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人工智能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上   作者:苏立昆
[导读] 当前,我国不同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及发展存在着极不平衡的问题,主要是在中西部地区,重点是农村、边远及贫困地区,如何促进教育公平显得愈发重要。

瑞安市教育局  苏立昆

【摘 要】当前,我国不同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及发展存在着极不平衡的问题,主要是在中西部地区,重点是农村、边远及贫困地区,如何促进教育公平显得愈发重要。文章基于区域教育资源的差异化视角,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中西部地区教育公平的实现路径及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教育资源不均;教育改革;人工智能;实现路径
        一、引言
        科技与教育二者之间关系密切,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并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教育对科技也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教育科技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具体来看,东部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最多、发展程度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为落后,形成了区域教育发展参差不齐的格局现状。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在逐渐发展并日趋成熟,在区域教育资源差距较大的背景下,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弥合缩小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与东部地区的教育差距,对于提高中西部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推动区域间教育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特征
        人工智能是一门利用计算机技术赋能机器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科学,包括声音图像识别、判断决策和自主学习等方面,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目前,人工智能研究主要依靠大数据和高性能计算技术的支撑,在教育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当前主要用来为学生提供学习辅助、测验评分、智能答疑等方面的帮助[10]。此外,人工智能可以跟踪记录学习过程,及时反馈给学习者进行调节,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而教师能够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采集教学数据,使教学等日常工作全程数据化、可视化,因此可以将大量重复性的工作交给人机进行处理,大大解放教师的时间,使其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新性教学活动中。
        目前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较多的是专家系统,包括智能教学系统、智能化考试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智能教学系统可以将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成果经过智能判断、分析、整合,最终形成一个全面的教学系统[。智能化考试主要指引入专家系统进行智能组卷,根据个体的差异性和特点进行反馈训练,全程都是智能化、自动化的出卷、评测,从而提高考试和学习的质量。虚拟现实技术主要集中于虚拟课堂及虚拟实验等方面,虚拟课堂主要是可以将东部地区老师上课的实况同时向中西部地区课堂传送,实现异地同课,让学生能够及时共享教学资源。此外,对于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学生,可以利用虚拟技术让他们进行相关的课程实验,达到与真实实验一样的效果。
        三、教育公平实现路径
        对于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边远及贫困地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教育落后的追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目前,已经有相关的人工智能应用系统在进行实践探索,未来中西部地区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需求及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智能系统及平台的搭建。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逐渐成熟完善,搭建人工智能教学平台,专门用于区域之间教育资源的传递共享,其功能类似于MOOC,但是初期主要目标是帮助国内区域间教育的发展,后期可以尝试与国外优秀教育资源的对接。主要是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输送,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进行反馈交流。有了共享智能平台作为支撑,相当于为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铺就了一条成功的道路,可以进行双向的信息传递并形成循环交流的模式。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人工智能平台的搭建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引导者,同时教师是教学之本,是教育的关键节点。新时代高素质教师人才拥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思想意识,能够将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成效发挥到最大,也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应用趋势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条件下,高素质教师可以将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与自身实现高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人机的高效协同,将中西部地区的教育逐渐向数字化教育过渡,为未来中西部教育数字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优质资源共享。除了平台的建立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还需要将优质资源向中西部引进,包括东部地区、甚至是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相关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可以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及时、便捷、高效地辐射到偏远地区,让这些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同时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个性化教育。此外,随着5G 技术的建设发展,通过远程实时直播教学的模式也将逐渐变为现实。只有将优质资源实现共享,才能真正意义上使中西部地区教育从根本上实现转变发展。
        四、对策建议
        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给中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为了抓住这次机遇,对促进中西部教育提出以下相关对策建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优质企业
        首先,推进完善中西部地区信息技术设施的建设,重点加强对偏远、贫困地区的覆盖面。其次,着重引进相关配套的软件设施,使软件和硬件设施能够齐全,从而保证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对接。最后,与优质软件和硬件企业签订战略发展协议,因此保证软硬件设施可以及时更换设备,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与发达地区的同步技术对接。为此,政府可以出台相关产业优惠政策,吸引优质企业入驻中西部地区,为推动整体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多渠道吸引高素质教师人才
        教师是教育的发展之本,政府部门应当重点加强人才吸引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政府可以牵头与发达地区的学校达成战略协议,合作引进高素质教师,支援中西部教育发展。此外,政府应大力度扶持教师待遇福利建设,提高待遇门槛,以此吸引发达地区的人才投入到中西部地区,同时不定期选拔优秀教师到东部地区及国外先进学校进行学习,综合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为提高教育质量作铺垫。
        (三)建立完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在资源共享方面,首先要分析资源的需求,按照不同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向发达地区引进高质量资源;其次,要及时通过信息建设渠道,将资源一级一级地分发下去,保证辐射到所有的学校,尽可能地扩大覆盖范围;最后,重视资源库建设,将所有引进的优质资源保存到资源库中,建立资源配套体系,从而使资源可以反复使用,同时可以为优化、更新资源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单戈,杨柳.人工智能对教育方式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9(48):195-196.
[2]王竹立.技术是如何改变教育的?——兼论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18(4):5-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