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方法初探 彭昌祥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上   作者:彭昌祥
[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已逐渐难以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而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外阅读存在阅读内容陈旧、形式单一、讲解枯燥刻板、缺乏有效引导等多种问题。

福泉市第三小学  彭昌祥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已逐渐难以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而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外阅读存在阅读内容陈旧、形式单一、讲解枯燥刻板、缺乏有效引导等多种问题。本文将简要分析小学阶段语文课外阅读的特点,重点探究小学阶段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方法,以期强化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新课改
        在新形势下,各地教育工作者正积极推动教学改革活动,而教师也正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指导活动,但是课外阅读指导依然存在显著问题。基于此,围绕小学阶段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方法进行深入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1.小学阶段语文课外阅读的特点
         当前,小学阶段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存在以下特点:
         第一、阅读内容相对陈旧,时代的进步发展也使得阅读文本内容出现了一定隔阂。若教师选取过于陈旧的阅读文本,则无法紧跟时代发展脚步,更不利于小学生理解文本的内涵与思想感情,无法切实增强教学效果,甚至会对学生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造成一定限制。
        第二、单一的问题形式。当前,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依然沿用单一老套的提问方式;部分教师依然设置固定的问题,未能创新教学模式,这会影响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学习兴趣。多数学生在单一问题的影响下,其思路极易陷入局限,无法强化自身的思维能力,难以增强课堂阅读教学效果。
        第三、缺乏有效引导,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多数家长普遍认为课外阅读活动是浪费时间,只想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其不够重视课外阅读活动。同时,若家长与教师不能甄别挑选课外读物,也会影响学生的价值理念。
        2.小学阶段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2.1有机融合课外阅读指导与课内阅读教学
        当前,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指导无法脱离课内阅读教学,而绝大多数的课外阅读书目与英语课内教学存在紧密联系。比如,在围绕《景阳冈》《草船借箭》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将《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推荐给学生。在围绕《寓言两则》《普罗米修斯》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将《伊索寓言》《希腊神话故事》推荐给学生。


通过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互融合,可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其核心原因在于,在完成课内文本的学习任务后,学生可对文本大意产生初步认知,再对整本书进行阅读可补充语文知识。同时,对于课外阅读而言,多数高年段小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在对整本书进行阅读时,其不会出现陌生感,反而会呈现一定程度的亲近感,有助于消解阅读障碍、语言障碍、文化障碍。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仅有十分模糊的界限,两者的联系极为紧密。课外阅读活动有助于扩展学生的阅读面,而随着小学生的阅历与年龄的持续增长,其会逐渐开拓自身的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能力。简而言之,教师不能将阅读活动局限于课堂内,而应从课外选取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
        2.2结合写作与阅读指导
        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活动仍处于阅读的初级阶段。多数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认字能力仍处于积累的初期。在此背景下,教师可有机融合写作表达与阅读教学,强化课外阅读效果,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阅读活动。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多数学生的写作动力源自于作文课程。若教师未针对课外阅读设置写作要求,则很可能使学生单纯认为课外阅读活动只是观看课外作品,而观看结果与观看阅读质量不重要,这很容易使学生陷入误区。因此,教师可将阅读与写作相互融合,这有助于学生边写边读,夯实阅读效果。比如,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做笔记,标注出陌生的字词,便于后期学习和查找;同时,学生也可及时摘录带有美感或引人思考的文字和语句。通过组织学生做手抄报并相互交流,鼓励其朗读优美的语句段落,推动其深入感知文字所蕴含的独特魅力。若学生对文本产生一定的亲近感,则可顺其自然地进行写作与阅读活动,持续增强自身的阅读水准。
        2.3融合小组合作与个人阅读
        现阶段,多数小学生还不具备成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活动时,教师不可过分关注阅读数量,应注重阅读质量。简单而言,教师应借助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产生多样化的想法,帮助其建构精神世界。同时,对于课内阅读活动而言,课外阅读活动具有较强的补充作用,可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对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指导时,教师也应向学生讲述书中的故事情节,表述出哪些部分能够有所体会,哪些部分看不太懂?例如,在围绕《冬阳童年骆驼队》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带领学生阅读《城南旧事》。上述作品主要讲述作者小时候的诸多趣事,而地域、年代的不同会给学生的阅读带来诸多问题。教师还可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讨阅读感受,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解答与分析,推动学生形成思维碰撞,使其深入认知并了解阅读文本的内涵。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有深刻意识到课外阅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积极意义。通过有机融合课外阅读指导与课内阅读教学,结合写作与阅读指导,融合小组合作与个人阅读,有助于增强课外阅读指导效果,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准。
参考文献:
[1]陈秀群.让我们一起来读书:浅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J].教学研究,2017(18):65-66.
[2]帅亚梅.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研究[J].教师2016(2):231-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