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上   作者: 彭盛
[导读] 本文从优势策略与劣势策略两个方面,对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当中的各种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

广西兴业县龙安镇螺网小学  彭盛  537815

摘要:本文从优势策略与劣势策略两个方面,对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当中的各种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直观呈现知识要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但是也不能忽略其带来的负面效应,教师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甚至将其转化为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相结合,有其特殊的意义和独特的方式。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现代教育必然需要拥抱信息技术,但是这种结合的过程充满着矛盾。要想很好的调和各种观念,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就是,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存在着哪些优势和劣势。本文通过对其优、劣势的分析,重点剖析如何将信息技术付诸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
        一、优势策略
        (一)直观呈现,提高效率
        信息技术具有直观优势和效率优势。例如,在讲授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教师依靠传统技术手段很难保证手绘测量结果的精准性,同时手绘测量的过程非常繁琐,耗时长效率低。但是当教师掌握了计算机绘图与计算机测量技术之后,这一系列问题都迎刃而解,不仅很直观,还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多次实验之后,让学生自主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再如,在学习统计知识的时候,教师不太方便让学生亲临现场,这样既费力又不安全。此时如果用视频的方式,将需要调查的场景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创建出一个真实的情景,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
        (二)活跃气氛,激发兴趣 
        信息技术可以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传统的教学手段以讲授为主,面对本来就十分抽象的数学问题,例如分数的概念,光靠教师的口语讲解很难让低年龄段的小学生产生兴趣。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教师使用实物展示的方法进行教学,也很难迅速营造出全班学生积极学习的氛围。但是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以轻松构建起一个虚拟场景,迅速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例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小视频。两个和尚分一个馒头,谁都不想吃亏。屏幕上出现三种分馒头的方式,第一种左边大,第二种右边大,第三种两边一样大。教师看准时机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想一想哪种分馒头的方式最公平。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由此不难看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用具体的影像呈现出来,让学生自主领悟到概念的内涵。



        (三)提升思维,启发学习
        信息技术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方面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整合教学资料时,可以将静态的图例转换为动态的演示,将二维的图片转换为三维的动画,将抽象的概念转换为直观的实物。例如,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讲授“上下左右”、“东南西北”这一类课程的时候,传统的平面示意图缺乏三维空间概念的展示,但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帮助下,学生很容易从三维立体示例中自主领悟到各种方位的分布和转换。教师适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自主研究各种方位的关系。在自主研究三维动态示例的过程当中,学生不断观察示例、认识知识,理解概念、掌握技巧,最终达到提升空间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劣势策略
        (一)加强自控,锻炼意志
        小学生自制能力比较差,长期接触网络,很容易患上网瘾。众所周知目前市面上有不少软件表面上打着学习数学的名号,实则带有游戏功能。某些无良商家为了吸引小学生,转而向学生家长兜售各种“学习机”。如果小学生沉迷于网络,势必影响到数学成绩。面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向学生和家长讲解网瘾的危害,减少学生接触电子游戏的机会,加强学生的自控能力。尤其在节假日当中,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安排数学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明确的要求下自主完成学习计划。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自控能力,还能在自主学习过程当中提升学生的专注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二)注意节奏,合理安排
        由于信息技术的便捷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的学情,教学进度过快,致使学生学习脱节。一方面数学这门学科具有高度抽象和逻辑严密的特点,另一方面小学生的专注力较差很容易分心,教师如果不能合理把握教学进度,经常造成课件讲完了,学生却没学懂的现象。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科学统计学生学习情况,形成有效的教学反馈机制。例如,教师可利用计算机软件轻松统计出前一天全班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如每道题的正确率和错误率等等,从而了解每一位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点,然后针对每位学生的学情展开有效的查漏补缺。
        结束语:
        数学教学是一门深耕细作的事业,拥抱信息技术是大势所趋。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将会遇到很多困扰,只要教师能采取适当的处理方式,定然能够将劣势转化成优势。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为数学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陈伟.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0).
[2]周利波.探究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优化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18(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