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初中生焦虑心理的缓解对策 赖瑞义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上   作者: 赖瑞义
[导读]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每个人都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冲击,如今国内疫情防控转为常态化,很多学校已全面复学。

福建泉州德化第五中学  赖瑞义

摘 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每个人都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冲击,如今国内疫情防控转为常态化,很多学校已全面复学。初中生既有青春期发展的任务,又经历着疫情冲击及疫情所带来的延期开学、长期居家、线上学习等非常规性变化,同时更要面临复学后各种学习压力。那么,复学后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学校要如何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帮助学生快速恢复心理平衡,及时化解心理危机,做好复学适应,促进校园心理安全?这是当下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对疫情期间初中生焦虑心理的缓解对策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疫情期间;初中生;焦虑心理;缓解对策
        初中教育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教育部的统计显示,近几年来我国初中毕业生人数每年基本维持在1400万人左右,这其中绝大部分学生将通过中考途径进入高中阶段学习。中学生应该如何进行居家学习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以往的研究表明,学生在家学习的效率比在学校教室里学习的效率要低很多。尤其是在初三临近中考阶段,学生会不自觉地产生心理压力,这时候恰当地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改善心理焦虑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老师实时观察学生心理状态,及时进行疏导
        初中这一学习阶段,对于每个学生及家庭来说都是十分关键的。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学校不得已推迟开学时间,这意味着学生将无法接受传统的课堂授课。尽管教育部为了更大程度上保障学生的学习,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政策方针,但即使这样,老师先前制定的学习计划完全被打乱。线上教学的开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及学习效果有了差距,使得学生及家长产生担忧,以致有的学生出现心理焦虑问题。这时候学校和老师的作用就尤为重要,学校应该合理安排网络教学任务,相应地加入心理辅导课程,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针对产生心理焦虑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工作。
        那些有心理焦虑问题的学生,往往会在上课的时候表现出紧张害怕等情绪。所以,任课教师应该在授课的同时,注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心理变化历程。对于那些表现异常或者反常的学生多加关注,超过两次发现学生不正常就要立即与其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确认学生存在或者潜在的心理焦虑问题时,要及时为该生提供适当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这也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
        二、家长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引导孩子正确的心理状态
        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引导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放平心态,从容地面对问题有一定的效果。如果说,父母不能正确管教自己的孩子,仅一味地制约孩子的行为,孩子的心理就会变得越来越脆弱,从而产生心理焦虑。


但如果父母尽好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常常关心鼓励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自信心将会不断提升,独立学习的能力也将会有所提高。所以,家长在防控疫情的这段期间里,应该合理地与孩子进行沟通,保持好孩子的心理状态,不去过多干预孩子的学习生活,对孩子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多讲鼓励性的话语,肯定孩子的行为。
        在孩子进行完一天的网课学习之后,不仅身体产生疲惫,心理也会变得劳累。这时候家长应该尽量多地给孩子一些自己的空间与时间,让孩子放松一下自己,不要过分要求孩子做某些事情。同时,家长要知道,脑力劳动的辛苦程度不亚于体力劳动,为此应该给孩子适当的调节时间,做些有营养的饭菜给孩子补充养分,这不仅能促进家庭关系的和睦,也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三、学生多与老师交流,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政策让很多名师开始通过网络进行免费教学。学生课上没有听懂的知识,可以通过网上的资源进行再次学习;有些学生因为老师讲课快,自己没有听明白而感到烦恼,从而使心理压力变大,学习兴趣下降,产生心理焦虑问题。这时候学生不应该自暴自弃,相反的,学生应该积极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
        由于网上教学,师生间无法进行互动,老师对课堂进度的把握也有些偏差,可能会不自觉地加快讲课速度。这时候有些学生会觉得老师讲课太快,自己无法做好相关的笔记,开始手忙脚乱,急躁不安,一节课下来几乎什么都没学会。这时候学生应该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向老师反映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而不是自己在一旁焦虑烦躁,到最后什么也没有学会。
        四、结束语
        疫情期间,初中生的学习问题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心理焦虑问题。这时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配合,帮助孩子解决心理焦虑问题。一方面,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并给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另一方面,家长做好疫情期间学生的后勤保障工作,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孩子保持正确的心理状态。我相信,在老师和家长的配合下,一定可以成功应对初中生的心理焦虑问题。
参考文献:
[1]赵春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8):12-14.
[2]余倾向,曾艺敏,卢文洁.新冠肺炎疫情期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江苏教育,2020,32(4):44-47.
[3]文艳萍.基于MHT 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以东莞市W 中学为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8):54-60.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常规课题 ”新冠疫情对在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应对策略探究 ”FJJKXBk20-903”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