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质量管理提升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5月9期   作者: 董莉
[导读] 为解决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
        董莉
        宣平溪水电工程管理处 321203
        【摘要】为解决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进行分析,提出提高施工质量的的解决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或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0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一般土木工程不同,它对施工质量控制要求比较高,施工工种多,施工质量难以控制。通过在理论层面深化对水电工程水质和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实际施工提供恰当的参考,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
        1 水利水电建设施工发展现状
        1.1 质量管理团队素质低下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施工时间长,施工工序长,解决问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和相关实践经验的质量管理人员。虽然近年来水利水电人员的整体素质稳步提高,但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差,不能满足专业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难以理解质量管理最重要的方面,引发了一些施工质量的问题。
        1.2建筑材料质量存在问题
        目前水电工程建设中水质和建筑材料选择不充分的原因是工程质量问题的直接原因,节水水电工程有以下两个内容:节水和发电控制不严格,建筑材料质量差,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在工地上使用,给水电工程保护水资源和提高整体质量埋下了隐患。一些建设部门为了增加经济性,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建设,这是引起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极大关注。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也助长了不公平建筑材料的制造商,导致建筑材料质量普遍下降,威胁着水利水电项目的发展[1]。
        1.3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会完善
        在施工管理中,工程师没有提出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来保证施工质量。管理存在诸多不足,多数管理者的专业性有待提高。只有在不耽误工地上施工进程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工地的顺利运行,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方法错综复杂,实际工地会产生混乱。质量管理体系和实际管理体系的缺乏,导致了质量管理的恶化,例如施工技术不专业、施工材料过多、高级施工人员新知识培训、培训不足等问题。例如在2007年8月13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堤溪陀江大桥建设过程中发生特别严重的坍塌事故,造成64人死亡、22人受伤、造成经济损失3974.7万元。见图1 湘西凤凰沱江大桥特大坍塌事故。
        
        图1 湘西凤凰沱江大桥特大坍塌事故
        
        (1)直接原因
        由于堤溪沱建桥主拱圈砌筑不符合规范和施工要求,造成拱桥上部结构施工不合理,主拱圈拱砌体质量不合格。降低了拱圈砌体的整体性和强度,导致主拱接近0号桥台,侧约从3m左右到4m左右,也就是拱圈下的支腿部分,2号腹拱达到断点,因双拱效应倒塌,整座桥迅速坍塌,损坏程度达69%。
        (2)间接原因——施工单位
        未经项目批准,未经业主同意,擅自更改主拱圈原施工方案,未严格按结构规范执行。没有专职的质检员和安全员,项目的生产质量和安全风险没有明显消除,主背环质量问题没有解决,箱架施工开始前达到设计强度。
        项目经理部技术力量薄弱,施工人员技术素质低,工人分包农民工,上岗前未进行技术安全培训,关键岗位均不具备相应资质。
        (3)间接原因——建设单位
        未经设计安装人员同意,与设计部门协商更改主圆弧环的原始设计和图纸。此外,他们监控施工进度以监控施工进度,甚至告诉现场经理不要去桥梁检查。
        对审计中发现的项目质量问题缺乏认真监督和纠正,确定建设单位选用的建筑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和未完工结构的构成后,未认真监督调整的,检测不符合管理资格的情况。
        (4)间接原因——监管单元
        施工督察不敢阻止施工部门擅自改动主拱圈原图纸,主拱圈施工质量问题,监督整改不力,签字验收合格。当地监察办公室人手不足,半数监察员不熟练,工作人员经常更换,一个间接的原因是大地测量项目是由一个大地测量项目违反一个人的规则进行的。前期勘探工作不细致,设计深度不足,施工现场规划服务不达标,明确项目不足。
        (5)间接原因——质量控制单元
        省和州交通质量控制部门忽视了他们在监测桥梁工程质量方面的责任。湘西州质量监测变电站对大型工程质量无法进行质量监测,经查明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风险后,未依法责令该工程暂停整改,并报告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省质检站对国家质检站业务运行的监督管理效率低下,没有监督机构,项目建设不受监督。
        对事故直接责任的24人向司法机关反映了严重安全事故、滥用职权、泄密等情况。
2 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策略
2.1提高管理意识
        水利水电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基于此,为提高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效率,公司应在项目初期开发并系统地培训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知识,使员工可以逐步提高他们的质量管理。在培训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不应盲目培训,应了解每个员工的专业水平、素质等。对施工人员的一般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收集制定这些条件进行详细分析,有利的培训内容和施工管理计划详细描述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建立了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积极引导员工参与质量管理。例如,如果施工管理人员对一些技术质量管理问题没有认真思考,他们可以向专家或有经验的员工寻求建议和讨论,勇于对工作提出问题,及时达到解决工作的目标。这不仅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而且可以增加项目的安全性,为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发展做出贡献[2]。
        2.2管理标准化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人力、物力、物力的消耗很大,其次,总的建设时间较长,建设内容复杂多样。因此,技术管理人员应根据材料的详细情况和人员的工作任务,对施工中使用的工程材料、设备和施工人员的分配和具体的施工连接进行规划。根据具体情况科学规划项目。此外,为了尽量减少材料损失,需要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的各种资源,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对施工的详细信息进行组织整理,以获得完整的施工统计数据和材料,以及确保施工过程遵循既定计划。对于不能闲置的现有建筑材料,必须严密监控施工进度和工期,这是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提高工程管理质量的重要措施,可以作为监控未来工程造价的参考。
    2.3加强管理工作
        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是提高施工质量的必要措施。建筑公司管理人员在控制施工质量时,必须全心投入工作,承担自我管理的角色。另外,要为施工人员树立好榜样,施工企业要积极开展一些与管理有关的活动,鼓励管理人员积极参与,讨论节水、水电工程建设等相关问题,并为此提出有效建议。这种招标方式可以帮助管理者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企业加强建筑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工具[3]。
        2.4加强监管工作
        每个基础设施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都聘请管理人员,即在组建管理团队时根据质量管理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管理体系措施,规范管理的薪酬和处罚的措施,加强管理工作和对管理人员的监管力度,可以规范管理人员的领导行为,逐步扩大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内容较大,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和不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必须在管理体系中引入惩罚措施,以便及时纠正质量管理人员。管理意识的目的是降低成本,公司在组建管理团队时,应综合评价管理人员的绩效和专业能力,建立适合公司发展的审批制度,合理融合内外部质量管理资源,控制监控成本,促进项目建设的最优化。
    3结束语
    总之,质量管理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管理部门虽然对工程建设高度重视,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管理问题。 因此,建筑企业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管理者的质量管理意识,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为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方林.强化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提升项目施工质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8).
[2]臧猛强.信息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J].智能城市,2018(12).
[3]陈元昌.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J].南方农机,20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