,各电力企业可以从实际的建设需求出发,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来对相应的电力设备加以必要的保护,使得设备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并使得设备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具有更为良好的自我检测与评估能力。现阶段,保护变压器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限制,难以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在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提升过程中,利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能够充分发挥系统本身的记忆与处理功能,对各种的设备实施全面保护。
3.2过程层继电保护
过程层继电保护同样是提升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关键途径,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过程层的保护主要是对继电保护系统的母线与变压器等设备实施全面保护,使得整个电力网络能够维持高效、科学的运转状态,消除和降低电力网络运行中的安全风险。在电力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专业人员需结合智能变电站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保障保护值处于相对固定的状态下,即使在出现剧烈的网络波动情况下,保护值也要维持小幅度的变动,达到动态平衡的控制与管理效果。在实际的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如果所使用的一次设备数量较多,需尽量实现硬件与开关的分离设置,保持硬件与开关的独立性,发挥对母线的保护作用。在对系统线路的保护方面,尽量选用多段路保护模式。
3.3系统结构优化
为了有效提升继电器保护系统的可靠性,需要对系统的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由于传统的变电站在二级系统的电力信息采集过程中常常具有一定的冗余性,而冗余性的存在将导致智能变电站在对电力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分析时常常需要消耗很长的时间,极大地影响了数据信息的采集效率。所以在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系统结构的优化避免继电保护系统所存在的冗余。例如以继电保护为核心,采用数据源统一的方式来降低电力数据信息采集的具体延时,从而有效提升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3.4强化施工质量的管理意识
电力系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发挥自身的专业化能力和技术,保证建设进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和建设技术与系统的平稳高效运行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电力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进程中应当不断强调和教育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规范生产的意识。将安全生产作为企业文化之一,并且保证每一位员工都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提升生产作业中的专注性和稳定性。在电力系统工作实行的过程中应当有效的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保证各项工作能够稳定顺利的完成,电力系统的运行离不开不同工作环节的技术人员进行协调和配合,因此应当设定完善的工作机制,加强工作环节中的监督监管力度,实行合理有效的奖励制度。
结语
近年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电力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电力行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明显,很多电力企业都在积极构建智能变电站,以发挥智能变电站在改进和提升电力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永刚.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研究[J].天津科技,2019(7):15-16.
[2]王佳楠.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6):219-22.
[3]顾海峰.提高继电保护运行可靠性的方法及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36):84+86.
[4]熊保金,薛晓东.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分析[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0(5):27-29.
[5]任泓源,任书孝,任禹铭,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优化改进研究[J].南方农机,2019(16):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