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5月9期   作者:李增亮1 王振立2
[导读] 如果想要有效提升房屋的建筑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居住环
        李增亮1 王振立2
        1.身份证号码:41052119920413****  2.身份证号码:41052119930608****
        摘要:如果想要有效提升房屋的建筑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那么就需要对其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作深刻的研究,并将其进行改进,促使建筑施工活动能够正常进行。文章重点阐述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定义以及各项特征,通过对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多方面研究阐述了施工技术要点,希望能够为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建筑工程企业混凝土结构施工对技术及工艺应用有着明确的技术规定及要求,若一些施工单位技术工艺应用不当则极有可能为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带来诸多质量安全隐患。而应该应需求制定一套完善的施工管理技术解决方案,并以此方案来准确规范及指导整个建筑工程。同时还应积极采用工程精细化质量管理的工作方式,以此来不断加强对基层混凝土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管理控制,使工程质量达到通过质量控制管理要求。
1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1模板技术的应用
        模板浇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会对建筑施工浇筑过程产生直接的质量影响,其在施工实际中包括了建筑模板安装、清理、拆除等各个施工技术工序,在进行建筑工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国家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要求标准来对建筑模板施工技术流程进行质量控制。首先,需要按照国家建筑工程安装施工设计方案的安装要求来进行每个模板的规定拼接,在模板安装之前对每个模板的安装规格、型号是否进行严格检查,确认其安装质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安装要求后按照国家规定的安装顺序依次进行模板拼装。其次,在基本完成拼装模板的焊接拼装处理施工后的还需要及时检查其在在拼接拼装处理中是否发现存有任何缝隙,若是拼装模板是在拼装过程存有缝隙问题的则需要及时的对其进行拼装处理,避免在拼装混凝土模板浇筑中再次出现模板漏浆、冒浆现象。
    1.2基础浇筑
        在房屋建筑施工活动中使用混凝土技术,可以从条形、阶梯状以及大体积的基础施工来开展。在条形基础施工活动时,使用混凝土的浇筑技术之前就需要对木板两侧进行标记,合理地运用分层分段的浇筑方法,以此来提升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对各个基础层段进行衔接式的交互活动,保证每一层的混凝土质量都能够达到施工技术要求。假如是大体积的混凝土,那么就要有效保证混凝土具备良好的整体性,不会因为混凝土的收缩而造成裂缝,从而影响施工的总体质量,除此之外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的各项要求来进行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应用工作,通过不同层、不同段的混凝土处理,有效保证裂缝现象不会出现。假如混凝土的浇筑不能够快速完成,那么就需要先设置相应的基础层,然后对其进行浇筑,在完成定量工作之后,就需要全面考虑混凝土的自身特性,保证其不会在使用阶段因为释放出水化热而造成收缩或者膨胀的现象,让混凝土裂缝的频率大大降低。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应用混凝土技术,可以从条形、大体积、阶梯状三种类型的基础施工中进行。
        1.3振捣混凝土
        混凝土振捣工作同样影响着最终的混凝土浇筑效果,所以技术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程与规定,保证混凝土中的气体和缝隙得到有效排除。与此同时,配合的设备数量与规格也必须适宜,如此才能够在最节约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振捣效果。采用振捣棒对混凝土土体进行振捣时,要注意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技术规范落实相关动作,预防出现任何差错或质量问题。
    2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2.1做好混凝土配比工作
        首先,对于工程施工者在过程设计中的施工质量强度控制上,要对钢筋混凝土的强度配合比进行确定配合强度等级。

施工单位要在工程施工的前期就对钢筋混凝土的各种有关防水技术指标要求进行详细确定,对不同建筑强度和各等级的钢筋混凝土都应添加一定的防水缓凝剂,保证在初凝的持续时间不应大于8h。此外,还要适当控制钢筋混凝土在能够满足一定的大强度和高等级的水泥条件下,要适当减少一些水泥坍落度以及一些水灰比,同时还要适当减少一些水泥的所含用量,对于所含水泥砂的用量也要予以相应减少。另外还要对燃料添加剂以及其他粉煤灰原料做出一定的弹性调整。
        2.2进一步完善混凝土项目工程施工监管体系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而言,由于工程施工量相对较大施工规模比较广泛,在具体施工中必须要对混凝土项目工程施工监管体系加以明确。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单位必须要保证混凝土项目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要有效做好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相关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对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监督管理内容加以重视,有效做好项目工程施工现场的各环节监管工作,同时需要周期性到工程施工场地进行监察,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隐蔽工程施工重点混凝土施工位置进行全面质量监管,避免产生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在现场的抽样检查工作当中,需要针对模板材料搭建钢筋材料焊接等多方面质量问题进行全面检查,同时还需要有效考核项目工程施工人员,针对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比参数、钢筋型号选择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提出针对性的策略来加以解决。相关项目经理必须要充分了解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内容,需要具备更加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以及专业技能,对整个项目工程施工进度进行有效控制,推动整个项目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混凝土工程施工结束之后,必须要对工程施工竣工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并且有效做好混凝土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验收,充分保证混凝土项目工程施工质量符合工程的施工标准,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必须要及时进行调整。
        2.3混凝土结构受力不足技术处理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需在钢筋结构下方放置垫块,但很多建筑钢筋班组忽视其重要性,导致钢筋保护层不够等问题,影响混凝土结构性能,当钢筋锈蚀变形后,影响整个结构受力。所以,针对混凝土受力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技术层面进行控制:第一,根据钢筋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在钢筋与模板接触处均匀放置垫块,以此来保证足够的保护层厚度;第二,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施工人员不能直接踩在钢筋上方,应尽量踩在没有钢筋的位置,防止绑扎好的钢筋、垫块脱落移位;第三,做好混凝土养护,根据不同的混凝土结构以及季节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养护方式,并保证养护期达到规范要求。
        2.4加强各环节交流以及混凝土养护工作
        混凝土浇筑施工,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操作,并非是独立且与其他施工技术操作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恰恰相反,作为房屋建筑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是一个重要的施工环节,混凝土浇筑施工与其他各项工作之间的关联十分密切。如果此部分的施工技术操作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落实,或是质量不达标,那么后续其他的工作开展都会受到较大影响。所以,相关管理与基层施工人员必须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操作落实之前提前开展技术交底工作,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探讨,排查其中存在的不合理或是遗漏之处。由于混凝土施工技术操作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裂缝或其他质量问题,进而使房屋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和项目质量受到影响,因此,混凝土养护工作必须重视,尽量综合所有外界环境因素,保证给予的养护措施更加科学到位,能够降低混凝土浇筑结构出现温度或应力裂缝的概率。
        结语
        综上,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对各种新型材料、新型施工技术的使用程度越来越高,建筑工程施工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而言,如果没有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很有可能会造成整个建筑体结构的基础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因此这一问题必须要引起相关工程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刘正勇,顾洪潮.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支撑体系设计及施工研究[J].建筑安全,2020,35(4):10-15.
        [2]李立文.关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研究[J].门窗,2019(22):159,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