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策略研究 翁丽丽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上   作者:翁丽丽
[导读] 兴趣是保持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创造和谐、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永嘉县罗东小学箬岙校区  翁丽丽

摘 要:兴趣是保持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创造和谐、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课堂教学效率具有直接影响,教师在课堂上需要重视小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重点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审美能力,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文章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内涵;意义;策略
        “心理学”的注意理论告诉我们,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低段小学生为20分钟左右,中高段为30分钟左右。根据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就要不断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偏重于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应试技能的训练,教师教学照本宣科,忽视学生的课堂感受;学生参与度低,听不进去,窃窃私语或搞小动作;这样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实施,教师对学生批评甚至体罚,使课堂氛围沉闷,师生关系对立。教师抱怨学生素质差,学生觉得老师教学水平低,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感,甚至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其结果正如《学记》所描述的那样:“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打破小学语文教学的这种局面,必须改革语文教学的传统模式,致力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语文教学“要我学”“逼我学”向“我要学”“我爱学”“我愿学”“我乐学”的转变,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课堂氛围的内涵与小学语文教学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意义
        《辞海》对氛围的解释是“特定环境中给人强烈感觉的景象或情调”。课堂氛围的“特定环境”就是课堂,“给人强烈感觉的景象或情调”就是师生呈现出的不同心理状态。据此,可以这样界定课堂氛围的内涵:即课堂氛围是指在课堂上师生以教学内容为中介,通过互动所呈现的不同心理状态。课堂氛围可能是欢快的、热烈的,也可能是沉闷的、冷淡的。不同的课堂氛围给教师和学生的感觉不同,教学效果自然也不相同。
可见,课堂氛围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激活教师教学活力,展现教师魅力,发现教学资源,生成教学智慧,开发丰富课堂内容;可以为学生语文学习提供安全心理环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对语文产生热爱之情。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心情愉悦的时候,学到的知识是最不容易忘记的。所以,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策略
        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经验。笔者根据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察,把相关策略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1.用和蔼的面部表情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笔者观察过多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其中既有优秀教师,也有水平一般教师,还有比较差的教师。


结果发现,所有的优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面部表情都是和蔼可亲的,而绝大部分比较差的教师,在教学中面部表情始终是冰冷的;所有的优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目光都是柔和的,绝大部分比较差的教师目光总是严厉的;所有的优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手势都是温柔的,绝大部分比较差的教师手势多是粗暴的;所有的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氛围都是和教学内容匹配的、和谐的,绝大部分比较差的老师课堂教学氛围总是沉默的、沉闷的。与学生的交流发现,所有的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上,学生反映“不用担心说错了受批评”“犯了错误老师委婉提醒”“感觉很开心,好像时间过得很快”;绝大部分比较差的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反映“不敢说,怕说错了老师批评”“犯了错误老师严厉批评”“感觉提心吊胆,好像时间过得很慢”。
        由此可见,教师不同的面部表情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氛围。所以,教师要用和蔼的面部表情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实践证明,微笑是学生公认的“最亲切”的面部表情,能够拉近师生心理距离,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的有效方法。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进入教室的时候,面带微笑非常必要。
        2.设置悬念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创设悬念不仅是语文课堂导入的主要方法,也是要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方法。笔者在课堂教学观察中发现,受应试思想的影响,有些教师教学中仅仅关注语文考试的知识点,不关注语文教学的课堂氛围,认为营造课堂氛围是“节外生枝”“浪费时间”。结果发现,教师平时教学也没少下功夫,学生也学得很辛苦,但是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殊不知,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课堂氛围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顾明远先生说得好:“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消磨时间的苦役。”为什么教师花了很多时间讲语文知识点,学生考试的时候仍然答不出来,其主要就是学生学习时没有良好的氛围,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心不在焉,甚至感到很痛苦,怎么可能学得牢固?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而设置悬念,最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3.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好说、爱动是儿童的天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互动是教师常用的手段。互动的关键有二:一是“互相”或“相互”作用,二是“思维动起来”——想,“语言动起来”——读或说,“行为动起来”——写。要注意互动的有效性,不能为互动而互动。有效互动的策略是对话,对话是思想的交流,是心与心之间的“桥梁”,能够很好地活跃课堂氛围。游戏是对话的特殊形式,在营造课堂氛围上有主导的作用。小学生有爱玩游戏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融入游戏环节,营造积极课堂氛围。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注重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游戏,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具有多种价值,语文教师应积极实践营造课堂氛围的策略。但要注意的是,营造课堂氛围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认为课堂氛围好,教学就一定有效。
参考文献
[1]黄义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小学生作文辅导(看图读写),2020(3):27.
[2]李珍.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3):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