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2期   作者:陈剑
[导读] 高校对于我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至关重要

        陈剑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高校对于我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至关重要,开展一系列的思政课程也是高校帮助在校青年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文明的不断进步,过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已经不适用于高校,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尽快对高校的思政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应是我国高校下一阶段工作的重心之一。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解决对策
        
        为了有效提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必须要对目前的思政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了使思政课程的开展更加贴近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实际情况,高校必须要解决目前课程的内容、思政老师教学的方式方法与教学理念、思政课堂的管理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问题拿出相关的举措。本文也将围绕着以上几方面展开论述。
        1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工作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价值观念也在我国社会逐渐发展成型,在这样一个新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展应该紧跟时代的脚步、贴合国家的改革意见,做出合理的改革与创新。对高校思政课程进行调整与改革,有利于我国高校青年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塑造良好的三观。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在学校不仅应该学习到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该积极地学习新思想、提升自我思想水平,争做优秀的青年。上文提到了高校对于我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至关重要,高校作为工作开展得主阵地必须要重视思政课程的教学,让各个思政教师贴合高校学生生活实际去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尤其是高校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个人思想正处于一个不稳定的阶段,接受了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后可以帮助他们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意识,为将来更好的服务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贡献力量。
        2 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根据目前我国的高校思政教学实际情况,可以发现虽然整体上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向,对在校学生的思想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大多数高校的思政教育体系并不完善,下文将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展开陈述。
        2.1 教学理念不够先进
        虽然目前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符合我国高校思政课程改革政策的,但是由于高校对于新时代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认识不足,存在着教学理念较为落后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思政课程教师的培养与思政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一方面,部分思政课程专任教师认为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已经不可能发生较大的改变,所以对响应思政教育改革的工作积极度不高,直接影响了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在响应国家思政教学改革政策以后,并没有积极地开展完善思政课程教学体系的工作,导致其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2.2 教学形式不够丰富
        大多数高校的思政教师还是在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他们在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时并没有进行对教学方式创新使用其他的教学方式,而是一直在使用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方式。虽然过去这种单一的灌输式理论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目前我国各个高校的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实际情况来看,仅仅采用这一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帮助我国高校思政教学实现进步了,甚至还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2.3 高校思政课堂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高校的思政课堂管理直接关系着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因为各个高校的所有班级都会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不仅意味着四中教师的教学任务相对较重,也意味着高校的思政课堂管理压力是很大的。然而,由于部分高校针对思政教师的考评制度存在缺陷,对于教师的奖惩不够合理。直接影响了思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导致他们的课堂教学质量下降。另一方面,由于高校部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学习到认识不足,常常存在着逃课、缺课的不良行为,而高校思政课堂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也变相纵容了学生。


        3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工作的作用
        3.1 帮助高校教师丰富教学形式
        由上文可知,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还在继续采用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这不仅使得我国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大大降低,还不能满足目前的教学需求。因此,高校教师必须要根据实际现状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比如说可以根据思政教育对象的不断变化,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运用新媒体等新型教学辅助媒介。进行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改革,不仅可以帮助高校思政教师学习先进的思政教育理念、更新课堂的教学内容,还有利于他们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丰富自己的教学形式,实现思政教学工作的突破。
        3.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根据相关的数据研究表明,虽然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学生的思想都是良好发展的,不仅积极健康、乐观向上,而且存在着强烈的爱国意识和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存在着抨击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行为以及崇洋媚外的不良思想。在信息时代,当代大学生从小就接触着各类繁杂的信息,相对于以往的高校学生,他们的个性更强,但是由于他们辨明是非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不良信息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对他们造成了负面影响。青年就是我国的未来,他们错误的思想必须得到矫正,通过思政课程的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辨明是非,树立良好的三观。紧跟时代潮流推进高校思政课程的改革,不仅可以满足当下青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实际需求,还能够让学生们用科学的思想去提升自我,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发光发热。
        4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工作的相关举措
        4.1 更新先进的教学模式
        时代在不断发展,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从目前的高校思政课堂现状来看,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是效果较好的教学模式之一。但是由于过去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工作的力度不够,多媒体到运用形式有限,下一阶段各个高校应该加大改革力度、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根据实际情况去创造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以期实现我国思政教育的不断向好发展。
        4.2 建立良好的思政课堂管理制度
        由上文可知,我国目前的高校思政课堂管理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不足,针对这两个方面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一方面,针对思政教师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首先要重视对思政教师的奖励,在薪酬标准、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方面进行优待,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根据各个高校的考评机制,结合教师意见制定教学惩罚制度,以防出现消极怠工的不良情况。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制定针对存在逃课、缺课等不良行为学生的惩罚制度,通过严格的制度去规范学生的行为,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
        4.3 丰富思政课堂教学内容
        高校各个学科之间的相通性是很大的,思政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利用学科知识的互联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思政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另外,各个高校的思政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讲座与社会实践,使思政课堂充满活力。
        5 结束语
        推进我国高校思政课程的改革工作离不开各个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们长期的实践积累,我国高校必须始终把思政课程作为教学重点,提高重视程度。高校尽快提高思政课程质量,才能进一步落实我国高校青年学习优秀思想的工作。另外,学习思政还可以帮助高校青年稳定思想状态,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我国的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参考文献:
        [1]郭凤志.现代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路向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10).
        [2]吴艳冬.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及其创新策略[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9(11).
        [3]弓兰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x+1模式探索与思考[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