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研究与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上   作者: 杨再宇
[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重点教学内容,更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学生经常感到作文学习较难,从而产生畏难心理,失去对写作的兴趣,导致写作能力得不到提升。

成都市龙泉驿区友谊小学校  杨再宇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重点教学内容,更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学生经常感到作文学习较难,从而产生畏难心理,失去对写作的兴趣,导致写作能力得不到提升。对此,教师应该转变老旧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小学习作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使课堂更加丰富,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增强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感知力,促使学生内心情感更加丰富,能够将生活中真实的情感融入作文写作中,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以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教学现状;对策
        生活化作文,以生活环境作为写作对象,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自己的写作能力。目前,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不够系统、科学,教学内容和生活相脱离,使学生的写作大多是凭借自己的想象,导致作文虚幻、不现实、空洞。
        一、老师和学生共同面临的教学现状
        目前,大多数教师的指导作用还不够,教学缺乏系统、科学、全面的规划,使得小学生语文课程形式大于实质,没有深层次地融入生活,使学生的写作大多是凭借自己的想象,导致作文虚幻、不现实、空洞。另外,学生的虚假作文更为严重,学生面对习作没有正确的态度,抄袭各种书籍来完成老师的任务。而老师的引导也存在着问题,习作教学脱离生活实际,降低了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因此,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来打造生活化教学课堂。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对策
        (一)培养学生注重生活的习惯
        1.积极关注生活积累素材
        小学生应该养成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的好习惯。任何文学创作都是源于生活实际,同样,一篇好的作文,也需要对生活环境进行仔细的观察,用优美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所想所闻所感。例如:小学作文,还处于基础阶段,老师要求写一篇以“动物园的经历”为题的作文时,就需要小学生深入动物园,去了解动物园的动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通过在动物园的游览,在作文里表述自己的情感,使得文章更加生活化、更加实际、更富有学生自己的思想情感。
        2.通过体验生活来丰富情感
        一切灵感源于生活,学生只有通过在生活中点点滴滴,去感受生活带来的魅力,才能写出有思想、有内涵的好作文。教师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生活实践,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


例如,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受父母的辛苦,增进跟父母之间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植树活动,体验大自然的乐趣;积极参加公益性活动,从小培养自己的爱心,善于发现生活真的真善美,进而提升文章的思想高度。
        (二)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利用生活实际写作
        1.把课堂教学内容转变为生活化的内容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缺乏,所以,课堂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增强对生活的感受。在学校内教师可以利用口语交际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课堂上的问答形式,能够让学生语言表达的内容更加精简。同学之间的探讨、班级间的竞争等都是引导学生去实际生活环境中探索灵感的过程。
        2.把课外经历运用到写作中去
        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比赛,例如作文比赛、朗读比赛等。课内外结合,让丰富多彩的校内生活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参加的每一场比赛,学生都有切实的感受,这样的实践经验,才能使自己独特的见解成为一篇文章的亮点。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例如:注意观察父母、周围的事物,通过对某一事物的观察了解,才能写出合格的文章。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叫做“母亲的手”,这就需要学生主动地去观察母亲的手,感受母亲手的特点,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
        3.引导学生主动用生活实际写作
        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保持好奇心和兴趣。让他们在生活中,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在写作时,根据题目,多问自己几个相关的问题,就能够得出作文的整个结构框架。这样不仅能够完成一篇作文,还能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爱上写作,只有对写作有一定的激情和兴趣,才能写出丰富的内容。例如:当作文的题目是“我的梦想”时,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梦想都不平凡也希望梦想能够实现,只有学生自己独立地去思考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时,才能够打开学生自己的内心世界,作文才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学生自己独特的情感。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科学的教育方法就是将生活化的课堂和学生日常生活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探究,分析了我国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如何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素材,用生活实际来创作,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生活的情感。
参考文献:
[1]李学东.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研究与对策分析[J].新课程?中旬,2017,15(09):188-190.
[2]黄晓华.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J].才智,2017,36(26):145-146.
[3]席琳.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13(11):202-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