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水平提升的有效策略及思考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2期   作者:郝玉秋
[导读]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情况中存在家长忙于生意不能顾及孩子的问题
        郝玉秋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小学      272000
        摘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情况中存在家长忙于生意不能顾及孩子的问题、家长学业水平较低不会教育孩子、简单粗暴教育孩子、不能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等问题。通过对不同年级家庭教育设计指导要点以及召开家长会、进行家访、一对一家校共育沟通、家庭教育讲座等方式,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进行了有效的指导。通过有效干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更加注重孩子教育,开始和学校进行主动沟通,其教育孩子方法上也有进一步提升。研究也促进教师掌握到家校共育的有效方法,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关键词:进城务工子女家庭教育     有效策略    思考
        我们学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80%,这部分孩子在学习、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做好他们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将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有很大突破。针对这部分学生,我们做了有益探索,并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创建校园家长学习平台,改变进城务工人员家庭教育观念。
        在子女受教育的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自身观念陈旧,家庭教育技巧不合理,自身文化素养得不到提高,种种现象表明,这些家长需要得到科学的指导。因此,针对家长文化层次、工作情况等特点,学校通过多种形式搭建家长学习平台,如创建校园网站、开设家长学习公众号平台、举办专题家庭教育讲座、开办家庭教育家长会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行分阶段、分类型、分层面的培训,多渠道、全方位普及家庭教育方面的科学知识。意在向家长推送好的教育理念,提高家长的素质,推广好经验和方法,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初步改变进城务工人员的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感受自身肩负的责任和职责,提升进城务工人员自身文化、品行以及家庭教育素质。
        二、初步探索出各年级开展家庭教育的内容及有效的指导方法。
        一年级是注重为孩子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着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家庭教育指导的重点在于指导家长科学陪伴、幼小衔接、习惯养成三个方面,具体指导方法为:习惯养成指导课、钉钉、qq群好习惯养成打卡、系列亲子共学、共成长活动;二年级是习惯巩固期:家庭教育指导的重点在于:巩固习惯养成、培养独立自主意识;具体指导方法为:认识自我系列心理健康指导课,一对一量身定制家访。三年级是意志锻炼期,家庭教育指导的重点在于:锻炼学生意志、科学学习方法指导、有效人际沟通;具体指导方法:心理健康之方法指导课,家长进课堂、进校园系列活动;四年级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家庭教育指导的重点是家长做孩子快乐的玩伴。具体指导方法为:启发孩子乐于学习的体验,消除学习心理压力;引导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注重亲子沟通,建立亲子互学的良好家庭氛围。五年级是独立自主期,毕业年级的学生身心都在经受磨练,又面临青春期初期,家庭教育指导的重点在:情绪疏导、青春期过渡、更多尊重和理解。具体指导方法是:青春期心理健康指导课,一封家书活动,感恩教育活动。
        三、注重家庭文化氛围创设,提高家庭教育影响力。


        家庭文化是最直接对孩子产生影响的因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在家庭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孩子修身养性,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有些家长除忙于生意外,则热衷于一杯酒、一支烟、一副牌,甚至, 有的家长自己一边搓麻将,一边叫孩子坐在旁边做作业。这样的环境,怎样教育出好学上进的孩子?作为家长,再忙、再苦再累都不能放弃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应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工作情况、思想水平、家庭条件等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创设自己家庭良好的、具有特色的家庭文化氛围。要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思想;多谈论社会、生活、工作等积极的一面,多谈谈如何勤奋工作、堂堂正正做人做事的情况,和孩子一起看看书、读读报等等。要为孩子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安静的学习小空间(哪怕是只有一张小桌子的小角落)。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
        四、上好家庭教育指导课,提升实践研究质量。每学期,教师都要结合自己的课题开展情况,在学生中开展1-2次学生指导实验课,实验课内容为:谈谈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孩子如何学会和父母有效沟通等,指导家长、学生在家庭教育中正确定位。还要开展1-2次家长指导课,指导家长科学教育孩子、理解尊重孩子等。先后采用了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课活动,家访活动,家长培训班活动,一对一案例研究活动,家长进课堂、进校园活动,一封家书活动等。逐步形成了学校、班级、家委会、实验教师、学生;学校、校级家委会、班级家委会、家长、学生两个线索的指导体系。两条线索既互相独立又互相依托,大大提高了家庭教育指导的效率。
        五、建立家校组织机构,形成统一的教育阵地。我们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组织结构模式,凝聚强大的育人合力,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学校以班级为核心,以班主任为主导,带领学科教师参与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指导,尤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主动的积极主动的设计家教指导活动方案,通过开展活动,在外来务工家庭教育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例如:学校组织家长直接走进校园,参与活动。让家长走进课堂,转变他们的教育观念,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促进。再例如:建立书香家庭。通过小手拉大手共读一本书活动,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体会“书香家庭”活动中蕴含的书香情谊,进一步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人文素养,学校在针对各年龄段开展专题讲座的同时,还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努力打造书香校园;鼓励学生养成读书习惯,与书成为好朋友。为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教育意识,我们把“书香家庭”作为创建“书香校园”的一部分,鼓励家长在家庭中形成读书、以书为伴的乐学氛围,以此来提升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的水平。
        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不断拓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和途径非常必要。积极和社区、社会相关机构进行联系,借助社会力量,不断丰富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不断增强家庭教育指导的力量,不断拓宽家庭教育指导的途径,让家庭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必将让学生、家长、学校、社会都能大大受益。
        
        [1]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孙云晓:与孩子一起成长[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
        [3]关颖:社会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4]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