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晓玲
德州市德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山东 253000
摘要: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是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因此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强化公众服务能力,综合分析自身工作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之处,结合过去工作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法,优化档案工作管理方式。作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事业单位做好自身工作的必要内容。新时代下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档案管理模式需要提上事业单位改革日程,本文就如何创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旨在推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完成改革目标。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问题;策略
引言
事业单位在工作中会形成大量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档案信息,这些档案信息不仅是事业单位工作成果的重要载体,同时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将起到重要作用。新形势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既要注重质量,也要注重效率。因此,有必要结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积极探索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效率的具体方法。
1新形势下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档案管理机制不完善
档案管理是一项系统化、复杂化的工作,必须要严格执行相应的工作程序,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然而从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状来看,部分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以及规范的工作程序,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相应的参考依据,随意性较强。部分事业单位虽然档案管理相关机制建设比较完善,但执行力度不足,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违规操作,未能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出现问题相互推诿,严重降低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效率。
1.2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在信息化时代,社会各个领域积极开展了信息化。大数据环境之下,档案管理工作受到的影响极大,必须快速实现信息化转型。但是当前很多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信息化水平滞后等问题,管理模式也较为单一。虽然一些单位积极引入了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是因为我国档案管理领域信息化发展时间短、经验少,还有很多环节需要不断完善。很多档案管理工作者并未认识到信息化发展转型的重要性,并且缺乏一定信息化专业技术水平,导致档案管理方式落后,无法展现出最大价值。
1.3基础投入欠缺
档案管理工作想要有效地开展,不仅需要对人员的专业能力、素质等进行要求,同时也要及时地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这就要求事业单位需要将一部分的建设资金投入到档案管理中。而实际上,很少有事业单位能够真正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硬件、软件设施给予重视,不仅无法及时地为档案部门配备对应的电子设备,提升工作的效率,同时在人员培训方面也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同时,由于事业单位中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在信息技术水平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无法熟练地操作各种软件以及电脑设备,这也是影响档案管理实现积极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新形势下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策略
2.1加强信息化管理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趋发展,在日常档案管理过程中中,事业单位要强化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实现档案智能化管理。
提高档案管理智能化水平,首先要设定档案管理规划,规划的设定要结合事业单位具体发展情况以及相应档案管理要求,实施方案要分阶段进行,保证实施过程中各个阶段之间的连贯完整;另外,事业单位要建立档案管理网站,实现公开透明化管理,赋予每位员工档案信息查询权限,实现档案内部共享机制,促进信息传播。最后,发挥电子文档对管理前端的控制作用,建立电子档案系统,推动内部档案实现共建共享。
2.2通过制度规范化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事业单位应将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作为提升档案管理效率的重要保障。一方面,结合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实际,对事业单位现有的档案管理制度认真进行梳理,废止多年前制定且不适应现实情况的档案管理制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部门及单位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要求,借鉴和学习其他单位档案管理制度,制定更符合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制度。对于近期制定的档案管理制度,则需要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特别是要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要求通过制度的方式加以体现。同时加大制度落实力度,要求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严格做好事业单位档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给予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足够的支持。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应严格落实档案管理绩效考核制度。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离不开事业单位全体工作人员的参与,为了更好地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效率提升相关内容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之中,并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定、岗位调动、福利待遇挂钩,更好地激发事业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参与和支持档案管理工作的热情。
2.3强化技术保障
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对于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事业单位应当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推进,给予充足的人力物力保障。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优势在于不仅可以实现档案资料数字化,同时也能简化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降低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也便于查阅档案资料。首先,事业单位要完善信息化设施,购置必要的软件设施,从而为后续工作奠定物质基础。其次,事业单位要建立起档案数据库,收录数字化档案,这样更加便于保管、调阅、转出转入,利用计算机可以有效简化工作流程。最后,事业单位要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以充分发挥各项信息化设施的作用,同时要注重相关操作技能的培训,确保可以熟练操作。
2.4借助软硬件支持提升档案管理效率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因此必须引进软硬件设备,支持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一方面,事业单位应购置一批先进的硬件设备,满足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实际需要。通过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复印设备、扫描设备的运用,将事业单位的纸质档案转化成为数字档案,与第三方企业合作开发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将数字化档案上传到信息系统,形成事业单位档案信息数据库,进而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事业单位档案进行分类处理,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档案检索效率,同时为后续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应向档案管理部门和上级部门积极争取相关政策,特别是在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事业单位自身来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势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显然对于规模较小的事业单位而言,会承担很大的经费压力。这就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的支持,为其配备必要的软硬件设备,统一推进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解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燃眉之急。
结语
总之,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应给予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提升足够的重视,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应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给予足够的支持,及时过问并解决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搭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运用更为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档案管理效率,更好地为事业单位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庞洪波.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模式的改革路径研究[J].青春岁月,2017(18):470-470.
[2]黎丽华.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改革探讨[J].卷宗,2019(02):108.
[3]孙佳.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及优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20(07):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