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法增效初中生物课堂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上   作者:吴汉民
[导读] 初中生物,过去一直使用的教学方法是非常传统的,应试模式下,教师倾向于将知识填满课堂,让学生在题海战术下,了解各种问题的处理办法。

福建省厦门市竹坝学校  吴汉民  361100

摘要:初中生物,过去一直使用的教学方法是非常传统的,应试模式下,教师倾向于将知识填满课堂,让学生在题海战术下,了解各种问题的处理办法。可现实却是,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养成固化记忆,在考试中拿到还可以的分数,不过该方法并不能让学生彻底掌握知识。许多学生读死书、死读书,无法将知识应用在生活。为此,新时期背景下,教师应当用更具启发性、引导性的方法教学,问题教学恰好能够满足要求。本文以初中生物为例,分析问题教学法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问题教学;初中;生物教学
        前言:发现问题的难度远比解决问题的难度要大,同时也更加重要。解决问题,只需要调动过往经验即可,有些时候是主观判断,有些时候是幸存者偏差。而发现问题的前提却是,学生需要充分掌握知识点,了解知识本质,只有这样才能提出合理的问题。有了思考的过程,知识才能变成自己的能力。初中生物教学,需要注重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在不断思考中,吸收与学习知识。
        一、初中生物课堂中的有效提问作用分析
        生物教学中,提问是非常好的手段,能够让学生思考。教师需要多研究和探究问题。教师提问时,不能盲目,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良好效果[1]。
        (一)引发学生生物知识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有了兴趣以后,才能主动学习知识,兴趣可以支持与激励学生,让学生更认真、主动学习。学生产生生物知识与学科学习兴趣以后,能够深入其中,表现出探究欲望和热情。
        比如在学习《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内容时,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同学们平时是怎么闻到气温以及了解物体形状、大小和特征的。大家有没有发现,即便我们闭上眼睛,用手触摸也能对物体的形状形成大致的判断,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这些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瞬间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主动加入到讨论当中,能够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自主学习探究知识
        学习,实际上是思考以及知识迁移与存储的过程。思考问题的前提是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2]。储备知识的前提则是对问题进行思考。初中时期,学生阅历不足,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教师使用问题教学方式,能够串联知识联系,引导学生积累知识与思考。学生有了思考与积累知识的过程,就能思考和想象。此时如果解决不了问题,问题就会变成学生内心的坎。遇到问题,学生自觉翻书以及寻求其他人的帮助,在探究中对知识建立深刻印象。
        (三)准确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应强调的是,课堂教学是双向、互动的,提问、互动与设问都是师生交流手段。在提问中,学生才能了解教师想法与意图,进而把握教学内容与知识重点。在提问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就能知道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四)巩固基础
        除了讲解新知识使用提问能够推动教学进度外,复习环节同样也需要提问。有别于新课教学的时候,复习课提问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巩固知识,帮助学生回顾理解知识内容。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思路
        应说明的是,课堂提问并非无章可循,其实现了对教学内容、理解和目标的深度把控。深思熟虑后,教师提出合适的问题,针对性引导学生,才能体现提问价值[3]。
        (一)围绕目标提问
        对于生物教学来说,教学目标属于核心内容,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明确教学目标的提问,才能体现提问作用。
        比如在学习《人的生殖》中,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发育过程、生殖行为。教师提问时候可以询问学生:“同学们,为什么大多数生物的繁衍,都需要公母双方的参与,如果只有一方参与,是否能够生出孩子。”听到这个问题以后,学生开始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渐理解了生物的受精过程。
        (二)围绕教学难重点合理设置问题
        生物教育中,问题的合理使用十分重要。问题有启发性特征,教师需要做好问题启发,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比如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习中,教师梳理难重点,提出有引导性的问题。如:“同学们能不能说出一些例子,证明环境对于生物的生存有影响。”在提出问题以后,学生展开了组内讨论,在探究搜集资料中,解决问题。之后配合教师的讲解,学生就能对知识建立深刻印象。学生在问题中形成了学习思路,在教师的讲解中,对知识建立了深刻印象。
        (三)讲解新知结合旧问题
        新知识其实是对旧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为了提高新知识学习效率,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结合旧知识。旧知识和新知识的衔接,能够帮助学生复习知识的同时,增加新知识理解。学生在复习与学习期间,融合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学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就可以引出《植物细胞》的知识点,教师提问学生植物细胞由哪些部分构成,帮助学生回顾了知识,衔接了新旧知识关系。
        结语:
        初中时期,生物教学中需要教师合理设置问题,让学生增加知识理解,活跃学生思维。这样教师就能更好的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实现教学进度的有效控制,对学生来说,是良性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洁.初中生物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21(04):80.
[2]欧阳海林.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挫折教育[J].科技资讯,2021,19(11):180-182.
[3]邱华金.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景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4):280-2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