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上   作者:王元萍 孟宪东
[导读]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并做好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其不仅可以帮助小学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找准自己学习的目标,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正确的方向。

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六道江镇中心小学  王元萍  孟宪东

摘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并做好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其不仅可以帮助小学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找准自己学习的目标,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正确的方向。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接受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和行为观。鉴于此,教师在学科教学期间,既要从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提升入手,以增强学生对生涯规划教育的了解程度为基准来展开学科教学工作。又要关注和提升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意识,通过将生涯规划教育渗透到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之中,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提升自身的生涯规划能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生生涯规划;具体方法
        从目前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在农村地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当中的应用和渗透情况来看,还是有不少的问题存在。其一,部分教师认为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为时尚早,不仅没有对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予以关注和重视,同时也很少将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落实到实处,渗透到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之中。其二,则是农村地区的小学学生自身的生涯规划意识薄弱,不仅对于自己该如何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缺乏一个明确的规划,同时对于自己的定位和认知也不清晰,始终不明确自己该如何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面对此种情况,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和说明:
        一、关注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提升,增强学生对自身的了解程度
        自我认知,包括认识到自己喜欢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其具体的潜能在哪里,优势与劣势又是什么。它涉及到小学学生的个性、爱好、能力以及价值观。农村地区的小学学生能否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是教师将生涯规划教育渗透到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的关键所在。而想要增强学生对自己的了解程度,需要教师从培育和提升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出发,结合时事,着重去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自我规划和自我建设的方式方法。
举例来说,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当中,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当前农村地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情况,根据学科教学的需要来明确自己该如何更好的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等等。另一方面,则需要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评估。尤其需要从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以及能力入手,对自己进行系统化的评估,从而在评估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二、强调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意识,提升小学学生生涯规划能力
        新课程改革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当中的推进,让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和重视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提升。而想要在农村地区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还需要教师强调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意识的启迪,并将其落实到实处,渗透到具体的学科教学当中。
举例来说,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工作当中,一方面,需要教师建设具有学科群性质的课程体系,着重改变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缺失的问题。另一方面,则需要将培育和启迪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渗透到具体的学科教学之中,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树立起一定的职业规划意识,提升自身的自我规划能力。
        三、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活动,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成效
        为了强化农村小学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除了需要指导学生正确的去认识自己,明确自己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该如何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还需要带领学生充分认识外部的世界,了解并掌握更多的和教育有关的信息。而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支持。为此,教师在学科教学期间,需要关注和重视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举例来说,在学科教学期间,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资源优势,通过各种信息获取渠道来帮助学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充分的了解外部的世界。在此期间,教师需要让学生就自己的学习目标,绘制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学习的蓝图,比如,制定学科学习目标,并在目标的指引下,促使学生更加充实,更具方向感的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让学习更有目标和动力。另一方面,教师则需要多开展一些可以有效锻炼学生,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比如,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期间,开展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宣传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勇于参与,从而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提升。
        综上所述,对于现阶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说,将生涯规划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科教学当中,其不仅深刻践行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方向,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为农村地区小学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鉴于此,教师在学科教学期间,需要将生涯规划教育渗透到具体的学科教学当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树立起一定的生涯规划意识。当然,为了让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更具效果,教师还需要建立以学校、家庭和社会为基础的生涯教育模式,而且还要有效的促进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协作。
参考文献:
[1]刘常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夏教师,2020(15):50-51.
[2]甘启颖,王焱.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及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4):12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