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起学生兴趣 换发课堂活力——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种方法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上   作者:杨录艳
[导读] 通过对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研究发现,通过预设课堂问题、采用交互式教学及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等几种教学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焕发语文课堂活力,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新建路中学  杨录艳   721000

摘要:通过对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研究发现,通过预设课堂问题、采用交互式教学及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等几种教学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焕发语文课堂活力,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生兴趣;课堂效率;教学方法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既需要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更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而学生是否能更好的配合教学,则需要教师进行全程的引导,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前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在课上积极思考发言、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课外阅读,才能促进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1.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目前,大部分学校已经具备多媒体教学的硬性条件,语文老师常通过播放朗读音频、演示PPT、播放视频电影等方式进行教学,大大丰富了语文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随之而来的过度依赖多媒体而导致学生配合度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层出不穷,因此,研究一套真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已是势在必行。
        2.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应以学生为中心,围绕教学这个核心开展更具针对性的语文授课,通过在课前布置问题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采用交互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并督促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丰富眼界提升理解力,从而换发课堂活力、实现教学目的。
        2.1预设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初中语文是以课文学习作为载体进行教学的科目,与小学不同的是,如果学生在课前没有进行课文预习,在上课时将会在课文理解上出现障碍,老师若是花时间进行逐字逐句的带读或者解释,将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导致授课效率大大降低,当然,学生即便进行课文预习,但没有针对性的预习也会导致事倍功半,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老师应当根据大纲要求、结合课文授课实际在课前精心安排学生进行课文预习,引发学生对课文的主动思考。如,在教授《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可以在授课前给学生布置三个小问题:一是在上课前熟读课文,查找工具书给生字生词注音,二是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并试着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三是试着理解“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通过这三个问题的预设,引导学生在教学前对课文内容、主题思想、创作背景等信息进行了解,在上课时老师便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词句解释、意思释义、课文阅读等耗费时间的教学环节,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学生对上课内容有所预知,也能更好的理解教师的授课,增强教学的互动性,从而提升课堂活力。
        2.2交互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不同于数学、物理等理科科目的唯一科学性质,语文教学既是语言文字的教学,更是思想的教学,在一定程度承担着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任,因此语文教学也不能只是简单知识的传输,而应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思想碰撞,想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对有关问题的思考,就要采取交互式的教学,这里所说的交互教学主要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通过提问式、座谈式、辩论式、情景模拟式等多种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思考、有发言、有讨论,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授《木兰诗》一文时,通过提问抢答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快速找到文中隐藏的丰富修辞,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比阅读《陌上桑》,分析两篇文章所展现的主角都有哪些品质精神,激发学生对文章的深入思考,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的。
        2.3督促阅读增强学生理解力
        在初中语文教材的结尾部分,有大量的阅读推荐书目,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对于初中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仅凭书本上现有的节选课文并不能真正学好语文,只有在课后主动加强课外阅读,才能真正懂得语文学习的真谛,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管理,既要统一教学目标,又不能太过死板,磨灭学生的阅读兴趣,要对每个学期的课外阅读进行计划安排,将推荐书目分为必读书和选读书,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必读书目,统一对阅读效果进行检测,对选读书目进行阶段性讨论总结,组织读书分享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思考。如在学完《香菱学诗》一课后,老师可安排学生对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进行阅读,对原著进行通篇阅读后,才更能理解风流不让湘黛、根基不让迎探的香菱是如何好学乐学、善学苦学的。因此,通过增加课外阅读,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所想表达的中心思想。
        结束语:众所周知,初中每节课堂仅45分钟,教师应抓住课堂黄金时间,最大可能的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打好学习语文的扎实基础,在课堂上解决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普遍性问题,最大限度的用好上课时间,提高语文授课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仲兆海,朱晓红.浅析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应用策略[J].神州,2021,(3):110-111.
[2]钟愈佳.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6):1141-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