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生活中的品格教育与学习策略探讨 罗利娟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上   作者:罗利娟
[导读]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学校的环境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同时家庭的影响也非常大,家庭是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空间,老师需要与家长进行协调,能够给幼儿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空间,让他们在这个空间内能够形成良好的品格,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后获得更好的成长。

石棉县幼儿园 罗利娟

摘要: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学校的环境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同时家庭的影响也非常大,家庭是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空间,老师需要与家长进行协调,能够给幼儿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空间,让他们在这个空间内能够形成良好的品格,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后获得更好的成长。生活与教学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在幼儿阶段,教学融入一日生活,幼儿需要双方的良好推动,所以老师应该协调好两个空间,合理运用,让幼儿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生活;品格教育;学习策略
        正文:品格教育在任何一个教育阶段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品格教育可以说是贯穿教育发展始终的一种教育,品格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更多的是让幼儿在思想与道德方面形成良好的行为与习惯,能够有一个正能量的思想,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指引幼儿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有一个更全面和完善的发展,才可以让幼儿在整个学习道路上有一个更全面的提高,只有有了良好的品格,幼儿才会在成长的路上是笔直的,才可以免受其他诱惑或不利影响的侵害。
        一、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培养幼儿的生活品格
        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将游戏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当中去,将幼儿的生活加入有趣的游戏。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在学习和生活时都非常喜欢进行一系列的游戏活动,比如扮演游戏,设计需要的故事情节,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加深幼儿对事物对错的认知等。要投其所好,要能够抓准幼儿的学习兴趣点,可以以幼儿的兴趣点为中心来进行教学和生活品格的培养,让幼儿既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能够有一个好的习惯和思想的形成。而且对于幼儿来说,老师举行有趣的游戏活动,也是在给他们一个与学习世界更好交流的窗口,给幼儿一个比较充实的学习空间,避免死板的教学。这样也会给一开始接触学习的幼儿产生更积极的影响,给他们更好的引导,让每一位幼儿可以在良好的引导下,培养出更好的品格。
        例如,老师可以多与幼儿沟通与交流,多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去了解他们在这个时代中有什么样的喜好和倾向,也多去了解幼儿的性格,能够充分调动每一位幼儿的学习积极性,然后让他们在进行游戏的时候,可以充分的进入到游戏情境当中。当然,老师设置游戏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幼儿的良好品格,也是为了促进幼儿更好的学习,所以老师设置的游戏就需要不仅是游戏,而且是可以引导幼儿更好学习与培养品格的游戏。老师可以在课堂当中,让幼儿能够以游戏来了解到相关的生活品质,比如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布置相应的室内环创,这样也会更好地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中,老师可以展现出相关的图片,视频,这些图片和视频是可以传递正能量的,也有一些不好的行为,这些图片和视频展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能够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有一个自我的分析与思想的表达,这样幼儿会在表达的过程当中形成良好的思想,也会潜移默化的在自己的表达中有一个更正能量的想法,而且幼儿与幼儿之间互相进行思想的表达,也会更好的使游戏的整个过程贴合幼儿的发展,给幼儿创造更好的学习空间。
        二、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在培养幼儿生活品格的时候,老师也一定要注意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因为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在幼儿阶段,幼儿与家长的接触更为密切,因此不仅老师要做好推动幼儿品格培养的工作,还要与家长达成一致的思想,让家长更好地去推动幼儿的发展,形成更好的品格。老师应该利用各种交流方式,经常与家长进行一些互动合作,了解幼儿在家里的行为习惯的表现,也让家长知道幼儿在学校的品格教育的内容,能够以家校活动来推动幼儿更好的成长。



        自从疫情开始,幼儿园很多活动变成了线上活动,但是这并不影响家校交流,同样可以开展多种品格教育活动。例如,亲子阅读红色故事,捐献优秀绘本,爱心捐款,讲礼仪故事等。家长可以通过拍照或者视频记录孩子的表现,老师能够及时的去搜集幼儿的信息,可以从家长那里得到幼儿最真实的信息,及时给予幼儿表扬和鼓励,有效提高幼儿的积极性,更加积极向上的去学习好的行为习惯,懂得更多的道德规范。在与家长沟通时,以这些信息为重点,可以布置好交流活动的各个环节。老师可以将这个活动取名为家校合作会,会上的重点就是探讨如何去培养幼儿的品格,老师需要针对幼儿在家中的一些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评,比如有些家长过度溺爱幼儿,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委婉含蓄的与家长进行沟通,能够让家长明白溺爱幼儿,对于幼儿品格的培养是不利的,孩子会不懂得去换位思考,养成以自我为中心,固执等性格习惯。老师要与家长达成一致,在家中要让幼儿参与到家务劳动中去,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通过家务劳动来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体会到他人的辛苦,和懂得去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让每一位幼儿都可以意识到自己作为家中的一份子,愿意为家人付出,能体会付出也是一种幸福,懂得换位思考,需要尽一份力量去给家庭创造一些影响,这也会从小就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品格。而且在整个培养的过程当中,家长不需要太过于管束,要给孩子留有一些空间,让幼儿自己去独立的发展,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即可。在家校合作会的时候,老师也可以将幼儿在学校中的情况如实的报告给家长,让家长也能够了解到幼儿在学校中呈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样态,让家长对幼儿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这样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家校合作也就会更好的达成,效果也会更好,而且通过这个家校合作会也会更全面地去了解每一位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情况,让孩子之间相互学习,促进我们在接下来培养幼儿良好品格的工作当中,有更全面的措施。
        三、以合作为主要形式,培养幼儿的品格
        在生活当中有很多突发情况,需要幼儿自己去面对,也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幼儿和他人一起去处理,而且幼儿与幼儿、幼儿与家长或者幼儿与老师之间都会有一个合作互动的过程,而每一个过程如何去达成就需要幼儿自己去进行揣摩和思考。在幼儿阶段,老师需要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能够让幼儿有一个真诚待人,谦和处事的原则和品格,可以让每一位幼儿有一个团结集体的意识,这也是培养幼儿良好品格的重要方面。老师可以以合作的方式让幼儿去培养这些品格,让幼儿意识到这些品质的重要性。
         四、以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培养幼儿的生活品格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必然要经历由学校到社会的这样一个阶段,虽然幼儿不需要太早的去接触社会,但是老师也应该提供一个窗口,让他们与社会接轨。让他们在与社会联系的时候,也培养出相应的生活品格,也可以掌握一些学习的技巧与方法。
        结束语:
        幼儿的生活品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老师与家长要共同重视起来,家园合力,要在每日生活中去引导幼儿品格的培养,让他们能够在解决和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可以一直保持一颗宽容、真诚、善良之心,只有内心当中是纯洁的,幼儿才能够有更好的生活品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基于绘本教学的大班幼儿生命教育实践研究[J]. 马立秋.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11)
[2]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研究[J]. 赵越,夏腾.  教育观察. 2020(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