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教育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上   作者:柯美琴
[导读] 系统分析STEAM教育的内涵与理念,通过对实践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

福建泉州德化龙浔中心小学  柯美琴
 
摘 要:系统分析STEAM教育的内涵与理念,通过对实践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设计与建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开展提供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案例,进而改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
关键词:STEAM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评价
        STEAM教育理念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学科教学的重书本知识的超学科教育概念,它注重实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西方传至我国后给我国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重大影响。近几年,在小学教育活动中,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下的实践教学策略的探索步伐从未停歇,本篇文章将针对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情进行探讨,并对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进行探索。
        一、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情分析
        我校教学风格独树一帜,且学校教育理念相对开放,并且我校严格遵守教育部课程指导纲要,严格按照小学各阶段的课时标准上课。
        经过分析与协调,最终将我校5年级作为教学对象。5年级学生正处于对世界的好奇阶段,他们具有爱探索、爱发现、爱冒险的特点。他们对外界世界的认知具有非常强烈的欲望。而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它具有自身独特性,可以满足学生对世界认知的欲望。并且5年级学生已有基础的科学素养、工程思维、技术使用、艺术探索以及数学思维。并且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之前四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前提铺垫,更容易理解并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内容,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能有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也会主动提问。在想象和主动学习的前提下,结合STEAM教育方式,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教学顺利进行。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无固定教材,因此根据参考、研究及分析设计了一节基于STEAM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趣味万花筒》。该课程涉及STEAM教育中的5个方面: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掌握“凸透镜的折射原理”“实际运用算术问题”等。本节课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娱乐游戏中可以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对于光的反射也有了新的认识。通过欣赏、观察、研究、思考并制作万花筒从而学习光的反射原理。在学习过程中,将5种不同思维的学科融合到一起,不仅可以在生活经验中探索科学的奥秘,在理性运算中也会有艺术的灵感迸发。
        二、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本节课虽然是研究并探讨光的反射原理,但以动手实践为主,需要学生根据光的反射原理自己制作并设计万花筒。
        因此在进行教学环节时,采用的教学模式为:问题解决与探究发现相结合的模式。不仅要求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要有小组学习,小组合作的能力。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讨论法、讲授法以及任务驱动法。学生可以在实践操作与直观感知中掌握光的反射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中。另外,教学组织形式为小组合作学习与班级授课的组织形式。在大班授课的同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团队学习中愉快地进行研究探讨。下表主要为涉及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



        教学过程设计。通过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本课用时:一课时。主要由三个教学任务组成:欣赏、研究万花筒;分析探讨万花筒中蕴含的原理;设计并制作万花筒。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成三个阶段:课前、课上、课后。教师在上课前需要布置相关学习任务,学生通过预习相关知识,对本节课学习内容有一个大概了解,并且能提出问题,针对自己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应该带着问题上课。课上,教师根据教学策略组织教学,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微课、投影仪等,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并欣赏万花筒,引导学生学习万花筒中蕴含的光的反射原理,最后有序组织课堂,带领学生按照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并制作自己的万花筒。任务练习是STEAM教育的核心,从设计、选材、测量、调整、美化整个环节需要小组成员相互合作、提出建议。跨学科的任务驱动和合作实践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增加学习积极性、提升乐趣,同时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作能力。其中,任务练习包括:画图拟设计万花筒模型、选择制作万花筒适宜材料、测量计算反光镜安放角度、调整万花筒结构、美化加固万花筒。在课后,教师应为学生布置拓展训练,布置相关学习任务: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跨学科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设计。本节课所应用到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师及学生查阅的相关资料、与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五大领域相关的各种方法、知识与技能。以及准备这节课的所有视频资源与教学课件。例如在课上播放万花筒的制作视频,不仅能让学生对操作过程更加清楚明晰,也能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在进行制作万花筒环节中,师生需要提前准备相关制作工具,在装置万花筒过程中,因为涉及到三棱镜、毛玻璃等锋利的材料,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
        在进行制作万花筒环节中,师生需要提前准备相关制作工具,在装置万花筒过程中,因为涉及到三棱镜、毛玻璃等锋利的材料,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另外,教师教学之前,应保证工具与材料准备齐全、教学资源配置到位,备课充分,没有遗落。如果教学中有错误之处,一定及时改正,以免教学出现错误。时间安排合理,能够保证课堂秩序。
        三、教学评价设计
        教师针对学生制作出的万花筒进行测评,并给予中肯建议。另外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应多元化。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包括小组间评价、小组内部评价以及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主要从学生对STEAM教育理念的认知与理解程度及跨学科思维和创造能力全面评价学生。评价内容包括光反射原理掌握情况、美观度、实用性、参与度和创意贡献度。每项评分为0~5分,由组外同学、组内同学、自己和教师分别评分。
        综上所述,STEAM教育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提供新型的整合模式。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涵盖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五种学科领域有效的重构及整合。因此STEAM教育更便于教师对课程进行学科整合,剖析学科间的内在联系,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进行主题研究时,学生将会增强相应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邓才宝.steam 教育下的综合实践教学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05):183-185.

本文系2020年泉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基于STEAM教育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QJYKT2020—197)的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