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军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界牌镇小学 622651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可以说是彻底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成为了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具。然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在近年来的不断推进,如何培养当代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了每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最为重视的问题。因此,在开展新时代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要把互联网+充分渗透到教学中去,并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不断挖掘教育资源,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性。文章主要围绕着互联网+时代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作为讨论核心,首先分析了互联网+给教育领域带来的影响,随后提出了互联网+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信息技术;施教措施
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以后,很多技术都融入了我国的教育事业当中,使教育方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逐渐朝着现代化和符合人才发展的需求方向所发展,然而这也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推动了信息技术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和改革。但是如何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使教育资源变得更有价值,让信息化教学方式贯穿在教学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研究的课题。因此,在开展信息技术知识的设计与构建过程中,教师不妨把知识用不同的方式呈现,促进互联网+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高质量课堂的诞生。
1.“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教育事业带来的影响
1.1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信息技术能够将以往运用的一些静态的、二维的知识内容转化为由声音、文字、图片等内容构成的动态知识。网络教学的运用不仅能够丰富教学资源,还能使教材中的知识扩展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这一程度上书本的知识能得到极大的丰富,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例如某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出了资料下载和保存的过程,不仅打破了理论讲解的思维限制,还能把整个环节直观的展现给学生,学生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也能收获更多计算机应用的转换知识,极大程度上的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广大小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堂是丰富、有趣的。
1.2对教学过程的影响
在以往的教学当中,一般都是教师设计教学流程,然后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进行知识归纳和逻辑推理,以此让学生们理清某一概念或者知识形成的过程,或者把知识的教学过程转化为情境创设、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教学模式,形成了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地位向学生的转移。然而在互联网+的加入之后,带给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主要以开放式为主,在整个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参与者和主导者,教师也是参与者的身份,不过主体地位明显没有以往突出,能留给学生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充足的时间内打开自己的思路,实现手脑并用,最终收获知识。
1.3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在网络教学中,学生能摆脱以往对教师的依赖,从被动接收知识变成主动的获取知识,他们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带给的优势去寻找各种学习资源,主动构建知识框架。不仅能学习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还能形成一系列自主探究、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互联网+”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施教措施
2.1利用微课
微课站在客观的角度上来讲,主要是以知识为核心的视频,但是也并不代表着微课就是视频。
事实上,微课在教育领域中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对课程的设计,对知识的总结,以及导学案、课件等多种数字形式的教学资源。例如在教学川教版《调整表格》中有关“插入表格”的内容时,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教学目标。然而插入表格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为了帮助小学生了解表格的使用和基本概念,并掌握一些简单的表格操作方法。教师在确定教学核心内容之后,可以通过录屏的方式制作插入表格、删除合并单元格、制作表头等计算机操作过程,确保学生在观看之后能够快速掌握有关于表格的基础操作技能。另外,班级中学生之间肯定会存在个性化差异,所以针对理解能力较强,有计算机操作基础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增加课件的难度,录制一些调整表格背景、边框、内容等,与属性相关的表格操作过程。通过互联网+背景下微课的利用,学生能对“表格”的知识掌握更加深刻。由于电子产品的迅速普及,微课逐渐成为了互联网+背景下热门的一种教学方式,大部分教师都会把微课加入到学生的课前预习环节当中,不仅能缓解教学难度,还能提升教学质量。
2.2利用教学网站
现阶段,网络上出现了一大批与信息技术学习相关的网站,这些网站无疑是给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还能为学生在学习知识上提供一个全面的信息化环境。另外,网站上还包含多个模块,例如线上讨论、线上练习、答疑等,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且教师通过后台,可以查看不同学生的学习偏向、学习时间等。例如在学习川教版《收发电子邮件》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研发一个相关的学习网站,以便于学生们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网站中主要涉及收发邮件的基础操作以及综合案例两大内容模块。在基础操作中加入邮件格式、收件人发件人填写标准等内容;综合案例模块中可以添加一些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以及优秀案例,这些资源都可以同时播放。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网站上设计答疑解惑模块,让学生把自己的疑惑都发布在网站上,随后教师可以选择在网站或者课堂中解答,还能在日后针对这些知识点再次进行提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对邮件的基础操作有了一个系统化的了解,还可以根据自身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专项学习,教学质量从根本上得到了提升。
2.3利用游戏教学
游戏是非常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如果游戏环节中还能发挥教育效果,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例如在教学有关《键盘打字》的内容时,若是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硬性操作,那么学生可能难以感受到打字的意义和乐趣。因此,教师就可以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例如“金山打字”这就是专门提升学生打字水平的一款教育类软件,例如“抓小偷”、“激流勇进”等游戏,都是通过学生们日常生活中体验过的游戏进行改造创作的。游戏训练的优势就在于,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水平选择不同等级,教师还能在后台对学生的打字速度、精准度进行查看,便于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打字方案。可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在极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一系列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形成。因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应该为学生扩宽学习渠道,把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弥补传统教学中的弊端,推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王浩. 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J]. 名师在线. 2018(25)
[2]张莉. 基于微课的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探研[J]. 成才之路. 2017(31)
[3] 张丽萍.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7(01)
[4]聂凯. 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