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精密单点定位中电层误差模型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5月9期   作者:孙孟军(1) 张炜(2)
[导读] 电离层延迟是限制GPS精密单点定位精度的主要误差源之一
        孙孟军(1)     张炜(2)
        辽宁省辽阳市西钢集团灯塔矿业有限公司    辽宁省辽阳市    111315


        摘要:电离层延迟是限制GPS精密单点定位精度的主要误差源之一,为了提高精密单点定位精度,本人通过编程实现了电离层改正的双频伪距改正法和Klobuchar模型。分别将这两种算法加入到伪距单点定位程序中,通过定位结果分析发现Klobuchar模型优于双频伪距改正法的改正效果。
        关键词:GPS精密单点定位;电离层延迟;Klobuchar模型;双频伪距改正法
一、引言
        电离层是地球高层大气中含有大量自由离子和电子的电离化区域,高度从60公里到1000多公里。GPS信号在电离层中的传播具有三个特性:一是色散性,利用双频GPS相位观测值加以线性组合,可基本消除电离层延迟的影响。二是互补性,半合改正法就是利用这一特性。三是瞬息万变性,在一天之内至少变化一个数量级。即使对于一个固定台站,也无法模拟其变化。电离层对一次测距的影响,可从最大时(每天中午、太阳黑子活动最大时、卫星接近地平)的上百米到最小时(每天夜间、太阳黑子活动最小时、卫星在天顶)的几米。可见,找到减弱电离层延迟合适模型的重要性。
二、电离层延迟理论
1.电离层延迟的推导
 

2. 影响电子密度及电子含量的因素
        (1) 电子密度同高度的关系。电子密度在200公里~400公里时达到最大值,不同高度的电子密度可相差10倍以上。
   (2) 总电子含量与地方时的关系。图1是根据夏威夷太阳观测站上的实测资料绘制而成的的VTEC与地方时之间的关系图。

图 1 VTEC与地方时之间的关系
(3) VTEC与太阳活动程度的关系。太阳活动强烈的年份和太阳活动平稳年份的电子含量相差4倍。
(4) 电子含量的季节性变化。一年中7月份和11月份的电子含量可相差4倍。
三、 双频伪距改正法和Klobuchar模型
1.双频伪距改正法
电离层延迟的双频改正法就是建立在色散效应基础上。GPS卫星采用L1和L2两种载波。


四、应用实例分析
1.数据准备
        试验采用上海的IGS跟踪站(shao)2009年6月25日1时至3时两小时的观测数据,同时从该网站下载了IGS跟踪站后处理的坐标数据,并将其作为已知坐标,试验所采用的Klobuchar 模型系数从ftp://ftp.unibe.ch/aiub/CODE/网站下载并经过后处理。
2.数据处理方法
         IGS下载的后处理坐标作为真值,对流层模型采用Saastamoinen模型与Niell投影函数组合,在消除或者减弱其他误差情况下,可以看出Klobuchar模型的误差分布较均匀,而伪距组合法大部分偏与一侧。
































图 1.shai站Klobuchar模型与P1P2伪距组合法单点定位结果比较


        为了进一步比较两种方法,分别在X、Y、Z三个方向的点位误差进行统计:

五、结论
        从以上统计中可以看出,Klobuchar模型改正效果优于双频P1P2伪距组合法的改正效果,Klobuchar模型是一中实用有效的电离层改正模型,基本上反映了电离层的变化特性,从大尺度上保证了电离层预报的可靠性,其改正效果一般在60%左右,理性情况下可改正至75%
        参考文献:
[1]何晓薇,牟其锋,向淑兰.GPS信号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及改正[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8,19(1):16-18
[2]吴雨航,陈秀万,吴才聪等.电离层延迟修正方法评述[J].GNSS World of China,2008,33(2):1-5
[3]张小红,李星星,郭斐,张明.GPS单频精密单点定位软件实现与精度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2008,33(8):783-787.
[4]游广芝.GPS导航定位中的误差分析与修正[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5]刘经南,叶世榕.GPS非差相位精密单点定位技术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2002,27(3):234-240.
[6]Heroux P,Kouba J.GPS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using IGS orbit products[J].Physics andChemistry of the Earth  Part-A:Solid Earth and Geodesy.2001,26(6):573-578
[7]余明,郭际明,过静珺. GPS电离层延迟Klobuchar模型与双频数据解算值的比较与分析?[J].测绘通报,2004(6):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