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业设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5月9期   作者:南靖怡 韩雨蒙 王潇潇
[导读] 工业设计专业的开展时间相对较短
        南靖怡 韩雨蒙 王潇潇
        1.华北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2.华北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3.华北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063210


        摘要: 工业设计专业的开展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在专业建设中教育理念还不够明晰、教学质量有待提升,并且存在一些叩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学模式死板、课程规划不健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不灵动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工业设计专业的良性发展。因此,文章以工业设计专业为研究对象,对工业设计专业现有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为其建设与发展提出几点有效的建议,以期为国家工业设计造栋梁之才。
        关键词: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理念;专业建设
引言
        国内的工业设计专业开展比较晚,所以相对于早已开设这门专业的其他国家来说,国内的工业设计专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工业设计专业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理念,同时结合自己的现实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工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工业设计人员的要求日渐变高,学生需要有很强的综合素养,专业能力,这就需要工业设计专业制定一系列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大力探索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的新出路。
1.工业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理念不明晰
        不同的学校在划分专业类别时有着不同的意见,有些学校会将工业设计专业划分到理工科之中,而有的学校则将其划分到艺术类。因此,在不同的学校,对该专业的教学侧重点是不同的,被划分到理工科之中,则明显,教学重点是工业工程,要接受理工科的培养习惯,理工科的教师熟识工科知识与工业之中的习惯与流程,却对设计艺术不甚敏感。被划分到艺术类之中,则教学重点为设计,要接受艺术类的培养习惯,艺术类的老师艺术造诣很强,却对工艺流程不够熟悉。所以不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着很大的差异,然而他们又不能够全面发展,有效地将两种特质融入发展过程中。
1.2课程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国内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不够健全,缺乏学习效果评估策略。课程缺乏系统性,没有对课程的优先级设置进行合理规划,这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很好地衔接知识链条,有时知识曲线过抖,导致专业基础不牢,难以培养出专业素养高,专业技能扎实的人才。这种课程体系的弊端在于:1、不重视先行课的积淀,有的学校直接把课程毫无规章地分学期学习,而不是将基础课程与进阶课程提前计划好,有条理,循序渐进地安排课程。这会导致学生体会不到知识的应用,学习难度过大。2、课程内容不够全面,有的学校重工轻艺,有的反之,而两者结合的课程更少,总之很少有学校能让学生全面学习所有专业知识。3、课程设置不合理,传统教学模式的课程较多,然而能让学生动手的实验课较少,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不深。


1.3存在生搬硬套迹象
        由于国外一些国家的工业设计专业已经有了一百年的历史,而国内该专业存在时间并不长,所以在借鉴国外的一些教学模式时,有时候不够符合自己的国情,以及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由于高校对中国工业发展的认识不足,对企业所需要对人才的需求、企业的生产与工作流程、企业的制造规范等认识不足,照搬照套的方式并不能完全满足于中国工业的现状,高校毕业生就业后,会出现不适应,所学非所用的状况[2]。
1.4教学资源薄弱
        工业设计专业作为一个开设并不久远的专业,很多教学资源并没有完全利用起来,比如师资力量薄弱,专业低龄导致专业致力于工业设计的人员较少,所以教学人员更多是理工科的教师或者艺术类的教师,很少有工业设计本专业的资深教师,并且教师自己的水平有限。再如实验资源短缺,学生的实验课本就比较短缺,再加上工艺设备比较庞大,一般只在大型企业与工厂中存在,不容易进入高校实验室,所以学生缺乏实践经验。
2.工业设计专业发展建议
2.1加强校企合作
        工业设计本就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专业发展规划,使学习与实践深度融合,培养集专业技能与知识为一体的学生,工业设计专业应当加强校企合作。加强校企合作可以节省学校实验室的资金,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可以有效地对专业知识进行巩固,实践。同时,学生的加入也可以节省企业的人力资金,可以使学生在学和用之间进行有效地衔接,在步入正式工作岗位之前提前熟悉工作流程。可见,加强校企合作对于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
2.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经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工业产品更新换代极快,创新能力是学生必不可少的,有了创新意识,才能培养出适应性强,综合能力高的创新人才,才能推动国内的工业发展。所以学校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案,增加更丰富多元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多实践、多思考,培养创新意识。
2.2优化学科比重
        工业设计属于交叉学科,为了防止学生出现只学理工或者只讲艺术的情况,学校不应当单纯地把工业设计作为工科或者艺术类专业进行课程设计,而应当进行合理的分配,按照目前国内高校的形势,很多学校应该提高工科教学的比重,真正掌握工业知识,为了防止学生畏难的心理,可以多样化教学。应当将学生培养成综合性人才,改善工业设计中技术人员与设计人员交接难、沟通难的问题[2]。
4小结
        综上所述,国内的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叩待解决的难题,国内的高校务必要重视这些问题,不断改革创新,开辟出适合国内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一条渠道,以便为国家输送更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雷. 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思考[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1课程教学与管理论坛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1:5.
[2]张凯.关于工业设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01):8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