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中情感教育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上   作者:林淑婷
[导读] 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内心情感在不断变化,但是幼儿本身并没有调整情感的能力,因此要通过专业的引导来帮助幼儿认识自身情感。

德化县浔中中心幼儿园  林淑婷

摘要: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内心情感在不断变化,但是幼儿本身并没有调整情感的能力,因此要通过专业的引导来帮助幼儿认识自身情感。因此幼儿教师应在游戏中融入情感教育内容,使幼儿能够在特定的情景中通过体验游戏活动来面对自身的情感因素。为此教师从“教育时机”、“情感能力”、“处理情绪”这三方面,对幼儿园游戏中情感教育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情感教育;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的个体情感需要受先天性因素的影响,三到六岁的儿童普遍存在依恋感、自尊感、好奇感等感情因素,但这些具体的感情因素却不能一直为幼儿带来益处,幼儿园是幼儿从个体到集体的第一重要场所,在这里幼儿能够接受专业的教育引导,使幼儿能够将不利的情感因素转化为有利的情感因素,因此需要幼儿教师能够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捕捉情感教育时机,从而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情感指向,与此同时还要在游戏互动中培养幼儿的情感感知能力,使幼儿掌握与人相处的技能,除此之外还要在与幼儿共同参与游戏中引导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处理消极情绪,为此教师以“捕捉情感教育时机”、“培养情感感知能力”、“耐心引导处理情绪”这三方面为切入点,对幼儿园游戏中情感教育策略进行具体阐述。
        一、游戏中途捕捉情感教育时机
        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中容易暴露最原始的情感,使其在遇到问题时常掺杂各种各样的情绪,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及时捕捉情感教育时机,以当下所发生的状况为教育情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为此教师采取相应举措,例如:教师会观察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时的一举一动判断其是否遇到了问题,在询问清楚状况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幼儿解决当下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学会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调整情绪。教师以一次教育经历举例,在带领学生参与“拍篮球”的游戏活动中,班级内一名幼儿不小心将篮球砸到另一名幼儿的脚上,两名幼儿为此起了冲突,教师借此机会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对被砸的幼儿说:“小朋友是不是被砸疼了?砸到你是这位小朋友的不对,但是我们在责怪他人之前应先确认对方是否是故意这样做的,游戏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磕磕碰碰的现象。”紧接着又另一名儿童说:“老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但是对别人造成伤害的时候要有认错的态度,无论怎样这位小朋友都被砸疼了对吗?”听完教师的教导这名幼儿转身对被砸的幼儿说:“对不起,砸疼你了,原谅我好吗?”被砸的幼儿擦擦眼泪说:“没关系。”两个人又欢乐的投入到游戏中。
        由此可见,教师抓住真实情景时机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情景教育,使幼儿解决自身情绪问题的同时还产生了团结友爱的意识。



        二、游戏互动培养情感感知能力
        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的引导方式使幼儿将自身的情感因素转化为情感能力,学会感受他人给予的爱同时也学会给予他人自己的爱,从而使幼儿养成谦逊、乐观的良好品格,并且形成能够换位思考的情感能力。为此教师采取相应举措,在与幼儿进行游戏互动中寻找培养其情感感知能力的契机,例如:教师在角色扮演中安排“病人到医院看病”的情节,由幼儿来扮演病人与医生两个角色,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扮演的病人因假装生病而露出痛苦的表情,从而引起医生扮演者幼儿的同情心,教师借此机会对小医生说:“病人一定很痛苦,我们要给予他特殊的关照对不对?”小医生立刻从言语与动作上做出关爱他人的表现,教师以此来引导幼儿形成理解他人、关爱他人的情感能力。
        由此可见,教师应在游戏活动中通过与幼儿互动的形式来为幼儿传输展现情感能力的技巧,使幼儿逐渐形成情感感知能力,学会理解他人并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以此来促使其情感的健康发展,从而促使幼儿得以身心全面发展。
        三、参与游戏耐心引导处理情绪
        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因幼儿的社会经验浅薄所以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教师应在游戏的过程中耐心引导幼儿解决问题,并掌握处理情绪的方法。为此教师采取相应举措,例如: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积木搭建”游戏活动时,有些幼儿会因搭建不成自己想要的模型而产生烦躁的情绪,甚至出现气急败坏摔玩具的现象,在遇到此类情况时教师并没有对幼儿进行呵斥与训导,而是从疏导幼儿消极情绪的角度出发,帮助其解决当下所遇到的问题。比如教师会就幼儿摔积木的现象,首先询问幼儿发脾气的原因,得知其因不能搭建出想要的模型而生气之后,教师观察幼儿想要搭建的模型图示,然后与幼儿一起按照图示重新搭建模型,经过两人的合作最终搭建成功,这时教师会告诉幼儿:“你看,现在我们把它搭建好了,小朋友要记住事情总会有解决的办法,但在遇到问题时首先应寻求爸爸妈妈的帮助或寻求老师的帮助而不是用发脾气来表现你遇到问题了,这样才能解决问题对吗?”这名幼儿平复情绪后认真聆听教师的话。
由此可见,教师应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引导幼儿合理处理情绪,寻求科学的解决方案,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总而言之,教师要想在幼儿园游戏中有效进行情感教育,首先应具备洞察情感教育时机的能力,其次则要在与幼儿进行游戏互动中培养其形成情感感知能力,最后则要在参与游戏中引导幼儿处理消极情绪,找到科学解决问题的方式,以此在游戏中有效进行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张菊英.谈德育教育在大班幼儿一日活动的渗透[J].青春岁月:学术版,2014.
【2】王彦波.幼儿园游戏中情感教育研究[D].现代幼儿教育,2019(10).
【3】樊俊清.幼儿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现代交际,2014,(11):121-122.
【4】裴晓燕.浅谈幼儿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15):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