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娅璐 张星
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南宁,530299
作者简介:杨娅璐(1998.01-)女,汉族,内蒙古五原人,南宁师范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张星(1997.10-),男,汉族,山东泰安人,南宁师范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
摘要: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首次提出四大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作为独具中国特色的素养位列首位。对此,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纷纷展开了有关政治认同的讨论。时政资源作为一种新颖的课程资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借助时政资源能够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贯彻落实新课标的课程理念。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运用起来存在诸多困难,效果也差强人意。因此,本文将从时政资源与政治认同的关系为出发点,就如何高效运用时政资源培育政治认同提出一些路径策略,从而更好地培育政治认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时政资源;政治认同;路径探究
一、引言
时政资源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素材,对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想利用好这个资源对学生进行政治认同的培育,就要明确时政资源与政治认同之间的关系,从二者的关系出发,更有针对性地抓住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展开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二、增强教师运用时政资源的观念意识,培育政治认同
(一)教师更新学习理念,思考时政资源培育政治认同的意义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迭代,教师需要时时给自己充电,多多关注学术前沿,掌握学科最新动态,加强自身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当前,2017版新课标颁布,时事政治教育与政治认同素养出现在新课标中,而时政资源作为时事政治教育的依托材料,需要教师多去思考运用时政资源培育政治认同的意义何在,探索出时政资源培育政治认同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使用时政资源培育政治认同,让政治认同借助时政资源的学习而落地生根,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1]
(二)教研组内教师互相交流,探索时政资源与政治认同的融合
我们每一个个体都生活在集体之中,借助集体的力量我们更容易成功。同理而言,我们每一位思政课教师是个体,教研组就是集体,我们要充分发挥教研组内教师的集体智慧。面对运用时政资源培育政治认同的观点,我们可以展开讨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注,用集体的氛围感染个体,帮助一部分对新鲜事物排斥的教师增强运用的意识。通过这样的讨论交流,思维进行碰撞,大家贡献自己的智慧,寻找时政资源与政治认同融合的最佳方法,从而少走弯路,高效运用时政资源培育政治认同。
(三)学校组织教师培训,形成时政资源培育政治认同的氛围
面对新课标中首次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各方协调努力共同落实。[2]学校作为教育教学基地,要具有前瞻意识,在教育部颁布新课标后,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全员学习和培训,准确理解把握修订后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和精神实质。在此期间,通过一些专家学者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不仅了解到四大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对其如何培育落实,也会从中受到启迪。
三、提高教师综合运用时政资源能力,落实政治认同
(一)树立以生为本理念,合理选取时政资源
教师在对时政资源的选取处理以及呈现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与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也有很大的关系。在课堂中存在一言堂和满堂灌现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因为教师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意识不强。
[3]因此,课堂教学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课堂中时政资源的选取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考虑他们的生活实际以及最近发展区,从而激发兴趣,培养学习主动性。
(二)提高教师自身水平,科学解读时政资源
时政资源选取后,在课堂中就要全方位解读时政资源,从而挖掘到时政资源培育政治认同背后共有的价值追求,这就对教师自身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自身要有学习时政资源的意识,多积累时政素材,在进行一个时政资源分析时可以迁移到类似的时政资源,从而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科学有效学习。其次,教师要自身要对时政资源有分析理解能力。时政资源具有时效性,政治认同也具有动态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在时政资源中学会分析并抽取出背后的政治认同,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最后,教师要提高自身语言表达水平,教师对于时政资源的解读终将传递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那么,教师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时政资源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对于背后的政治认同也有深入探究的欲望,所达成的政治认同效果更好。
(三)加强教师之间合作,建立时政资源数据库
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合作,共同建立时政资源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分门别类的储备一些加工整合后的时政资源,每个教师将选择优秀时政资源放入其中,定期更新数据库中的素材,共同维护时政资源数据库。这样前期准备时政资源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拥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背后包含的政治认同,更高效地运用时政资源培育政治认同。
四、完善运用时政资源的教学环节,渗透政治认同
(一)备课环节充分挖掘时政资源的价值
教师要想利用好课堂时间,运用时政资源去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那么备课就十分重要。只有充分地进行准备,才能在课堂中展示优选的时政资源,达到培育政治认同的良好效果。首先,对于时政资源的选择,教师可以借鉴时政资源数据库中的素材,选择与本课的政治认同培育相契合的时政资源,用幽默通俗的语言呈现时政资源;其次,要仔细解读时政资源,充分挖掘时政资源背后的价值,找到时政资源背后体现的政治认同素养,从而在课堂上借助时政资源,引导学生逐步思考,从中渗透政治认同素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导入环节恰当进行时政资源的选择
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顺利有序的进行奠定基础。教师用时政资源创建问题情境进入新课学习,利用视频、图片等形式呈现时政资源,而这些有时候最直观的表达了一些政治情感,这种情感可以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更加容易认同,以便达到政治认同的培育。
(三)授课环节合理设置时政资源的活动
在授课环节合理设置时事资源的探究活动,选取与本课教学密切相关的时政资源,设置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效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思考,进而全面分析观点,层层剖析,逐步渗透政治认同。在教学活动情境中,学生更加有兴趣探究时政资源,从而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政治认知,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会产生政治情感,在与其他同学讨论后可能会产生观点碰撞,在碰撞中形成自己的政治态度,而这时的政治态度如果是不正确的,就需要教师积极进行引导,端正政治态度,从而形成政治认同。
五、小结
当前,在新课标颁布和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下,本文以时政资源与政治认同的融合为切入点,基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深入挖掘时政资源培育政治认同的价值,并就教学中运用时政资源培育政治认同的困境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才艳颖.基于政治认同的思想政治课堂时政资源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2]刘英.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时政新闻培育政治认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3]鲍雨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