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探索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2期   作者:余茜茜
[导读] 1+X证书制度是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的创新举措

        余茜茜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1+X证书制度是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的创新举措,是类型教育实现高质量育人的重要保障。将1+X 证书嵌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是落实1+X 证书制度的重要路径探索,基于该模式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对会计专业基础课程进行了重构与实践。将1+X证书嵌入专业基础课的模式除了使课程直接对企业需求,还有助于刚接触专业的学生正确认识和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关键字:1+X证书制度;专业基础课程;重构路径
        
        2019年2月,我国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从双证书制度到 1+X 证书制度的转变,我们不能简单地把 1+X 看作为双证制度的再表达(徐国庆等,2019)。1+X 证书制度是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值得思考的是如何在保证学历证书教育的基础上落实好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效培养呢?本文将以会计专业基础课——《基础会计》为例,探讨将专业基础课程与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
        目前,关于1+X 证书制度下教育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制度以及与专业的融合方面,鲜有研究涉及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具体课程的融合探索。本文提出在《基础会计》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合财会专业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养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对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研究边界。
        
        一、目前1+X证书与会计专业课程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智能化技术促进了职业的边界消融,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为普遍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扩职业教育的学习选择空间,且这种扩大需要打破传统的专业界线。职业院校现有课程普遍是在就业导向思想下建设的,这些课程的设置更多地是考虑了专门化职业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对学生多方向职业能力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构建则考虑不足。
        
        从财会专业职业技能证书的角度看,呈现多样化的竞争趋势,且各证书的社会认可度有待检验。目前,已有的证书主要有新道公司推出的财务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财一体信息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联教育集团推出的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智能估数数据采集与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及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未来将会有更多相关专业职业技能证书可供学生考取,所以学生在考取证书的过程中首先要面临的困境时在众多的证书中进行选择。
        从高职院校落实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角度看,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完成现有证书的师资培训。另外,现阶段绝大多数院校都在专业安排层面,以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为目的,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为学生单独开设了相关职业技能强化课程。但在职业技能的培养融入具体某一门专业课程以实现“1”与“X”的有机融合,尚无实践案例可供借鉴。
        从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看,多数专业的现有学历教育课程不能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多方向发展提供基础。在这一条件下即使实施 1+X,1和X就只能是机械的叠加而不是有机地融合,其在复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就会比较有限。

        二、1+X证书嵌入式会计专业基础课程重构设想
        本文基于新“课证融合”理念,即通过专业基础课的重构,实现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多方向发展提供基础,将若干职业技能证书有机融入以适应智能化背景下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本文的改革实践,以期进一步发挥好专业基础课对学历教育的作用,夯实学生在财会专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基础,同时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启蒙学生对职业技能证书的认知,鼓励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跨行业、跨等级、紧跟产业发展拓展就业、创业本领。
        《基础会计》作为财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后续其他专业课的先导课程,在其课堂教学过程有机融入若干主流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内容,对于学生的作用体现在:首先,在接受学历教育的过程中夯实多方向发展职业技能基础;更重要的是,基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多样化的特点,多个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的融入,可以对学生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更有利于对学生后期对证书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


        三、1+X证书嵌入式会计专业基础课程实践路径
        1.《基础会计》课程改革内容
        (1)筛选认可度高的财会专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随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不断推出,其呈现出多样化以及发布机构间的竞争性,在前期需要通过密切观察和大量的调研筛选出3~5个认可度较高的证书进行专业课程的融合。
        (2)梳理《基础会计》课程各模块知识点
        课程作为本文改革的载体,知识点即为融合的节点,需将基础会计课程各模块内容按每个任务的知识点进行梳理。由于改革中需融进技能强化的部分,要去除冗余的知识节点。
        (3)梳理入选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一般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基础会计》课程是财会专业的基础课程,故一般对标初级以及少数的中级要求。由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应不同岗位需求,因此证书间的要求以及标准差异较大,需梳理出能与《基础会计》课程对标的要求及相关内容。
        (4)实现知识点与技能要求有机融合的专业基础课程重构与实施
        知识点与职业技能证书要求的有机融合在教学设计上需要作出相应调整,即原来以任务知识点为基础的设计扩充为以若干知识点加职业技能的设计(如下图所示2)。由于财会专业技能的强操作性,教学设计上的改变将使原来的模块与任务更加完成,学生有更多的实操机会。融入职业技能的同时,需向学生介绍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积极引导学生对证书的认知。
        2.具体实施方案与实施方法
        根据上述教学设计基本逻辑,本课程“课程融合”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前期开发:筛选认可度高的财会专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梳理《基础会计》课程各模块知识点;梳理入选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实现知识点与技能要求有机融合的教学设计。
        (2)研究对象:为本校教学大纲中将《基础会计》设置为专业基础课的高职培养层次学生。将学生按现有行政班级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
        (3)开展教学:对实验组按“课证融合”模式组织教学,对照组按原教学模式组织教学。两组配备相同的教师和相同专业的学生,尽量避免因教师教学水平差异和学生专业差异造成的影响。
        (4)教学效果评价与改进:①设置新教学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即知识能力考核和职业技能考核相结合。②实时对比、横向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纵向对比(实验组本身学前、学后对比)。③新教学模式持续改进。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顺利开展基础研究的必要保证。基于上述实施方案,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前期开发中的调研法、文献分析法、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
3.可行性分析
        第一,制度保障。《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等文件以及学校的相关文件在制度方面提供基础保障。
        第二,新“课证融合”师资保障。自推出1+X制度证书以来,首先完成高职现有财会专业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和中级的师资培训,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入课程以及后期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
        第三,课程稳定开设保障。《基础会计》是会计与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每学期开课稳定,课程的重构以及后期的实践能够使本专业学生直接受益。此外,该课程还是财经商贸大类其他专业的必修课程,以“X”为启动的重构能够实现更多方向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结语
        1+X证书嵌入式会计专业基础课程使得本课程中职业技能点的切入均来自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学生可以快速了解各个职业技能证书的特点,从而有效缩减学生选择证书的时间明确想要考取的证书。同时,提前了解、提前做准备可以大大压缩证书的考取的准备时间,提高证书考取的数量。








参考文献:
[1] 马铮,龚福明.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程体系重构探析——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9(21):51 ~ 68.
[2] 张 艳,刘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嵌入“1+X证书”的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9(21):179~182.
[3] 杜怡萍,李海东,詹斌.从“课证共生共长”谈1+X证书制度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4):9-14.
余茜茜,1988.04,女,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内部控制、课堂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1.中商业会计学会2020 年度课题“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基础课程的重构与实践”(KJ202024)
2.浙江省教科规划 2018 年度(高校)研究课题“基于 AR 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以《基础会计》为例 ”(2018SCG174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