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明超
温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南省焦作市454850
摘要: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如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都属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具有节能、环保、低碳的优势,所以国家对此也十分支持,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也十分迅速。汽车产业发展的变化对中职汽修专业教学就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背景下,对教学进行创新和优化,是目前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而就实际来看,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历程较短,所以很多中职学校在应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时并不算十分理想,比如没有丰富的经验、新能源汽车相关课程较少、教学质量不高等。这显然不利于新型高素质汽修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也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背景下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对此,中职汽修专业必须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教学探索。
关键词:中职汽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教学
1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时间短,起步较晚,在汽车生产制造方面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中国的汽车产业虽然很大,但缺乏核心竞争力,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新能源汽车的出现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大力支持,中国在研发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制造和工业技术研究。通过大量研发人员的努力,研发人员和设计师,中国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得到迅速推广。各种新能源汽车产品包括混合动力、纯电动和其他类型。这些不同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在耐久性、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方面都有很大的保证,这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越来越大,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无论是战略制定、研发、创新,都有相关政策指导和支持;研发和设计,以及国家补贴。2010年以来,我国各部门共出台了16项相关扶持政策,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此外,2019年7月,中国教育部还制定了明确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也为中国汽车专业新能源汽车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做出了明确定位。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标准,制定了相关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了教育方法和内容,为中国新能源产业提供了更多的专业人才。
2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背景下中职汽修专业面临的挑战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在技术和结构上存在很大差异。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相应的汽车维修人才也有很大的需求。基于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差异,传统的汽车维修专业人员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维修和售后的需求。因此,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汽车维修专业人才明显短缺。而且,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从事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的人才缺口将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培养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然而,中等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的现状并不十分理想。例如,许多学校没有根据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设置与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的课程或专业。虽然一些学校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背景下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和专业,但缺乏教学经验,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都不是很理想。一些中等职业学校不重视汽车维修专业的改革创新,缺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意识。基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和中等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的现状,可以说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3中职汽修专业应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教学策略
3.1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下,就要求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具备相应的新能源汽车汽修知识、技能,否则学生未来将难以满足汽车行业发展需求。基于此,为了更好的提高中职汽修专业教育质量和效率,实现对人才的全面培养,中职学校就必须基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对中职汽修专业课程进行优化和创新。
首先,中职学校要加强开发新能源汽车专业相关的课程体系。在开发课程方面,中职学校要紧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未来趋势来开发不同的课程,具体课程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如“新能源汽车构造”、“动力电池与驱动电池”、“新能源汽车节能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故障”等。新能源汽车相关课程应该包括理论知识培养与实践技能培养两个方面。为了保证课程构建的科学性和全面性,职业学校可以与其他学校合作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也可以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合作,通过交流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前沿知识与技术来开发课程。其次,在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中职学校需要侧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职汽修专业是一项以实践为基础的专业,所以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课程设置也需要强调将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对实训课的优化,建立实训基地及实训教室,制定校企合作实训计划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新能源汽修实践能力。
3.2专业教学实施
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育的新内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中等职业学校和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为了实现专业教学,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根据新能源汽车的专业特点,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包括教、学、做、考四个环节。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根据教学各个环节的需要和要求,利用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设备等专业教学资源来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将抽象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形象的展示,使知识更加简单易懂。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而不是盲目灌输和强迫教学。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通过各种实践和训练,帮助学生完成理论知识的转化。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包括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和素养的评价和评价。同时,为了实现专业化教学,中等职业学校也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如与新能源销售生产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实施设备共享、产学研结合、技术推广等合作培训模式,这对提高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应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背景下中职汽车维修专业面临的挑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师资队伍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育发展的前提,也是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的主体。如果你想培养学生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你必须有相应的教学人员作为支持。传统机车与新能源汽车在动力装置、技术、概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很多中职汽车维修教师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是传统汽车,这显然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专业教育的发展。基于此,学校必须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教师水平。如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新能源汽车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组织教师进入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和工厂,通过实际联系和操作提高专业水平。此外,学校还需要加强新教师的引进。如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工厂合作,引进更多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人才作为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的培训讲师,聘请优秀的新能源汽车工程师在学校授课。同时,我们可以招聘更多优秀的新能源汽车毕业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只有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才能为新能源汽车专业教育提供更好的保障。
结论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是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通过有效引导和政府支持,从各个领域支持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更快更好。汽车维修是新能源汽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培养更多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技术人才,更好地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泓杰,余胜伦.中职汽修专业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0(16):49-50.
[2]于佳欣.中职汽修专业应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教学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20(08):242-244.
[3]陈剑波.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新能源汽车校本教材开发探讨[J].南国博览,2019(0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